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意的物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象的组织和安排。古人称作经营位置,或者称之章法或布局。我们称作构图或构图方式。构图方式或说经营位置就是将腹稿变成画作,也就是将胸中之竹转变成手中之竹的过程。历来的绘画理论著述,多注重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往往忽视构图的重要性。实际上,构图时对画面的宏观性把握,一切其他的技巧只有纳入构图规划之中才能实现其各自的存在价值。李可染的画论把构图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详尽地论述了构图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构图方式
构图,就是画面的章法、布局、谢赫“六法论”把它叫做“经营位置”,顾惜之称做“置陈布势”。它是根据对象的自然本质的要求和画家表达的需要,用艺术加工的方法把复杂的客观事物重新加以组织,使之得以全面和更充分地表现自然。李可染说:“最全面、最典型的表现对象是构图的目的。”构图是形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构图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观察自然的不同方法所决定的。中国画观物取象的方法,是“仰视俯察”、“远取近求”,亦即是集仰视,俯察、平视于一体的全方位的观察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冲破时空的局限,使人的感受和认识通向无限深广的世界。李可染说:“一般所来,西方绘画总有一个固定的立脚点,只能把视野内所见的东西纳入画面,而中国画的创作,可以全然不受这个限制,大大超越了固定的立脚点,超越了一定的视野范围。”这就是说,中国画在构图时有较大的自由度,把在不同时空得到的所见、所知和所想,按照表达的需要重新加以组合。
一、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李可染认为这是中国画构图最重要的方法。“以大观小”,就是好像对象很小,对远近上下左右各种复杂事物都看得很清楚,都可以进入画面。“小中见大”,就是以最经济的笔墨在画面上展示最丰富的自然,小的纸画大的画。《江城朝市》、《濟江边上》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江城朝市》中,画家似站在高处俯视,贯穿江城的河流、两旁密集的民居、街道、众多的行人、近处的拱桥、远处的山恋,都被摄入了不打的画面。从“以大观小,小中见大”这样一个原则出发,
中国画在布局时要交待透视,但不过死地要求透视,尤其是表现打的场面,画千岩万壑,就更不能为透视所局限。如画泰山,在画家近处有一棵小树,按照透视关系它应比泰山还高,为能表现出泰山的雄伟,这时就要把透视关系尽量缩小。比例也是如此。画画要讲比例,但艺术不必受此约束。如人在景物中的比例小得很,但画时要比实际比例大些,不然就看不清了。
二、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
李可染认为“山水画的好坏,整体感重要至极”。也就是说,山水画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原则,要求分清画的主次和轻重。李可染说:“一张画哪些地方最重,哪些地方最浅,哪些主要,哪些次要,事先要有个设计,把最美好的东西放在主要地方。”他讲层次、形象要分一、二、、三,即要突出主要的东西,而不能把第二、第三的东西摆在第一的位置上。如,画要有画眼。画眼一定要突出,不能和其他的平均制待。点景人物一定要突出,不要让人从画中去找,画房子也不要平均对待。不好看的、远处的、特点不突出的,可以简单画几个。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意局部之间的关联。
对画面明暗的处理,也要从整体性原则出发,要明确最亮的地方在哪里,最暗的地方在哪里。李可染说:“要在整体中求明暗,局部无法决定明暗,明暗不完全取决于对象更取决于意境。”即从表现意境的整体出发来决定明暗。如在《德国森林旅馆》中树林着墨重,苍劲幽深,与暖光下的旅馆建筑和道路形成对照,显得生机盘然。在《王维诗意图》中,以大片的墨象构成林木参天的山体,与飞瀑的片
片鳞光构成苍润挺拔、静穆壮美的境界。为了把握整体,李可染提出要整体地画和加的原则。“画画时切忌一个局部画完了,才华另外一个局部,要整体地画,整体的家。
三、似奇反正,评的平衡
