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这一古老的绘画艺术是东方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绘画艺术之原始无可考,亦无系统的说明,只能略说一个大概。但对于带着神秘的面纱的她,我们很想瞧一瞧她的真面目。
佛教未输入以前的绘画,遗迹很少,我们所可根据研究的,一是古代书籍中所谈到的关于绘画方面的说话;一是在石刻的浮雕和线形中。因为雕刻的成形与绘画有很大关系,在他的线纹中,或许能使人悟想到当时绘画的大略。
中国古代相传书画同源,书是一种象形文字,如日、月、草、木的象形字,其实这种字就是画。但这种字画的形式究竟是摹仿自然呢,还是想象呢?我们现代人只能做猜想。譬如日的象形字,用圆形以摹仿日轮之意,圆形里面一点,似乎象征着光明;月的象形字,月亮里面多一撇,似乎象月牙。所以说这种书面的形式不能说全是自然的摹仿,实含有想象构成的意味。
中国人所发明的八卦的形式,却是想象的产物,且含着一切变易之意,是为中国文化一切之原始,如:“三”象天,“三三”象地,里面皆系长短线形,且绝无点类。欧洲发现许多原始时代的陶瓶,在其饰纹上,其次序与时代的关系,均由点演进成线,由线演进成形,可是这种线纹,除装饰外别无意义。由此观察,我们以看出中国人赋予想象,中国的绘画艺术取法自然不过为其小部分的应用而已。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字的形状就是画,画就含有标记的意义。唐虞时代,如《汉书.刑法志》所说:“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当时用衣服装上的装饰画明显含有标记的意思。可见中国绘画之原始一定和文字有绝大的关系。
古书上相传中国绘画艺术发达很早,黄帝时代建筑已很发达,而且完美。黄帝之臣史皇作图,即可见当时形,惟中国古书难信,但我们确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盛况。古代器物上也发现不少饰纹,其多像几何线形,而绝少摹仿动植物的,如商餍上的饰纹,其足上所雕的饕餮纹,还有一些瓦罐上的云文,皆像几何线形,而描写动植物的绝少。
寻求古代绘画的形状如何,应观察到所遗留的石刻上面。汉时石刻画之流传实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实证,所表现在刻面上的作风,似乎倾斜于写意方面的多一些,且其表现事物皆系用侧面,如武梁祠石刻所画之荆轲刺秦王,或是伏羲氏、女娲氏诸像,其表现方法多像写意。其中所描写的,一种为大王、成王.胡王、贯匈国人、升鼎、歌舞等风俗历史画;后一种为帝王、圣贤、名士、列女、战争、车马、庖厨、龙鱼、鬼神、奇禽、异兽、祥瑞等神话历史画。他的刻法,一是用凹线,一是用凸线,表现出同样的作风。而这种线刻的表现,还是侧重于意义的标记。从形式上观察起来,虽然表现方法简单粗拙,但可谓是当时绘画最精进的产物。
周代绘画,在古籍中证据很多,如在明堂之四周,墙壁画有尧、舜、桀、纣的容像,并周公相成王等图,以为国家兴废之鉴戒。孔子见了,徘徊不忍离去,和从者说:“此周之所以兴也!”在事实上是否可以证实,无从考据,但古籍中所说,绘画方面对于画像一事占很重要的地位。汉代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汉元帝时,后宫颇多,不耐烦一一亲选,因命毛延寿画后宫状貌,案图而召幸其美者,于是后宫竞以钱帛相贿,独昭君天质美丽,无意求于工人,延寿因特为画丑态。当时匈奴求美人于汉,帝按图斥昭君,临行见昭君,知有绝世之貌,大为懊悔,以事定无可变更,乃穷其事,弃毛延寿于市,籍其家财,富及巨万。”这种富于传说性质的故事,即可见画像在当时的重要性。
最早的中国绘画,从各方面说,大概只有几个倾向,即图案装饰、状貌图形和标记意义而已。
中国的绘画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它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美学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情感化,将宇宙人生看成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正是在生命的基础上,作为兼自然与上帝二义的“天”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谐关系。中国酷爱生命,极为尊重生命的价值,所以对于生命总是求其流衍创化,以达于至善至美。这一点,是儒.道.墨.禅诸家都肯定的。儒家所以要追原天命,率性以受中;道家所以要遵循道本,抱之以为式;墨子所以要尚同天志,兼爱已全生,就是因为天命。
在中国人眼中,宇宙是生命的宇宙,“天人合一”不是机械的合一,而是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的相互依存.交融统一。老子说的那个“道”。既是万物之源,也是善与美之源,而之所以是万物之源,乃是因为它是生命之源。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言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而不侍,长而不宰,是谓之玄德。”看这个“道”其实并不抽象,它就在充满生机的自然中,或者说自然就是它的外形象。自然之美,中国画之美,美在哪里?就在于它的生命。
这其中屡次提到“道”,它是“圣人含道映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中的道。人要得到好的报应,就要注意“洗心养生”,受佛道的轮回报应的影响。如想“洗心养生”“凝气怡身”,只有“逍遥游”,即是儒家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游遍山水才能体会圣人之道,但病了,老了,不能再游山水了,“洗心”就受到了损失。那就必须想办法弥补这一损失,于是要“卧以游之”就是躺在床上看着所绘的山水画以游览山水。古人用这种方法从中体味道。这就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记载山水画的由来。中国画最早的画种也就是山水画。
