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回归本真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课堂,回归教育本真,建设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每一位教师应该重视的议题。本文首先从“六项转变”与“六个追求”入手,分析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式与趋势,然后阐述如何展开学习共同体建设。随着上海市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高峰论坛会的结束,教育领域掀起了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热潮。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展开论述。
  一、学习共同体建设概述
  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高峰论坛会议提出:开展“六项行动”,追求“六个转变”。“六个转变”是:其一,变革传统以知识传递为主的课堂模式;其二,变革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三,变革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权利中心的班级管理方式;其四,变革传统讲课与听课“三部曲”——观摩、评价、建议;其五,变革教师被动化、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其六,变革课程评价体系。“六个行动”是:其一,使用研究式的课堂教学体系;其二,整合学科资源,利用本土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开展主题式、研究式教学活动;其三,采用民主的学习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四,教师要重视观察课堂教学,描述学生的动态生成,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其五,教师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思不足,与学生共同成长;其六,以欣赏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六个转变”,开展“六项行动”,是从“转变”到“行动”的过程,是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共同体是指变革传统的知识传递与灌输模式,引导学生走向探究式、研究式、协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并借助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从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学习向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转变,从而实现了翻转课堂。
  二、高中政治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策略
  1.从“知”到“行”。
  从“知”到“行”,既是陶行知理论,也是建设学习共同体必不可少的策略。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知行统一,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知”与“行”并没有先后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改变传统重知识传递不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现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将“做”与“学”统一起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
  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完教材内容后,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从而引导学生摒弃拜金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成为学习者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同观察、思考。师生心理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相容,连成一个共同体。教师首先确定活动的主题是调查中学生消费问题,然后开展小组交流并确定目标与设计方案。小组成员开始分配工作,有的负责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有的发放问卷调查表,有的统计信息制作图表。最后,师生共同观看各小組的图示,并评价高中生的消费问题。
  这是研究协同体课堂,让课堂从传统的被动倾听的方式转变为研究与互动的方式,让课堂由原先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转变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教师倾听学生的见解,学生倾听教师的意见,师生通过实践共同得出结论,回归教育本真。
  2.从传统学习到翻转课堂。
  教师要以建设学习共同体为桥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倾听与对话,从而开启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拓展教材内容,教会学生怎样开始学习,让学生自主汲取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利用BBS、QQ、Email、微信、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实现翻转课堂,从而构建学习共同体。
  例如,在教学“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利用互联网,搭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平台,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并与学生一同探究、实践,最后,师生共享学习成果。
  搭建学习共同体平台,让授课者与听课者互换角色,让课内与课外学习相融合。教师也要进行观察与反思,记录与保存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研究,促使专业成长。
  学习共同体建设是一种在行动中提出问题,在协议中研究问题,在反思中解决问题的学习行动。教育应该直面问题,回归本真。所以,师生应该多行动,多反思,探究教育秘密。首先,从“知”到“行”展开研究、建构、表现、交往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其次,从传统学习到翻转课堂建构交流、观察、记录、反思平台,让师生共同体验生活与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本文以《地形图的判读》为例,分析如何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什么是重点、难点  重点是教材中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从定义角度分析,重点依托的是教材,所以,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学难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从教材层面来看,是指过于抽象,内在结构过于复杂的那部分教材内容;从参与者来看
“热力环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要求为: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示意图是静态的,如何让课堂讲授变得生动起来呢?热力环流现象虽来源于生活,但是空气的流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如何让学生直观地体验热力环流现象呢?笔者认为,利用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现象,从而实现课程的内容要求,还可以让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掌
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不但成为近年大型综艺节目中的翘楚,更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授课、命题的热门材料。节目成功的背后实际上可以从多个维度解读。单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于当前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也颇具启发性。  节目中每一位国宝守护人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国宝的前世故事,是该节目成功的最大亮点之一。演员通过角色演绎,诠释了历史文物的深厚内蕴,与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启示我们:
信息时代网络对话成为一种趋势,所以,网络语言对高中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影响。笔者在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的影响,挖掘网络教育的价值,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导正确认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诞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机遇和挑战,对高中生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对话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对高中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形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构建生本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在高中思想政治生本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何为唯物史观?如何将其融入历史课堂中呢?笔者在本文就以《清朝前期社会经
“四变”复习法也叫“三加一”复习变通法,即在高中政治主观题复习过程中通过变“设问的角度”“模块知识”“模块知识与设问角度”,以及材料情境的变换,从而灵活创新运用知识点,对付变化万千的考题的一种基本复习方法。该复习法能有效地提高政治学科知识的巩固与解题技能,尤其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与比较综合分析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四变”训练的依据  1.基于哲学的理论支撑。  高中政治辩证法所阐述的联系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构建地理体验课程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地理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矛盾;2.地理学科特点与传统地理教学的矛盾;3.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和传统地理教学效果的矛盾;4
【摘要】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需要大量的训练项目作支撑,进行课前小测是常规练习的表现形式。实践证明,课前小测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积累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前小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基础知识。通过探究实现初中英语课前小测的有效性的举措,能够为科学系统的初中教学
“记中学”记住的是知识性和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是由事实构成的知识系统,这样的知识学习方式必须是“记中学”。“悟中学”主要是针对价值性知识的学习方式,对地理学科而言就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当今课堂为了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做中学,不能把学习变成死记硬背。本文以“有效教学深化之——对‘做中学’‘悟中学’的研究”课题会议为基础,总结了现阶段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