构图要讲究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平衡。在中国画中,这种平衡往往表现为“秤的平衡”,而不是“天平的平衡,它是中国字画结构的规律。奇事变化,正是均衡、稳定。齐、正相反相成,既要有变化,又要求稳定。只奇不正,就有不稳定的感觉;只正不奇,就显得死板。正中见奇,或奇中见正。李可染解释这一构图规律说:“画面一边东西很多很实,一边东西很少很虚,但看起来不偏不倚,均衡统一,所以说,好的构图像一杆秤。”“似奇反正”,也就是黄宾虹所说的构图规律的不等边三角形,实际上说的是变化统一的规律。“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所讲的也是在变化中求均衡。例如,李可染画的嘉定大佛,大佛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只是利用周围的角落画上树、石阶、江水和行船。这不仅使主题突出,而且画面也显得丰富起来。再如,画家1984年作的《春雨江南图》,构图左虚右实,右侧浓重的
山体几乎占据画面四分之三的篇幅,与左侧迷离的江水和小船构成了“抨的平衡”。
四、善于穿插,往纵深发展
山水画要求感觉“大”,表现的东西“多”,因此构图“要善于穿插,要往深处发展”。李可染指出,在画面上,上下堆叠、左右分列都是叫容易的。有的人画璃江的山水,画了二十层山,感觉却只有一层,显得非常单薄,没有曲折和深度。为了又深度,李可染总结古代杰出作品的经验指出:“构图取景不能只看到上下左右,主要应该看到前和后。”画家要苦心经营,找出一个上下左右前后都可以连接起来的角度,抓住能表现画面深度和层次的那些斜的透视线,形成一个具体明确的空间深度。要形成空间深度,则要掌握好远、中、近三景德关系。其中中景是关键,中景要把远近二景有机巧妙地联系起来。近景中穿插远景,这样空间感就有了。李可染具体地谈到了郭熙、石涛的作品和《清明上河图》:郭熙十分重视画面的深度,他画远山远林,从近树透过去能看到远树,有纵深感;石涛的画很讲究穿插,用中景,使画面能深透过去。他通过画一条路,或是两棵树的空隙看到中景,使之相互联系;《清明上河图》绝不仅仅是往两边伸延,它很注意往深里发展,诸如那些路、村庄、街道等等。李可染自己的画更是十分讲究纵深效果。如《灵隐两亭》在古柏、古亭的左侧,画一条路通向寺庙的深处,更显幽深;《歌德写作小屋》在挺拔的松树、淡绿色屋顶的小楼左侧,画一木栏门和通向院内的小路,这就给人可以步入的感觉;《阳朔南山渡头》中两棵枝叶茂盛的大榕树几乎占满画面,描绘延伸进去的道路,在画的作下角,同時又展现了江岸和渡船,使画面很有纵深感,景色丰富。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应该遵循的,但是构图的某些格局不应该成为固定的程式化的东西。例如,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讲究留天留地,主峰宗老的格局,李可染的作品却是对这种格局的突破。他的画,或上不见天,下不留地,或以树为主,或以山为主,或以水为主,或以亭为主,横斜穿插,萦回环抱,与传统格局迥然有别。所以说,构图既要打破自然的束缚,又不能脱离自然。根据自然和生活的本质,不断创造出构图的新格局,这也是构图的一个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胡立芹,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构图方式
构图,就是画面的章法、布局、谢赫“六法论”把它叫做“经营位置”,顾惜之称做“置陈布势”。它是根据对象的自然本质的要求和画家表达的需要,用艺术加工的方法把复杂的客观事物重新加以组织,使之得以全面和更充分地表现自然。李可染说:“最全面、最典型的表现对象是构图的目的。”构图是形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构图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观察自然的不同方法所决定的。中国画观物取象的方法,是“仰视俯察”、“远取近求”,亦即是集仰视,俯察、平视于一体的全方位的观察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冲破时空的局限,使人的感受和认识通向无限深广的世界。李可染说:“一般所来,西方绘画总有一个固定的立脚点,只能把视野内所见的东西纳入画面,而中国画的创作,可以全然不受这个限制,大大超越了固定的立脚点,超越了一定的视野范围。”这就是说,中国画在构图时有较大的自由度,把在不同时空得到的所见、所知和所想,按照表达的需要重新加以组合。
一、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李可染认为这是中国画构图最重要的方法。“以大观小”,就是好像对象很小,对远近上下左右各种复杂事物都看得很清楚,都可以进入画面。“小中见大”,就是以最经济的笔墨在画面上展示最丰富的自然,小的纸画大的画。《江城朝市》、《濟江边上》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江城朝市》中,画家似站在高处俯视,贯穿江城的河流、两旁密集的民居、街道、众多的行人、近处的拱桥、远处的山恋,都被摄入了不打的画面。从“以大观小,小中见大”这样一个原则出发,
中国画在布局时要交待透视,但不过死地要求透视,尤其是表现打的场面,画千岩万壑,就更不能为透视所局限。如画泰山,在画家近处有一棵小树,按照透视关系它应比泰山还高,为能表现出泰山的雄伟,这时就要把透视关系尽量缩小。比例也是如此。画画要讲比例,但艺术不必受此约束。如人在景物中的比例小得很,但画时要比实际比例大些,不然就看不清了。
