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疼痛 点拨揉 推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8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3-02
腰椎间盘突出癥引起疼痛的原因,是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也可能由于炎性水肿的刺激,因此,治疗时手法须解除神经根的物理压迫;同时,需消除疼痛点,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加以重视。不少患者治疗后神经根刺激症状解除,肌肉痉挛也消除,但部分病人痛点仍然存在,影响治疗效果。此时如消除痛点,腰痛也随之消失,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和巩固。近年来,我们采用点、揉、推、拿、板、摇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从按摩手法,配穴规律、推拿机理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大者70岁,最小2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5天。以上患者均在使用药物和拔火罐后疗效欠佳。
1.2 治疗方法。
1.2.1 按揉背腰骶部: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于其患侧,用双手掌揉按压胸腰骶部脊柱两侧3-4遍。用双手分背腰部2-3遍,用掌根推脊柱两侧和脊柱,然后用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腰骶部2-3分钟,以上由轻到重的手法。用拇指或肘尖拨梨状肌及臀条索状物,揉拨,按压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穴。再用手或肘揉压伤侧下肢坐骨神经走行路线数遍。
1.2.2 提拉腰部:在提拉时助手二人须将患者一侧保持对抗牵引的直线体位,并嘱患者肌肉放松,医者尽力将患肢上提到极度过伸位置,然后用力一松一紧地作提拉活动10次左右。
1.2.3 按抖腰部:由助手二人,一人握住患者腕部,一人握住患者踝部,二人作对抗牵引,医者两手重叠在一起,对患者腰部处痛点进行按压,抖动10次左右。经过以上几步手法后,使腰椎间盘能趋向于恢复到良好位置,而后用此步按抖手法,以促使椎间盘的复位。
1.2.4 叩推腰部、背部:用“叩击法”叩击督脉经,而后再用“推法”沿足太阳膀胱经偱行路线自上而下推3-4次,现两侧均需推动。
1.2.5 拔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按腰部,一手托挟膝部,逆时或顺时针方向边晃边拔。
1.2.6 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接触床面的下肢伸直,另下肢屈曲。术者位患者前或后方,一手挟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扶住髂前嵴后方,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脊柱旋转,当旋转到最大幅度时,用力按压,如听得“喀嗒”响声,即表示斜扳成功。然后,嘱患者交换侧卧方向,仍按上法,斜扳另一侧腰部。
1.2.7 伸髋法:患者侧卧,患肢(左)在上,术者左弓步站于患者臀后。术者左手从患者两膝之间穿过,搭于患肢(左)大腿远端,前臂托起患肢,右手紧抵患肢(左)臀部。术者在此姿势下发力,左手拉腿,右手推臀,使患肢(左)髋关节徐徐后伸。
1.2.8 圈晃法:患者仰卧、屈膝,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按肩,一手扶膝部,划圈摇晃(顺时或逆时针均可),注意节奏和速度,一柔和舒适为好,圈晃法开始幅度应小,以后逐渐加大。
1.2.9 摇髋法:患者仰卧,自然屈曲患肢(右)膝、髋关节。术者右弓步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按住膝部,右手握住小腿远端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摇动。摇左髋部,术者姿势随之相反。
1.2.10 对拉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拉住患者左侧上肢,一手扶住患者右侧膝部,将膝部屈曲。手向后斜拉,膝向前斜推,两手同时用力,连续推动5-10次,而后再更换一侧。
1.2.11 悬足压膝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用手掌拖住患者足跟,同时用前臂顶住患者足尖(早期疼痛严重者,可放弃足尖,单纯托住足跟),另一手握住患者膝部,先使患者屈膝,而后将膝部向前掀按伸直,连续10次左右。每一次均要将患肢不断地抬高,使屈曲的幅度不断增大。如果患者直腿抬举有严重限制,或者身体肥胖,肢体沉重者可采用双手握膝,同一侧肩部扛其下肢同样作屈伸运动。
