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将案例教学法适当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比较引入了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与保持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示案例教学法更能够被学生接受,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加深刻、对日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病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76-02
近年来,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涌现出了不少新型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是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中的佼佼者[1]。案例教学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真实案例并加以典型化处理,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主讨论分析,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临床工作能力[2]。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及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既属于基础医学,又属于临床医学,是以后学习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能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的掌握知识,也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抽取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6班学生并分组,1-3班为实验组,共计233人;4-6班为对照组,共计218人。实验组引入案例教学,对照组无案例教学,仍进行传统教学。学生入学时历年分班均为电脑随机制,且各班学生入学成绩的统计学分区无明显差异。同时查阅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基础课成绩,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并进行各分数段的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原始基础类似。比较课堂效率,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比较分析。
2结果如下
2.1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汇总(表1)
表1各分数段学生情况
组别 总人数 91-100分 81-90分 71-80分 61-70分 <60分
实验组 233 11.16%﹡(26/233) 26.61%﹡(62/233) 36.48%(85/233) 12.88%(30/233) 12.88%(30/233)
对照组 218 8.26%﹡(18/218) 15.14%﹡(33/218) 38.53%(84/218) 27.98%(61/218) 10.09%(22/218)
备注:另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81-100分数段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课堂表现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有选择性的开展案例教学后,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与老师的互动性增多,更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也趋于频繁,能够提出一些有专业性、有深度的问题。相比较,对照组更乐于接受被动性知识灌输,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多少就接受多少,与老师的互动性稍差,对于课堂提问,学生沉默的时候居多,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也少。
2.3问卷调查 按需设置问卷内容,在实验组下发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匿名填写。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课外知识的深究、新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兴趣的效果、是否有助于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新教学法是否对日后学习工作有帮助、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长期应用新教学法的可行性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表2)。
表2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调查反馈
调查内容 是 一般 否
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100%(233/233)
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课外知识的深究 100%(233/233)
新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兴趣的效果 94.84%(221/233) 4.29%(10/233) 0.85%(2/233)
是否有助于加强自我学习能力 93.99%(219/233) 5.15%(12/233) 0.85%(2/233)
新教学法是否对日后学习工作有帮助 97.42%(227/233) 1.29%(3/233) 1.29%(3/233)
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长期应用新教学法的可行性 100%(233/233)
3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首先,学生的兴趣普遍提高,教与学均显得更为轻松有趣,师生互动交流增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其次,学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最后,实验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学会在课后主动翻阅相关临床案例及相关资料,并提出一些有一定专业性和深度的问题。这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来说,将是一个非常有成效和价值的深远影响。
4讨论
病理学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普遍规律及探讨病理过程,研究形态结构及功能代谢变化,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包括细胞的适应性改变、变性、坏死、再生、纤维性修复等的不同变化的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等病理变化)、炎症、肿瘤等都是动态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真实生动的反映病理过程,运用真实案例,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起来,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3]。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同时对老师和教研团队的要求也提高,每一个案例都需要精心准备、策划[4]。医学案例一般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临床诊疗、尸体解剖等。在挑选案例的时候,尽量选择典型的、真实的、临床多见的,而对于学生,尽量少干扰信息的、围绕课本内容的。然后根据课本内容,循序渐进,提出问题。比如,案例:患者,男,23岁,工人,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主诉:右足拇趾跌伤化脓数几天,畏寒发烧两天。入院前数天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入院当天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5度,脉搏130分每次,呼吸40次每分,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罗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多瘀斑,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同时附带尸体解剖结果。就这则病例,首先根据病人的症状可以询问学生他患有哪些疾病,通过症状反思脏器的病理变化,考察学生对病变特征的把握,然后可以再问学生,这些疾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病变之间有哪些联系,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对病变机制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求学生作综合性临床分析。最后,可以问怎样治疗等问题,让学生自由发展,发散性思考,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方案,对学生有利,对老师,同样也获利匪浅。
5体会
本研究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使教与学更轻松愉快。给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注入一定的活力,同时让学生们尽可能的参与,增强与老师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病理学理论知识具体化。通过案例分析,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上课前的查阅资料过程中,主动性获取更多的课内及课外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临床思维更活跃。同时案例分析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需要学生的灵活应用和分析思考能力,因此通过这种案例分析,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不同观点,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加深同学感情,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一举多得。而就老师而言,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可以收获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可以发现教学问题、改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很多好处,但其基础仍是传统教学模式。毕竟案例教学是在同学们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寻找好的案例进行教学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并且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开展案例教学的适应程度也不同。同时,学生还处于基础学习阶段,临床经验和综合能力缺乏。这些问题,对案例教学的开展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后续教学中需逐步改善。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新型教学法,在临床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久蕊,姚俊霞,唐慕湘.病理学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23-25.
[2]刘海静,刘晓岚,巴再华,等.PBL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07,(17):56-57.
[3]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234-235.
[4]王洁,钟鸣,范玉,等.创建口腔组织病理学PBL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7):46-47.