二、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
李可染认为“山水画的好坏,整体感重要至极”。也就是说,山水画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原则,要求分清画的主次和轻重。李可染说:“一张画哪些地方最重,哪些地方最浅,哪些主要,哪些次要,事先要有个设计,把最美好的东西放在主要地方。”他讲层次、形象要分一、二、、三,即要突出主要的东西,而不能把第二、第三的东西摆在第一的位置上。如,画要有画眼。画眼一定要突出,不能和其他的平均制待。点景人物一定要突出,不要让人从画中去找,画房子也不要平均对待。不好看的、远处的、特点不突出的,可以简单画几个。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意局部之间的关联。
对画面明暗的处理,也要从整体性原则出发,要明确最亮的地方在哪里,最暗的地方在哪里。李可染说:“要在整体中求明暗,局部无法决定明暗,明暗不完全取决于对象更取决于意境。”即从表现意境的整体出发来决定明暗。如在《德国森林旅馆》中树林着墨重,苍劲幽深,与暖光下的旅馆建筑和道路形成对照,显得生机盘然。在《王维诗意图》中,以大片的墨象构成林木参天的山体,与飞瀑的片
片鳞光构成苍润挺拔、静穆壮美的境界。为了把握整体,李可染提出要整体地画和加的原则。“画画时切忌一个局部画完了,才华另外一个局部,要整体地画,整体的家。
三、似奇反正,评的平衡
构图要讲究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平衡。在中国画中,这种平衡往往表现为“秤的平衡”,而不是“天平的平衡,它是中国字画结构的规律。奇事变化,正是均衡、稳定。齐、正相反相成,既要有变化,又要求稳定。只奇不正,就有不稳定的感觉;只正不奇,就显得死板。正中见奇,或奇中见正。李可染解释这一构图规律说:“画面一边东西很多很实,一边东西很少很虚,但看起来不偏不倚,均衡统一,所以说,好的构图像一杆秤。”“似奇反正”,也就是黄宾虹所说的构图规律的不等边三角形,实际上说的是变化统一的规律。“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所讲的也是在变化中求均衡。例如,李可染画的嘉定大佛,大佛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只是利用周围的角落画上树、石阶、江水和行船。这不仅使主题突出,而且画面也显得丰富起来。再如,画家1984年作的《春雨江南图》,构图左虚右实,右侧浓重的
山体几乎占据画面四分之三的篇幅,与左侧迷离的江水和小船构成了“抨的平衡”。
四、善于穿插,往纵深发展
山水画要求感觉“大”,表现的东西“多”,因此构图“要善于穿插,要往深处发展”。李可染指出,在画面上,上下堆叠、左右分列都是叫容易的。有的人画璃江的山水,画了二十层山,感觉却只有一层,显得非常单薄,没有曲折和深度。为了又深度,李可染总结古代杰出作品的经验指出:“构图取景不能只看到上下左右,主要应该看到前和后。”画家要苦心经营,找出一个上下左右前后都可以连接起来的角度,抓住能表现画面深度和层次的那些斜的透视线,形成一个具体明确的空间深度。要形成空间深度,则要掌握好远、中、近三景德关系。其中中景是关键,中景要把远近二景有机巧妙地联系起来。近景中穿插远景,这样空间感就有了。李可染具体地谈到了郭熙、石涛的作品和《清明上河图》:郭熙十分重视画面的深度,他画远山远林,从近树透过去能看到远树,有纵深感;石涛的画很讲究穿插,用中景,使画面能深透过去。他通过画一条路,或是两棵树的空隙看到中景,使之相互联系;《清明上河图》绝不仅仅是往两边伸延,它很注意往深里发展,诸如那些路、村庄、街道等等。李可染自己的画更是十分讲究纵深效果。如《灵隐两亭》在古柏、古亭的左侧,画一条路通向寺庙的深处,更显幽深;《歌德写作小屋》在挺拔的松树、淡绿色屋顶的小楼左侧,画一木栏门和通向院内的小路,这就给人可以步入的感觉;《阳朔南山渡头》中两棵枝叶茂盛的大榕树几乎占满画面,描绘延伸进去的道路,在画的作下角,同時又展现了江岸和渡船,使画面很有纵深感,景色丰富。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应该遵循的,但是构图的某些格局不应该成为固定的程式化的东西。例如,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讲究留天留地,主峰宗老的格局,李可染的作品却是对这种格局的突破。他的画,或上不见天,下不留地,或以树为主,或以山为主,或以水为主,或以亭为主,横斜穿插,萦回环抱,与传统格局迥然有别。所以说,构图既要打破自然的束缚,又不能脱离自然。根据自然和生活的本质,不断创造出构图的新格局,这也是构图的一个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胡立芹,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