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来源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成为精准脱贫工作的一块硬骨头,也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热切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医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中积淀下来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自然生态等相适应的医疗技术、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和保健习俗等,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医疗卫生负担、发展精准脱贫产业、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当前,针对民族医药存在的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人才缺乏、开发不够充分、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需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完善政策法规、完善工作平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民族医药现代转型等方面予以加强,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医药;精准脱贫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1.013
  [中图分类号]R29;F3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1-0062-05
  消除贫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总结精准脱贫工作成绩和正确把握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明确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1]3。在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格局中,民族地区是重中之重。因此,让民族地区的资源助力精准脱贫工作,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民族医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中积淀下来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自然生态等相适应的医疗技术、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和保健习俗等,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助力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资源。深入探讨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发挥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点相关背景
  金秀大瑶山位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该县土地总面积2 518平方公里,居住着瑶族、壮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瑶族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根据2010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24 037人,其中,瑶族47 149人[2]。金秀大瑶山地处高寒山区,山地面积高达80%,山高坡陡,山多田少,自然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恶劣,金秀是国家级贫困山区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十三五”期间金秀全县仍有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8 706户32 074人,贫困发生率达20.74%,2016年底全县贫困人口21 323人。该县2017年6月的精准脱贫工作材料显示,受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该县产业单一且效益不高,群众增收困难;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群众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创新意识,致富没有门路;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推动发展的能力不强。
  金秀大瑶山拥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在药用植物资源方面,共有 1 350 余种药用类植物[3],其中不少享有较高声誉,如盛产的绞股蓝具有防癌、清热解毒等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绞股蓝之王”。金秀大瑶山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利用这些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强身壮体,战胜病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瑶族医药。笔者在金秀大瑶山的田野调查中,曾多次领略到瑶族医药的魅力。笔者在坳瑶聚居的罗香乡琼伍村龙军屯发现,该村不少群众平时患感冒、发烧、肚子痛等疾病时都去找当地的民族医生治疗。该村民族医生蓝某的诊断方法是吃冬瓜,通過病人对冬瓜味道的描述来开药方。她还有一种疗法叫“挑毛”,据其解释,人之所以有呕吐、身体酸痛等症状,是因为身体里有“毛”,只要用针将“毛”挑出来,同时辅以药物治疗,人的身体就会恢复。除了自然论的医疗体系外,金秀大瑶山还存在拟人论的医疗体系——巫医治疗,也称信仰治疗。
  二、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扶贫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是到精准脱贫攻坚的后期,健康扶贫的重要意义就越凸显,如何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成为当前精准脱贫攻坚中难啃的骨头。在开展健康扶贫的过程中,民族医药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医疗卫生负担、发展精准脱贫产业、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广大贫困地区,由于疾病问题而导致的贫困是精准脱贫的硬骨头已成为社会共识。正如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已成为脱贫任务“三重”之一,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患慢性病、患大病、因残致贫占比达80%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4]。在金秀大瑶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样突出。面对繁重的健康扶贫任务,单靠西医是无法完成的。历史上,瑶族医药在金秀大瑶山人民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得到了瑶族人民的认可,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在肝炎、肿瘤、风湿骨痛等方面,金秀大瑶山的瑶族医药具有显著的疗效。总部设在桐木镇的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1979年为瑶医药研究院,1986年改为瑶医门诊部,2004年改为瑶医医院),发展至今已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广西民族医药人才小高地、中医壮瑶医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和壮瑶医药振兴计划重要阵地,为金秀大瑶山和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广西区内的南宁、桂林、柳州、来宾等地的大量患者消除了病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有利于降低群众医疗卫生负担
  健康扶贫的一个难点问题是贫困户为了治疗疾病前往县、市乃至更高级别、路程更远的医院求医,由此产生了沉重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用和交通费用等。民族医生于斯、长于斯,熟悉本地情况,对本民族和本地区其他民族同胞充满感情。他们大多居住在乡村,可以走家入户为患者治疗,让患者实现在家门口就医,节省了大量的陪护费用和交通费用。民族医使用的药材,大多取自于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如此一来,民族医药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能在大幅降低患者诊疗费用的同时,大量减少额外费用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降低医疗负担,减少贫困发生率。   (三)有利于发展精准脱贫产业
  民族地区药材品种繁多,在金秀大瑶山生长的常用原生态瑶药就有1 000多种。在这些药材中,不少在古代就已闻名遐迩,成为瑶族生计的一部分。比如,灵香草在唐代书籍《图经本草》中已有记载。宋代《证类本草》援引《图经本草》说:“零陵香,生零陵山谷。今湖岭诸州皆有之”[5]。明代《广西通志》也有“大瑶山……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假等瑶……种香草、植松杉,以为业”的记载[6]。改革开放之后,灵香草已成为金秀大瑶山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在精准脱贫工作推进过程中,金秀大瑶山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贫困户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发挥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优势作用。例如,2016年成立的“金秀镇‘乡水瑶’党员电商中心户”电商扶贫平台,采取“建立党员供货网点——创立特色品牌——中心户包装网销”的运营模式,创建了“乡水瑶”瑶族瑶浴、庞桶药浴、艺耕堂、野生绞股蓝等10多个电商品牌,实现利润600多万元,直接受益党员和贫困户1 000多人,单项人均增收2 000元以上,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精准脱贫工作关键在人,人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精准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2016年底,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32 074人降至目前的21 323人,减少贫困人口2 760户10 751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也在滋长和蔓延,“未富先得富贵病”等现象在一些贫困户身上日渐见长。民族医药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日常保健和保养,可以在民族地区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引导人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精准脱贫工作中,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追求美好生活、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从而有效预防疾病,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总的来说,目前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已为人们所重视,包括金秀大瑶山在内的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模式。然而,与新时代精准脱贫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社会对民族医药的认知存在偏差
