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多元化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作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课内外有机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二是构建延伸阅读教学模式;三是构建比较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们不断接受新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们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人认识能力的发展与阅读活动息息相关。据心理学研究,小学生如果阅读的材料少,想的东西也少,那就会影响思维和大脑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很重要。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首要能力,其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阅读,将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课内外有机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仅仅重视课内阅读教学是不够的,那样,学生所学知识是偏狭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势必要扩大课外阅读量。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加强课内阅读。所谓的课内阅读主要指阅读语文课本,对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学生不但要会读,即读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还要对文质兼美的作品进行精心品读,欣赏妙词佳句,揣摩诗篇的布局。阅读,不是简单的“读字”,也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怀着一定的期待视野,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读书;阅读,是有着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有着详略轻重的选择阅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方块字”的组合中,体会人生哲理,感悟做人的道理,涵养灵性,隽养性情;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材料中,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凸现文路,学会构思;通过阅读,学会从情感的表达和体悟中,寻求情感表达的渠道,从而对阅读和写作产生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强课外阅读。所谓课外阅读就是阅读教材以外的读物。教师在安排课外阅读材料时要与所讲的课文相对应,最好每组课文都配置一两篇课外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是讲读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在讲读课文中重点训练的语文基本功的运用和巩固提供了资料。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点“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无疑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一篇文章学完了,学习的方法是否学会?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是否能独立进行阅读,举一反三?这些都可以充分运用课外阅读材料来验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巧,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法中领悟有误的地方,逐渐形成能力,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与课外”。
  因此,课内阅读是教师传授技巧的根据,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阅读运用所学知识验证所学技巧的媒介,作为教师,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教师都应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发展。
  二、构建延伸阅读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实施教科书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抓住教科书中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课外材料与教学内容。为拓展阅读视野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一)多维求异延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立足点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文章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一篇课文内容往往只能表现一个方面或一种观点,教师寻求一些反向立意的材料引导学生去阅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习《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故事,如果仅止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像司马迁那样对蔺相如大加赞赏,那么学生也仅止于此。如果推荐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记》,再列举项羽、曹操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例子,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不同史评进行阅读,可从中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又如学《效颦》,可延伸阅读《东施效颦又何妨》。
  (二)由点及面延伸
  从课文中的细微之处或一词或一句或一个段落中,引出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新鲜活水,拓宽思维空间。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一文,由其中“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一句,从而出示阅读王安石的诗歌《咏梅》,使诗与文相互映衬,相互解读。又如学王安石的诗歌《泊船瓜洲》由“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带出阅读朱自清的《春》,感受诗歌与《春》所描写的春天的景物有何异同,从而拓展视野,加深印象。
  三、构建比较阅读教学模式
  把内容、主题、出处、背景、风格、意境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内外读物进行比较阅读,以“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幾篇”的方法,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和欣赏,使学生走出狭小的“教科书”阅读圈,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
  (一)同一题材比较
  把题目相同或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如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对母亲无限的思念以及母爱的伟大。学习这篇课文后,可推荐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梁晓声的《母亲》、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舒婷的《母亲》等作品,让学生领略不同作者的风姿,体会同一题材所带来的不同的阅读感受。学生阅读后热情高涨、意犹未尽,主动去积累历代文人写母亲的诗歌文章。教师趁热打铁,适时指点学生进行专题摘抄,如“母爱篇”“送别篇”“思乡篇”“望月篇”等,一时掀起了阅读高潮。又如学习《桥》这篇文章,联读茅以升的《桥》;学习宗璞的《西湖的绿》,联读冰心的《绿的歌》等,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不同文体、不同作家的不同韵味,提高了学生比较、辨析的能力。
  (二)同一作者比较
  学一篇课文,联读作者的另外文章。如学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联读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魏巍散文选》,并讲述文章中的感人场景,作者的抒情技巧、语言的朴实优美和饱满的热情。这一内容的引入,让学生完整、全面地理解作者胸中永远涌动着的满腔的热情。学巴金的《家》,联读他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星》,从作品主题、表现手法两方面将文章作比较分析,归结出巴金作品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感情思想。这种联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可以系统了解该作者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至关重要,而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化延伸阅读和比较阅读同样必不可少,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授与引导,让语文教学的果实更加丰实与饱满。
  ■参考文献
  [1]郝毅.探析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1).
  [2]王忠.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5).
  [3]存少辉.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0).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16005)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低年级识字中,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兴趣,促进主动认知,也有利于全面认识汉字,培养思维品质。文章提出了四个情景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拓展想象,创设故事情境;立足现实,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卡片、图片,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合作,创设互动情境等策略。以期能让学生在有趣生动的情境中识字。  关键词:低年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与发展性。语言的建构从学科知识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从学科能力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训练是缺一不可的。“读”是主题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文章提出“读”是学生理解语言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建立主题阅读教学观念,遵循”整体性原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初中阅读教学要遵照三个规律:学生的知识情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的根本目的。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必须掌握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学情,准确点拨,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文章从培养个性化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归纳”与“义理”,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审美”与“析理”,实现阅读目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基于学情之上的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情;阅读指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儿童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具有音乐和谐美和结构韵律美。学生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语言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仅可以激发内在的创造潜能,还能传达出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进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诗心;儿童;策略探究  当前,小
期刊
摘 要:整体语言教学具有情境性、整体性、真实性和学生主体性四个特征。教学“补白”是一门艺术,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学“补白”运用于记叙文教读课中,重学生体验,而非“语文知识”的传递;重“整体”,为学生创设整体、真实的语言情境,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记叙文教学;教学“补白”;教学策略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
期刊
摘 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语言素材来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从小养成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语言运用与积累的有效途径有朗读背诵、积累词语、运用词句、阅读迁移、拓展写话等,通过这些途径让语言文字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语言积累与运用  在现实的教学中,低年级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与积累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听说读写思,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要点的核心。教师要关注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目标导学”的理念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听说读写思”核心能力的训练的四种方法:每日一诵,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课前一说,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每课一练,习得方法;课外阅读形式多样,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目标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占据小学语文重要地位的习作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习作微课教学的特点和习作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教学参考,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习作;微课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 要:当代少年儿童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既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大量的素材,又能为课外阅读学习实践提供多种途径,从而为课外阅读教学插上翅膀。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如何抓住“互联网+”这个资源进行课外阅读教学,从而起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效果呢?这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互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祖国建设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空间维度探析,提出每个维度空间的主要方向,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