对如此博大精深的画种,想究其根源,我们用三言两语是说不透的,只有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不断的探索和挖掘。
(邢台市二中)
佛教未输入以前的绘画,遗迹很少,我们所可根据研究的,一是古代书籍中所谈到的关于绘画方面的说话;一是在石刻的浮雕和线形中。因为雕刻的成形与绘画有很大关系,在他的线纹中,或许能使人悟想到当时绘画的大略。
中国古代相传书画同源,书是一种象形文字,如日、月、草、木的象形字,其实这种字就是画。但这种字画的形式究竟是摹仿自然呢,还是想象呢?我们现代人只能做猜想。譬如日的象形字,用圆形以摹仿日轮之意,圆形里面一点,似乎象征着光明;月的象形字,月亮里面多一撇,似乎象月牙。所以说这种书面的形式不能说全是自然的摹仿,实含有想象构成的意味。
中国人所发明的八卦的形式,却是想象的产物,且含着一切变易之意,是为中国文化一切之原始,如:“三”象天,“三三”象地,里面皆系长短线形,且绝无点类。欧洲发现许多原始时代的陶瓶,在其饰纹上,其次序与时代的关系,均由点演进成线,由线演进成形,可是这种线纹,除装饰外别无意义。由此观察,我们以看出中国人赋予想象,中国的绘画艺术取法自然不过为其小部分的应用而已。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字的形状就是画,画就含有标记的意义。唐虞时代,如《汉书.刑法志》所说:“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当时用衣服装上的装饰画明显含有标记的意思。可见中国绘画之原始一定和文字有绝大的关系。
古书上相传中国绘画艺术发达很早,黄帝时代建筑已很发达,而且完美。黄帝之臣史皇作图,即可见当时形,惟中国古书难信,但我们确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盛况。古代器物上也发现不少饰纹,其多像几何线形,而绝少摹仿动植物的,如商餍上的饰纹,其足上所雕的饕餮纹,还有一些瓦罐上的云文,皆像几何线形,而描写动植物的绝少。
寻求古代绘画的形状如何,应观察到所遗留的石刻上面。汉时石刻画之流传实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实证,所表现在刻面上的作风,似乎倾斜于写意方面的多一些,且其表现事物皆系用侧面,如武梁祠石刻所画之荆轲刺秦王,或是伏羲氏、女娲氏诸像,其表现方法多像写意。其中所描写的,一种为大王、成王.胡王、贯匈国人、升鼎、歌舞等风俗历史画;后一种为帝王、圣贤、名士、列女、战争、车马、庖厨、龙鱼、鬼神、奇禽、异兽、祥瑞等神话历史画。他的刻法,一是用凹线,一是用凸线,表现出同样的作风。而这种线刻的表现,还是侧重于意义的标记。从形式上观察起来,虽然表现方法简单粗拙,但可谓是当时绘画最精进的产物。
周代绘画,在古籍中证据很多,如在明堂之四周,墙壁画有尧、舜、桀、纣的容像,并周公相成王等图,以为国家兴废之鉴戒。孔子见了,徘徊不忍离去,和从者说:“此周之所以兴也!”在事实上是否可以证实,无从考据,但古籍中所说,绘画方面对于画像一事占很重要的地位。汉代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汉元帝时,后宫颇多,不耐烦一一亲选,因命毛延寿画后宫状貌,案图而召幸其美者,于是后宫竞以钱帛相贿,独昭君天质美丽,无意求于工人,延寿因特为画丑态。当时匈奴求美人于汉,帝按图斥昭君,临行见昭君,知有绝世之貌,大为懊悔,以事定无可变更,乃穷其事,弃毛延寿于市,籍其家财,富及巨万。”这种富于传说性质的故事,即可见画像在当时的重要性。
最早的中国绘画,从各方面说,大概只有几个倾向,即图案装饰、状貌图形和标记意义而已。
中国的绘画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它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美学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情感化,将宇宙人生看成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正是在生命的基础上,作为兼自然与上帝二义的“天”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谐关系。中国酷爱生命,极为尊重生命的价值,所以对于生命总是求其流衍创化,以达于至善至美。这一点,是儒.道.墨.禅诸家都肯定的。儒家所以要追原天命,率性以受中;道家所以要遵循道本,抱之以为式;墨子所以要尚同天志,兼爱已全生,就是因为天命。
在中国人眼中,宇宙是生命的宇宙,“天人合一”不是机械的合一,而是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的相互依存.交融统一。老子说的那个“道”。既是万物之源,也是善与美之源,而之所以是万物之源,乃是因为它是生命之源。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言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而不侍,长而不宰,是谓之玄德。”看这个“道”其实并不抽象,它就在充满生机的自然中,或者说自然就是它的外形象。自然之美,中国画之美,美在哪里?就在于它的生命。
这其中屡次提到“道”,它是“圣人含道映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中的道。人要得到好的报应,就要注意“洗心养生”,受佛道的轮回报应的影响。如想“洗心养生”“凝气怡身”,只有“逍遥游”,即是儒家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游遍山水才能体会圣人之道,但病了,老了,不能再游山水了,“洗心”就受到了损失。那就必须想办法弥补这一损失,于是要“卧以游之”就是躺在床上看着所绘的山水画以游览山水。古人用这种方法从中体味道。这就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记载山水画的由来。中国画最早的画种也就是山水画。
对如此博大精深的画种,想究其根源,我们用三言两语是说不透的,只有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不断的探索和挖掘。
(邢台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