1.2.12 卷腰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的右侧,嘱患者主动屈曲两下肢髋膝关节。术者以左前臂横架于患者两下肢的膝盖下方,并使左手挟住左下肢的外侧作固定,右手托在两臀之间相当于骶骨的部位。术者在此姿势下发力,左前臂压腿,右手抬臀,使腰部向前卷起屈腰。然后放松回复原位。如此连续重复一屈一 松7-8次,并逐次增大压抬的力量,使腰部屈曲到最大可能的幅度或稍有超过之,如上重复操作,每次治疗重复2-3遍。此手法也可由两名术者操作,二人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各压一腿及托一侧臀部,二人同时发力压腿抬臀,使腰卷起。
1.2.13 叩打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的右侧,用五指叩打胸、腹和腿上的经络穴位。
1.2.14 受术者取俯卧位,重复1、2、1的操作方法,手法要轻柔。病情重,病程长者,每日1次,病情轻,病程短者可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观察: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或近似正常,直腿抬高可达70度以上,可参加其他工作为痊愈,症状减轻80%为显效。症状减轻40%为好转;症状无改变为无效。
2 结果
痊愈70例,占67%,显效18例,占17%;好转7例,占16%;有效率为100%。治疗次数最少10次痊愈,最长40次。
3 典型病例
张某,男,70岁,设计院干部,2002年7月8日初诊。
患者因劳累腰扭转困难,左下肢疼痛麻木,行路困难。经摄片查第4、5腰椎间盘明显脱出。外科检查,梨状肌损伤,用药物和拔火罐治疗,仍不能走路,必须扶人慢行,举步困难,不能翻身,自己不能上楼,拄双拐来诊室,脉沉迟,两尺无力,辨证为督脉受损,阳气虚弱。
治疗经过:按摩1次以后,疼痛大减。按摩10次以后扔掉双拐,自己可以慢慢行走,疼痛麻木均减。治疗3个疗程以后,症状全部消失。
4 体会
推拿通过点、揉、拨、推等各种被动性的手法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各手法搭配能消除肌肉痉挛,疼痛减轻。经临床观察,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痛苦小,疗程短,疗效高,免于打针、吃药之苦,又无药物的毒副作用,易于病人接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 点拨揉 推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8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3-02
腰椎间盘突出癥引起疼痛的原因,是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也可能由于炎性水肿的刺激,因此,治疗时手法须解除神经根的物理压迫;同时,需消除疼痛点,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加以重视。不少患者治疗后神经根刺激症状解除,肌肉痉挛也消除,但部分病人痛点仍然存在,影响治疗效果。此时如消除痛点,腰痛也随之消失,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和巩固。近年来,我们采用点、揉、推、拿、板、摇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从按摩手法,配穴规律、推拿机理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大者70岁,最小2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5天。以上患者均在使用药物和拔火罐后疗效欠佳。
1.2 治疗方法。
1.2.1 按揉背腰骶部: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于其患侧,用双手掌揉按压胸腰骶部脊柱两侧3-4遍。用双手分背腰部2-3遍,用掌根推脊柱两侧和脊柱,然后用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腰骶部2-3分钟,以上由轻到重的手法。用拇指或肘尖拨梨状肌及臀条索状物,揉拨,按压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穴。再用手或肘揉压伤侧下肢坐骨神经走行路线数遍。
1.2.2 提拉腰部:在提拉时助手二人须将患者一侧保持对抗牵引的直线体位,并嘱患者肌肉放松,医者尽力将患肢上提到极度过伸位置,然后用力一松一紧地作提拉活动10次左右。
1.2.3 按抖腰部:由助手二人,一人握住患者腕部,一人握住患者踝部,二人作对抗牵引,医者两手重叠在一起,对患者腰部处痛点进行按压,抖动10次左右。经过以上几步手法后,使腰椎间盘能趋向于恢复到良好位置,而后用此步按抖手法,以促使椎间盘的复位。