通讯作者:史琳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病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76-02
近年来,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涌现出了不少新型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是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中的佼佼者[1]。案例教学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真实案例并加以典型化处理,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主讨论分析,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临床工作能力[2]。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及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既属于基础医学,又属于临床医学,是以后学习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能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的掌握知识,也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抽取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6班学生并分组,1-3班为实验组,共计233人;4-6班为对照组,共计218人。实验组引入案例教学,对照组无案例教学,仍进行传统教学。学生入学时历年分班均为电脑随机制,且各班学生入学成绩的统计学分区无明显差异。同时查阅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基础课成绩,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并进行各分数段的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原始基础类似。比较课堂效率,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比较分析。
2结果如下
2.1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汇总(表1)
表1各分数段学生情况
组别 总人数 91-100分 81-90分 71-80分 61-70分 <60分
实验组 233 11.16%﹡(26/233) 26.61%﹡(62/233) 36.48%(85/233) 12.88%(30/233) 12.88%(30/233)
对照组 218 8.26%﹡(18/218) 15.14%﹡(33/218) 38.53%(84/218) 27.98%(61/218) 10.09%(22/218)
备注:另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81-100分数段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课堂表现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有选择性的开展案例教学后,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与老师的互动性增多,更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也趋于频繁,能够提出一些有专业性、有深度的问题。相比较,对照组更乐于接受被动性知识灌输,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多少就接受多少,与老师的互动性稍差,对于课堂提问,学生沉默的时候居多,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也少。
2.3问卷调查 按需设置问卷内容,在实验组下发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匿名填写。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课外知识的深究、新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兴趣的效果、是否有助于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新教学法是否对日后学习工作有帮助、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长期应用新教学法的可行性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表2)。
表2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调查反馈
调查内容 是 一般 否
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100%(233/233)
是否有助于对病理学课外知识的深究 100%(233/233)
新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兴趣的效果 94.84%(221/233) 4.29%(10/233) 0.85%(2/233)
是否有助于加强自我学习能力 93.99%(219/233) 5.15%(12/233) 0.85%(2/233)
新教学法是否对日后学习工作有帮助 97.42%(227/233) 1.29%(3/233) 1.29%(3/233)
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长期应用新教学法的可行性 100%(233/233)
3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首先,学生的兴趣普遍提高,教与学均显得更为轻松有趣,师生互动交流增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其次,学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最后,实验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学会在课后主动翻阅相关临床案例及相关资料,并提出一些有一定专业性和深度的问题。这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来说,将是一个非常有成效和价值的深远影响。
4讨论
病理学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普遍规律及探讨病理过程,研究形态结构及功能代谢变化,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包括细胞的适应性改变、变性、坏死、再生、纤维性修复等的不同变化的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等病理变化)、炎症、肿瘤等都是动态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真实生动的反映病理过程,运用真实案例,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起来,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3]。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同时对老师和教研团队的要求也提高,每一个案例都需要精心准备、策划[4]。医学案例一般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临床诊疗、尸体解剖等。在挑选案例的时候,尽量选择典型的、真实的、临床多见的,而对于学生,尽量少干扰信息的、围绕课本内容的。然后根据课本内容,循序渐进,提出问题。比如,案例:患者,男,23岁,工人,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主诉:右足拇趾跌伤化脓数几天,畏寒发烧两天。入院前数天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入院当天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5度,脉搏130分每次,呼吸40次每分,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罗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多瘀斑,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同时附带尸体解剖结果。就这则病例,首先根据病人的症状可以询问学生他患有哪些疾病,通过症状反思脏器的病理变化,考察学生对病变特征的把握,然后可以再问学生,这些疾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病变之间有哪些联系,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对病变机制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求学生作综合性临床分析。最后,可以问怎样治疗等问题,让学生自由发展,发散性思考,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方案,对学生有利,对老师,同样也获利匪浅。
5体会
本研究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使教与学更轻松愉快。给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注入一定的活力,同时让学生们尽可能的参与,增强与老师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病理学理论知识具体化。通过案例分析,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上课前的查阅资料过程中,主动性获取更多的课内及课外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临床思维更活跃。同时案例分析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需要学生的灵活应用和分析思考能力,因此通过这种案例分析,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不同观点,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加深同学感情,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一举多得。而就老师而言,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可以收获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可以发现教学问题、改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很多好处,但其基础仍是传统教学模式。毕竟案例教学是在同学们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寻找好的案例进行教学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并且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开展案例教学的适应程度也不同。同时,学生还处于基础学习阶段,临床经验和综合能力缺乏。这些问题,对案例教学的开展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后续教学中需逐步改善。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新型教学法,在临床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久蕊,姚俊霞,唐慕湘.病理学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23-25.
[2]刘海静,刘晓岚,巴再华,等.PBL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07,(17):56-57.
[3]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234-235.
[4]王洁,钟鸣,范玉,等.创建口腔组织病理学PBL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7):46-47.
通讯作者: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