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小组模式对危重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53例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给予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ICU护理小组模式;危重;护理质量
ICU病房的患者大多数属于病情较为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疾病复杂且预后较差等特点,针对ICU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1]。为了分析ICU护理小组模式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我院针对ICU住院患者53例进行了护理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53例分成两组,常规组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8岁,均值为(43.21±3.59)岁;观察组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9岁,均值为(43.22±3.62)岁。
两组ICU危重患者之间对比的基线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给予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主要包括组建ICU护理小组、护理质量监控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等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等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代表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08%(6/26),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70%(1/27),两组相比: 值=4.34,P值=0.04;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ICU住院时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针对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主要包括(1)组建ICU护理小组:选择护理经验丰富、护理技能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护理人员组织ICU护理小组,由ICU护士长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相应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培训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水平,针对ICU患者实施责任制的护理、康复指导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2]。(2)护理质量监控:由护士长每天对ICU护理小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护理态度、专业程度及护理标准等进行监控,将其记录在护理人员日常考核表中,将其与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相应的ICU护理例会,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分析原因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3)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强化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针对清醒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主动关心及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让患者感受受到重视及尊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流程标准,实施相应手卫生及无菌环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针对ICU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意外事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ICU意外事件的发生[3]。
综上所述,针对ICU危重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朱娜, 马洪, 詹旭蕾. 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10):71-72.
[2]马红梅. ICU护理评分系统在护理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45(2):164-165.
[3]杨洪彬, 杨越, 刘婷婷,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2):76-77.
关键词:ICU护理小组模式;危重;护理质量
ICU病房的患者大多数属于病情较为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疾病复杂且预后较差等特点,针对ICU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1]。为了分析ICU护理小组模式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我院针对ICU住院患者53例进行了护理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53例分成两组,常规组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8岁,均值为(43.21±3.59)岁;观察组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9岁,均值为(43.22±3.62)岁。
两组ICU危重患者之间对比的基线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给予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主要包括组建ICU护理小组、护理质量监控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等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等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代表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08%(6/26),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70%(1/27),两组相比: 值=4.34,P值=0.04;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ICU住院时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针对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主要包括(1)组建ICU护理小组:选择护理经验丰富、护理技能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护理人员组织ICU护理小组,由ICU护士长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相应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培训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水平,针对ICU患者实施责任制的护理、康复指导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2]。(2)护理质量监控:由护士长每天对ICU护理小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护理态度、专业程度及护理标准等进行监控,将其记录在护理人员日常考核表中,将其与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相应的ICU护理例会,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分析原因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3)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强化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针对清醒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主动关心及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让患者感受受到重视及尊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流程标准,实施相应手卫生及无菌环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针对ICU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意外事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ICU意外事件的发生[3]。
综上所述,针对ICU危重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朱娜, 马洪, 詹旭蕾. 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10):71-72.
[2]马红梅. ICU护理评分系统在护理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45(2):164-165.
[3]杨洪彬, 杨越, 刘婷婷,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