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探索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它的德育任务,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尤为必要,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更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课文的课时安排,对教学步骤和训练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学生做到寓德于教,完善他们的人格,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5-3
  
  “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是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 这些年来,我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和思想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的同时,着重引导他们学会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而我国唐代的韩愈也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这三者之中,他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可见,教育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等,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能性
  各门课程教学中,语文课堂上德育的契机往往更多,这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所决定的。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自有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
  的教化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历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自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始,《论语》所收录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诲,绝大多数属于德育范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古时通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当时一个人的立世之本。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其实就像肥沃泥土中的沙土与水的关系,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
  在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时,最重要的是结合课文的丰富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情中有理,还是说明文、议论文的理中有情,都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学生道德水准的净化与规范。同时,道德水平提高后,也有助于学生们发展阅读审美心理,对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也有很大帮助。因此,语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的感人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可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课堂阵地进行德育渗透,而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2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2.1 明确德育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都是很好的德育材料。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邓稼先》除了要求学生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更要挖掘、感受人物身上的凝聚力,传播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定了德育目标,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2.2 坚持情感陶冶,注重潜移默化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课文往往就是高超的写作技巧与强大的思想感召的结合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教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例如,讲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一文时,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当时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向学生明确指出,为写景而写景的作品是很少的,大都融进作者的思想感情。朱自清描写荷塘和月色之美是“表”,而阐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忧愁才是“里”。他是借景消愁,在他心里缠绕着忧国的崇高情感。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3 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德育素养
  语文教材的课文毕竟只有几十篇,仅靠它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拓展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同时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英雄、名人的事迹,如保尔柯察金、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陈景润等,并经常开展“读书课”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名著,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相互交换书籍,以此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德育教育也在名著导读、人物赏析中深入开展起来。
  2.4积累名言名句,培养崇高理想
  在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教师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屈原的《国殇》,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还要让他们铭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一名句;理解屈原 “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和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恰当使用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马丁路德?金的名句:“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剌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的交响曲。”更是集中地体现了作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奉献自己一生的坚定信念。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无疑为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2.5 深挖德育因素,加强品德熏陶
  技校的语文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其中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科学家、文学家的杰出贡献,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还有如诗如画的锦绣江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厚炽烈的爱国思想,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建情感氛围,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对其情操进行陶冶。
  2.6 注重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可组织观看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优秀影视,开展书评、影评活动,用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去占领学生的课余生活,以提高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7教师为人师表,注意言传身教
  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教师如果在讲台上往地上吐一口痰,那么再怎么跟学生呼吁要讲卫生都无济于事;教师如果习惯了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那么再跟学生强调要注意交通安全无异于掌自己嘴巴;教师如果喜欢在开会时与他人聊天,又如何叫学生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专心听讲?而教师所作的符合道德准则、弘扬社会正气的行为,会让学生信服,甚至让学生感动。鉴于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尽量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笔者每次上下班,都要穿过学校门前的马路,人行横道并不在校门的正前方,而是往旁边偏了几米。不论自己有多急,笔者都会向旁边走几步到人行横道才过马路。即使在不会有学生看到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有社会公德心在驱使自己。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识只是实施教育的一个部分,教师本身的道德素质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社会文化道德的形象代言人,承载着社会的道德期望,这种道德期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教师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师要想育人先要育己,在当代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这种完整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愈发显得重要。 技工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本素质较差,德育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但是,无论是那种方式、方法,都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切不可牵强附会,公式化、程式化。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特别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有用之材,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李素敏.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科教学探索,2003(3).
  2 周立群.语文德育新理念[J].教坛纵横,20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改的前景十分光明,但老师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也存在一些困惑。本文从教师在课改实施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方面作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41-2    课程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我们只有通过课程改革,精
期刊
关键词:荀子;乐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9-2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劝学”精神,“人性本恶”的辨证主张,“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他的“移风易俗”、“入人化人”的音乐思想一道,给我们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及思想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荀
期刊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这突出地体现出其深刻的伦理向度。从科学发展的具体对象与涉及领域看,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主体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道德建设等多方面的伦理指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伦理向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812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浙江省在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入境游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英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从浙江省旅游景区周边基础设施如交通、餐饮和住宿,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旅行社运作模式等对旅游英语使用情况进行阐述,从景区使用旅游英语的普遍性、规范性和实用性方面分析浙江省旅游景区旅游英语现状,预测旅游英语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旅游;旅游英语;现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工作的现状,以大连市西岗区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为例,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弱势群体;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46-2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发展程度如何,都存在着弱势群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
期刊
摘 要:留守生是当前农村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给留守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影响。留守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留守学生的培优工作。  关键词:农村;留守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
期刊
关键词:思想教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43-2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知的过程。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些教师虽然在授课中能结合课文的中心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口语人才,中职英语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口语训练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4-3    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社会需要大量懂一定外语的专业技
期刊
摘 要:中职生旷课、早退、迟到等逃学现象相当普遍,厌学情绪突出,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中职教育难度大,学生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局面。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7-3    中职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通常其表现是心
期刊
摘 要:学生在写作时总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缺陷,从而影响了他们写作兴趣与写作质量。老师与其到课外寻找大量的资料来引导、指点,倒不如紧抓住手中的教材文本,利用好教材的示范作用,“授之以渔”。本文从立意、材料、语言、结构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从而使他们尽快提高写作质量。  关键词: 作文教学;写作弊病;化解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