  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在一些地方,部分人仍然片面地以西方标准来衡量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民族医药的认识存在刻板印象,认为民族医药检验不科学、不规范,以医疗管理标准一元化的眼光轻视甚至否定民族医药,忽视了民族地区的医药场域和人们对医疗的多样性需求。一些人虽然能够认识到民族医药的积极意义,但对其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民族医药分散,产业力量偏小、发展基础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生效益。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不重视、不理解或者不支持民族医药发展,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和创新不够深入、不够完整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二)民族医药人才缺乏
  为了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在人才培养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例如在瑶族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广西中医药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民族医学(瑶医方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于2010年成立了瑶医药学院,培养瑶医学专业学生和瑶医药传承人。然而,民族医药人才缺乏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不足,特别是针对民族地区民族医药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规划和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民族医药的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提高。二是由于发展空间、生活压力等原因,民族地区的不少传承人不愿继承前辈的民族医药事业,尤其是乡村民族医药传承乏力,部分技艺甚至后继无人。
  (三)民族医药开发不够充分
  应该肯定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持续努力,包括瑶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的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医药知识、医药资源和医药技术经过整理和开发,正在走出大山服务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民族医药的开发还存在较大空间。一方面,民族医药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药材种植的规模、品种、质量与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民族医药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能力不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相对滞后,配套设施比较薄弱,发展环境需要优化。另一方面,民族医药资源挖掘不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足,已有科研成果产业转换能力不高,相关产业和产品开发与推广也不够深入,医疗卫生保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民族医药资源保护有待加强
  医药资源丰富是民族地区的一大优势,不少民族医药还具有独特疗效。但是,随着人们对民族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民族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医药资源不足问题日显突出。更为要紧的是,部分地方由于工作规划性和前瞻性不够,无序的资源开发和对民族药用植物的滥伐滥采导致民族医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民族医药资源日趋枯竭甚至濒临灭绝,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容乐观,民族医药文化典籍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有待加强,一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医药技艺由于得不到及时收集、整理而消失。
  四、在精準脱贫工作中发挥民族医药积极作用的实践路径
  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面对难啃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硬骨头,应当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积极作用,以积极有效的健康扶贫工作确保广大民族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制约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因素,需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完善政策法规与工作平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民族医药现代转型等方面予以加强。   (一)优化社会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这里所指的中医药事业,包括了民族医药事业。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并从医疗机构建设、传承保护、标准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规划[7]。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也要求支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将更多民族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等[8]。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而且将其作为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切实消除人们对民族医药的刻板印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畅通民族医药参与精准脱贫工作的渠道,为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完善政策法规与工作平台
  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规支持,在诸如金秀大瑶山等民族自治地方还可以通过民族立法的形式将政策法制化,通过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为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强化创新驱动,建立和完善民族医药评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民族医药服务体系,争取更多民族药品、民族医药诊疗项目纳入新农合等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诊室,帮助乡村民族医加强规范化建设并按照有关规定获取职业资格,扩大民族医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和提高诊疗水平。组织科研力量,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民族医药资源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展药用植物产业种植,开发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康复保健等产业,探索打造融医、研、产为一体的产业链和药材供应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民族医药资源的附加值,将民族医药发展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依托中医药院校资源优势,开设民族医药专业,采取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等优惠政策招收贫困地区民族医药专业学生,培养民族医药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大专、中专等各层次专门人才;定期举办各级各类民族医药专业技术技能短期培训,帮助贫困地区民族医提高技术技能。增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人才培养功能,每年定期组织乡村民族医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交流,逐步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民族医药人才管理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汇聚更多优秀人才共同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民族医药事业和健康扶贫工作。
  (四)促进民族医药的现代转型
  文化因时代变化而变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医药面临现代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现代性不是简单地将民族医药按照西医的所谓科学的医学体系要求来进行改造,因为这样的做法明显是削足适履,不仅无助于民族医药的现代转型,还会对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更不要说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证疗效和保留特色的基础上,紧紧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开展新药品、新技术研发和剂型开发等工作,使民族医药更好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精准脱贫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
  -28(03).
  [2]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自治区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联合课题组.广西世居民族人口资料(内部资料)[M].[出版地不详],2013:10.
