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的组织形式,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对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步骤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课程包组织、课程开发、课程内教学单元设计等内容,构建了课程包体系。同时在实践中对学校宏观教学管理、微观教学组织、课程包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等教学管理与实施的配套改革进行了探索,创新了教学管理机制,为深化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词:高职;课程包;专业群;共享
一、引言
自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出台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全方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课程建设。国内职教领域知名专家赵志群在1997年引入和发展了职业教育教学论、反映职教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并在2003年提出行動导向学习[1]。国内职教领域知名专家姜大源在2006年提出“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2],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宗旨的内涵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专业群课程的建设与共享研究被提到了显著位置。有学者提出了坚持适度自主的“学校本位”专业课程设计,建立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之间融课程的设计、实施及优化为一体的紧密联系,将成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设计主体战略。
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按照对接就业岗位he共建共享的原则,系统研究了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开发了课程包内的课程,在实践中探索了适应课程包教学的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了所在学校的专业群课程建设改革。
二、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
在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中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课程包
通过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访谈、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麦可思)、召开专指委会议等多种渠道调研并列举就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分析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设置课程,融合形成课程包。如表1所示。
2.在专业群内的共建共享课程包
在专业群范围内,按照共建共享原则统筹设计系列课程包,各专业课程是若干课程包的组合,课程包在专业群内不同专业间共建共享。本文对所在学校机电工程专业群中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三个专业的课程,按照课程包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课程体系重构,如下图所示。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设计课程包内课程
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即行动领域。再对应得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相对应,是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根据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项目或任务。
4.作业作品要求
根据学习情境,安排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考核载体,得出作业作品要求。
三、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教学实施与管理
课程包并非“模块化”的新名称,课程包体系也非单纯若干“模块化”课程的组合。课程包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体系,其不仅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有新的内涵,同时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宏观、微观层面上都所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其主要特征有:
1.课程包教学团队建设
以课程包为基础单位成立教学团队,制定课程标准。出台了《课程教学团队管理办法》《关于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等系列制度。这种组织形式深化了课程间的联系,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内容更加连贯,课程设计的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客观、全面评价,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2.学校宏观教学实施配套改革
实行课程包教学改革为学校实行教学进程改革做了先期实践,并推动全校实施“三段式”分段学期教学进程改革。学校出台了《关于实施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的实施方案》,实行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为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的设置留出了充分的空间。独立实践教学周和考试周的设置给予了专业安排校外见习、实习和其他校外教学环节的条件,较好的解决了以往与公共课教学的冲突。实行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使得教师能够相对集中完成教学任务,有连续时间下企业实践,包含寒假或暑假可达到6个月以上,配合了学校《教师专业实践管理办法》的施行。
3.微观教学组织
针对课程中理论环节,为进一步增强课程内部各基本组织单元的共享性,在课程理论教学环节中采用了“讲座制”教学方式,打破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限制,按照学习领域组织理论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融合多领域知识。讲座制的实施,弥补了依赖教材的局限,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针对课程中实践环节,采用项目实践和细分任务进行实践训练。课程设置多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都有实践项目和细分任务支撑,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目的子任务,达到了技能由低到高、由基础到熟练的目标。实践项目和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和技能竞赛,行业特色明显。
4.实训条件保障
按照课程包关系划分实训室或实验室,组建实训基地。形成校级实训管理机构、实训基地负责人、课程包教学团队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对应课程包的教学需要进行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教学。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的组织形式,课程包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体系,其不仅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有新的内涵,同时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宏观、微观层面上都所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对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步骤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包体系,并相应推动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达到预期效果,为深化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在后续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包的共享性,探索相近专业群之间,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等不同培养模式以及学分制下的课程包构建与实施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62-63.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4-17.
关键词:高职;课程包;专业群;共享
一、引言
自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出台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全方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课程建设。国内职教领域知名专家赵志群在1997年引入和发展了职业教育教学论、反映职教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并在2003年提出行動导向学习[1]。国内职教领域知名专家姜大源在2006年提出“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2],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宗旨的内涵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专业群课程的建设与共享研究被提到了显著位置。有学者提出了坚持适度自主的“学校本位”专业课程设计,建立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之间融课程的设计、实施及优化为一体的紧密联系,将成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设计主体战略。
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按照对接就业岗位he共建共享的原则,系统研究了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开发了课程包内的课程,在实践中探索了适应课程包教学的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了所在学校的专业群课程建设改革。
二、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
在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构建中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课程包
通过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访谈、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麦可思)、召开专指委会议等多种渠道调研并列举就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分析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设置课程,融合形成课程包。如表1所示。
2.在专业群内的共建共享课程包
在专业群范围内,按照共建共享原则统筹设计系列课程包,各专业课程是若干课程包的组合,课程包在专业群内不同专业间共建共享。本文对所在学校机电工程专业群中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三个专业的课程,按照课程包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课程体系重构,如下图所示。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设计课程包内课程
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即行动领域。再对应得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相对应,是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根据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项目或任务。
4.作业作品要求
根据学习情境,安排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考核载体,得出作业作品要求。
三、专业群课程包体系教学实施与管理
课程包并非“模块化”的新名称,课程包体系也非单纯若干“模块化”课程的组合。课程包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体系,其不仅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有新的内涵,同时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宏观、微观层面上都所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其主要特征有:
1.课程包教学团队建设
以课程包为基础单位成立教学团队,制定课程标准。出台了《课程教学团队管理办法》《关于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意见》等系列制度。这种组织形式深化了课程间的联系,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内容更加连贯,课程设计的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客观、全面评价,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2.学校宏观教学实施配套改革
实行课程包教学改革为学校实行教学进程改革做了先期实践,并推动全校实施“三段式”分段学期教学进程改革。学校出台了《关于实施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的实施方案》,实行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为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的设置留出了充分的空间。独立实践教学周和考试周的设置给予了专业安排校外见习、实习和其他校外教学环节的条件,较好的解决了以往与公共课教学的冲突。实行分段式学期教学进程使得教师能够相对集中完成教学任务,有连续时间下企业实践,包含寒假或暑假可达到6个月以上,配合了学校《教师专业实践管理办法》的施行。
3.微观教学组织
针对课程中理论环节,为进一步增强课程内部各基本组织单元的共享性,在课程理论教学环节中采用了“讲座制”教学方式,打破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限制,按照学习领域组织理论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融合多领域知识。讲座制的实施,弥补了依赖教材的局限,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针对课程中实践环节,采用项目实践和细分任务进行实践训练。课程设置多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都有实践项目和细分任务支撑,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目的子任务,达到了技能由低到高、由基础到熟练的目标。实践项目和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和技能竞赛,行业特色明显。
4.实训条件保障
按照课程包关系划分实训室或实验室,组建实训基地。形成校级实训管理机构、实训基地负责人、课程包教学团队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对应课程包的教学需要进行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教学。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的组织形式,课程包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体系,其不仅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有新的内涵,同时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宏观、微观层面上都所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群为例,对专业群内共享型课程包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步骤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包体系,并相应推动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达到预期效果,为深化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在后续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包的共享性,探索相近专业群之间,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等不同培养模式以及学分制下的课程包构建与实施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62-63.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