1.2.4 叩推腰部、背部:用“叩击法”叩击督脉经,而后再用“推法”沿足太阳膀胱经偱行路线自上而下推3-4次,现两侧均需推动。
1.2.5 拔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按腰部,一手托挟膝部,逆时或顺时针方向边晃边拔。
1.2.6 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接触床面的下肢伸直,另下肢屈曲。术者位患者前或后方,一手挟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扶住髂前嵴后方,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脊柱旋转,当旋转到最大幅度时,用力按压,如听得“喀嗒”响声,即表示斜扳成功。然后,嘱患者交换侧卧方向,仍按上法,斜扳另一侧腰部。
1.2.7 伸髋法:患者侧卧,患肢(左)在上,术者左弓步站于患者臀后。术者左手从患者两膝之间穿过,搭于患肢(左)大腿远端,前臂托起患肢,右手紧抵患肢(左)臀部。术者在此姿势下发力,左手拉腿,右手推臀,使患肢(左)髋关节徐徐后伸。
1.2.8 圈晃法:患者仰卧、屈膝,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按肩,一手扶膝部,划圈摇晃(顺时或逆时针均可),注意节奏和速度,一柔和舒适为好,圈晃法开始幅度应小,以后逐渐加大。
1.2.9 摇髋法:患者仰卧,自然屈曲患肢(右)膝、髋关节。术者右弓步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按住膝部,右手握住小腿远端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摇动。摇左髋部,术者姿势随之相反。
1.2.10 对拉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拉住患者左侧上肢,一手扶住患者右侧膝部,将膝部屈曲。手向后斜拉,膝向前斜推,两手同时用力,连续推动5-10次,而后再更换一侧。
1.2.11 悬足压膝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用手掌拖住患者足跟,同时用前臂顶住患者足尖(早期疼痛严重者,可放弃足尖,单纯托住足跟),另一手握住患者膝部,先使患者屈膝,而后将膝部向前掀按伸直,连续10次左右。每一次均要将患肢不断地抬高,使屈曲的幅度不断增大。如果患者直腿抬举有严重限制,或者身体肥胖,肢体沉重者可采用双手握膝,同一侧肩部扛其下肢同样作屈伸运动。
1.2.12 卷腰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的右侧,嘱患者主动屈曲两下肢髋膝关节。术者以左前臂横架于患者两下肢的膝盖下方,并使左手挟住左下肢的外侧作固定,右手托在两臀之间相当于骶骨的部位。术者在此姿势下发力,左前臂压腿,右手抬臀,使腰部向前卷起屈腰。然后放松回复原位。如此连续重复一屈一 松7-8次,并逐次增大压抬的力量,使腰部屈曲到最大可能的幅度或稍有超过之,如上重复操作,每次治疗重复2-3遍。此手法也可由两名术者操作,二人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各压一腿及托一侧臀部,二人同时发力压腿抬臀,使腰卷起。
1.2.13 叩打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的右侧,用五指叩打胸、腹和腿上的经络穴位。
1.2.14 受术者取俯卧位,重复1、2、1的操作方法,手法要轻柔。病情重,病程长者,每日1次,病情轻,病程短者可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观察: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或近似正常,直腿抬高可达70度以上,可参加其他工作为痊愈,症状减轻80%为显效。症状减轻40%为好转;症状无改变为无效。
2 结果
痊愈70例,占67%,显效18例,占17%;好转7例,占16%;有效率为100%。治疗次数最少10次痊愈,最长40次。
3 典型病例
张某,男,70岁,设计院干部,2002年7月8日初诊。
患者因劳累腰扭转困难,左下肢疼痛麻木,行路困难。经摄片查第4、5腰椎间盘明显脱出。外科检查,梨状肌损伤,用药物和拔火罐治疗,仍不能走路,必须扶人慢行,举步困难,不能翻身,自己不能上楼,拄双拐来诊室,脉沉迟,两尺无力,辨证为督脉受损,阳气虚弱。
治疗经过:按摩1次以后,疼痛大减。按摩10次以后扔掉双拐,自己可以慢慢行走,疼痛麻木均减。治疗3个疗程以后,症状全部消失。
4 体会
推拿通过点、揉、拨、推等各种被动性的手法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各手法搭配能消除肌肉痉挛,疼痛减轻。经临床观察,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痛苦小,疗程短,疗效高,免于打针、吃药之苦,又无药物的毒副作用,易于病人接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