  [3]金秀瑶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金秀年鉴(1988-
  2002 年)[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310.
  [4]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7(9).
  [5] [宋]唐慎微. 证类本草[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84.
  [6] [清]金鉷.广西通志[M].臺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349.
  [7]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N].中国中医药报,2016-
  02-29(03).
  [8]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N]. 人民日报,2016-12-03(01).
  责任编辑:韦梦琦
其他文献
摘 要:“两新”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市中区“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向“两新”党组织延伸,必须坚持组织建设先行,坚持同步建立监督机构,坚持建设和完善工作制度,坚持典型引路带动整体。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建;从严治党  doi:10.3969/j.i
期刊
摘 要:《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宣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思想的诞生。《宣言》涵盖了统一战线的目标导向、自身团结以及掌握领导权三大核心问题,构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思想体系与逻辑架构。深入挖掘《宣言》这座思想宝库,把握其基本原理,灵活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中固本纳新,更好地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对于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理论与
期刊
大满打开房门张望时,一脚踩进雪中,没了踪迹。他穿着一件又厚又重的军大衣,裹住瘦弱的身子。雪花滑下来,落到他光秃秃的头上,冷得他想要把脑袋也缩到衣服里取暖。远处漆黑一片,大满在雪中静静地等了一会,裹着衣服又走回门里。没多久,还是踏着厚雪出了门。大满到村东头老窝家时,站在大门口就听到了里面吵吵闹闹的声音。刚贴的对联在夜里还是一眼就能看到,但是明显地右边歪了很多。村里人都讲究这个,不管家里多困难,都要好
期刊
1  我住在江湾公园斜对面的那个小区,房子在最里面那栋小高层的顶楼。那是一套小户型的复式,上下两层,一共一百平方米左右。我在这里住了七年了,这是我和高娟的婚房,也是我们唯一的一套房子。结婚两年后,我们的女儿尘尘也出生在这里。随着她的一天天长大,这套房子也像是跟着一天天长大了似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挤,也越来越像一个家。时至今日,它完全就是一副家的样子了,并且还在朝我们想象中的家的某种方向继续生长
期刊
白茅海  尽管大海隐藏了与风暴搏斗过的痕迹  礁石还是镂空了所有光照  我听见灰白色的茅草长出风的锐利  ——在不可企及的灯塔里  一种自由,曾笼罩过蘸着薄盐的沙地  正午,掀起波涛上陈旧的消息  男人从淌血的土地回到这里  美丽的植物的锯齿,被幽闭在蚌壳上  毫无预兆的一次失败  使大海吞下过剩的牡蛎,船只  从此再也不能孕育  仅仅是出于好奇,人们点燃了大海  这里没有居所也没有伴侣  那被烙
期刊
他不知道自己是几代华裔了,只知道姓李。因为他是个医生,人们都叫他慕李。他一家四口,妻子是护士,女儿在读高小,老妈还健在,家庭和睦,经济宽裕,日子过得挺惬意。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泰国肆虐,妻子在医院抢救病人过程中,不幸“中招”了。  女儿哭着要找妈妈。但流行病医院,里三层外三层,严禁探望病号。  慕李每日病人排长队,忙得没时间吃饭,也照顾不了家。  奶奶开始安慰孙儿: “妈妈再过几天就出院了。”继
期刊
牙 疼     一定有几只魔兽级小虫子  前世,就蛰伏在我的牙根下  今夜,才被年轮内部的一丝寒气逼醒  疼,只是骨子里无处回旋的小部分尘絮的   本能反应  更多的后续萎谢  有可能于心脏与神经末梢之间大规模爆发  此刻,唯一的自赎就是坦然面对夜幕下发   生的所有变数  接受云层暂时抛弃漂泊无依的下弦月  接受窗台上那几瓣顾影自怜的星光  忍受夜空中的裂缝  慢动作逼近浮在视网膜上的沙粒  明
期刊
一块鹅卵石被击碎  耳朵贴紧鹅卵石  一条河的回响渗出坚硬。敲裂  若干小的石块重获棱角  用指肚轻划,却有不一致的呐喊  愤怒与不甘,新生或残缺,还有  一些更小的石块心怀感恩  被遗弃也是一种回归  那些野草将趁势珍藏它们  火光只长于瞬间  这是我在意的,一块鹅卵石  被击碎。从浑圆到尖锐的脱胎  保持坚硬,从一而终  苎麻地里的老斑鸠  山风压低齐腰深的茅草  却惊起一片飞舞的  茅針  
期刊
摘 要:完整理解并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及胸怀,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革命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时代”传承比较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意涵,自觉自信地从“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完善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期刊
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   ——韩松落《老灵魂》  春 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生灵开始慢慢探出脑袋,慌张且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却似曾相识的世界。生命周而复始,一切生命的轨迹都被基因密码刻下来,它们承载的本体或许不同,但身体里蕴含的基因,或多或少都显露着原有的影子,延续着那些我们本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