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荀子;乐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9-2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劝学”精神,“人性本恶”的辨证主张,“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他的“移风易俗”、“入人化人”的音乐思想一道,给我们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及思想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荀子与孔子、孟子等民族精英们以其卓越的建树成就了光耀世人的5000年的中华文明。
学罢《荀子?乐论》,一直以来,大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下面,仅就《荀子?乐论》的现实意义做些许鄙浅的论说。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荀子?乐论》开篇即开宗明义,阐明了音乐乃“顺天天成”的道理,即说明音乐是依乎天理、顺乎自然的艺术样式,音乐的产生源于人这一“造物之最”的自然需要。音乐用以“表情达性”,音乐足以“怡情”,所谓“声乐乐人”也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天命(自然规律)不可违,《荀子?天论》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此之谓也!
“先王恶其乱也,制雅颂之声以导人”,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的这种“疏导”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看来是有其科学的依据,即便
是在今天看来也突显出其合理性与其科学性。其实,何止是音乐,从上古“鲧禹治水”到今天的治国安邦,无不需要这种顺民心、合民意的“疏导”的方法。目前,我国不是正在讲求依法行政吗,这样说来,《荀子?乐论》正可以用做开班的第一课。
今天,充斥音像市场的都是什么呢?毋庸讳言,当今音像市场的现状是鱼目混珠、鱼龙混杂。信手拿起几张青年学生痴迷的碟片,真个是沉沉成风的歌舞,泛滥成灾的俗音邪乐。
那些“摩登艺术”的传唱者大多是那些懵懂的年轻人甚或是不更事的孩童,而这些被大街小巷摇头晃脑传唱着的劲暴、精彩、大热的曲子对那些年轻而稚嫩的心灵的浸渍及腐蚀的程度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客观地讲,虽不能将这些粗俗的“声乐制品”统之为“淫声”,但至少是些格调不昂扬、缺乏奋进进取精神的品种。这些情调不高的“产品”就是腐蚀麻醉品,对成人、对君子尚且软化其骨髓、消磨其意志;未成年人长期地哼唱会上瘾、会陶醉、会痴迷,最终达到难以自拔的程度。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千百年经验的总结,耳濡目染之下,能作怀不乱、“出淤泥而不染”者能为数几何呢?更有多少青少年不宜的声乐制品在青少年间传唱、传看、传染啊!而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可以想象,这样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祖国建设者能把未来的世界建设成什么样子。有人说当前的中国人最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信仰,更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令人想起几十年前鲁迅先生的呐喊:救救孩子!是啊,我们都应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哪怕是最菲薄的工作也好啊。救救孩子!救救社会!
荀子曰:“礼乐废而邪音起,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使夷俗邪音不乱正雅,”“乐肃则民齐而天下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墙固,百姓安其处而乐其乡”,既然我们知道音乐等艺术形式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巨大作用,我们就不能像墨子那样视声乐艺术如洪水猛兽而推行“壅塞”式的“非乐”政策。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用声乐等高雅的艺术形式占有文化阵地,以期达到扶正压邪、移风易俗的最终目的。
其实,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一直关注着音乐的教化作用,至圣先师孔子教育我们“乐节礼乐”,从听雅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典故中可知孔子是“韶乐”、是“阳春白雪”的最知音的鉴赏家,更是身体力行“耳不听淫声”的光辉典范。亚圣孟子则给人们揭示了“与人乐乐”、“与众乐乐”、“与民同乐”的真理。从《论语》、《孟子》到《乐经》、《礼记》,“四书”、“五经”、“六艺”之中,关于“声乐乐人”的阐述比比皆是。白居易的一曲《琵琶行》将千古“情声”推向高潮;刘鹗《老残游记》中“白妞”的演唱更是给每一位观众、听众与读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当代有关正音正乐的佳话更是不胜枚举,最难忘那家家户户由衷传唱的“红太阳”乐曲,那昂扬奋进的思想主题影响了几代人,许多高亢嘹亮的而深情的曲段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乐章。后来,就有了春节联欢会,《难忘今宵》、《一封家书》、《常回家看看》等等成了亿万中华儿女竞相传唱的“同一首歌”。
我们不缺少华实一致、文情并茂的艺术,关键在乎弘扬与倡导。“乐乱则礼废,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这是符合占有理论之基本原理的。我们绝不允许卑俗淫邪的“郑卫之音”来销熔青少年以及所有国人的健康的肌体;我们有责任以时代气息浓郁的“正乐正声”来占领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文化阵地。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形成我们东方巨龙应有的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9-2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劝学”精神,“人性本恶”的辨证主张,“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他的“移风易俗”、“入人化人”的音乐思想一道,给我们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及思想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荀子与孔子、孟子等民族精英们以其卓越的建树成就了光耀世人的5000年的中华文明。
学罢《荀子?乐论》,一直以来,大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下面,仅就《荀子?乐论》的现实意义做些许鄙浅的论说。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荀子?乐论》开篇即开宗明义,阐明了音乐乃“顺天天成”的道理,即说明音乐是依乎天理、顺乎自然的艺术样式,音乐的产生源于人这一“造物之最”的自然需要。音乐用以“表情达性”,音乐足以“怡情”,所谓“声乐乐人”也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天命(自然规律)不可违,《荀子?天论》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此之谓也!
“先王恶其乱也,制雅颂之声以导人”,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的这种“疏导”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看来是有其科学的依据,即便
是在今天看来也突显出其合理性与其科学性。其实,何止是音乐,从上古“鲧禹治水”到今天的治国安邦,无不需要这种顺民心、合民意的“疏导”的方法。目前,我国不是正在讲求依法行政吗,这样说来,《荀子?乐论》正可以用做开班的第一课。
今天,充斥音像市场的都是什么呢?毋庸讳言,当今音像市场的现状是鱼目混珠、鱼龙混杂。信手拿起几张青年学生痴迷的碟片,真个是沉沉成风的歌舞,泛滥成灾的俗音邪乐。
那些“摩登艺术”的传唱者大多是那些懵懂的年轻人甚或是不更事的孩童,而这些被大街小巷摇头晃脑传唱着的劲暴、精彩、大热的曲子对那些年轻而稚嫩的心灵的浸渍及腐蚀的程度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客观地讲,虽不能将这些粗俗的“声乐制品”统之为“淫声”,但至少是些格调不昂扬、缺乏奋进进取精神的品种。这些情调不高的“产品”就是腐蚀麻醉品,对成人、对君子尚且软化其骨髓、消磨其意志;未成年人长期地哼唱会上瘾、会陶醉、会痴迷,最终达到难以自拔的程度。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千百年经验的总结,耳濡目染之下,能作怀不乱、“出淤泥而不染”者能为数几何呢?更有多少青少年不宜的声乐制品在青少年间传唱、传看、传染啊!而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可以想象,这样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祖国建设者能把未来的世界建设成什么样子。有人说当前的中国人最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信仰,更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令人想起几十年前鲁迅先生的呐喊:救救孩子!是啊,我们都应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哪怕是最菲薄的工作也好啊。救救孩子!救救社会!
荀子曰:“礼乐废而邪音起,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使夷俗邪音不乱正雅,”“乐肃则民齐而天下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墙固,百姓安其处而乐其乡”,既然我们知道音乐等艺术形式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巨大作用,我们就不能像墨子那样视声乐艺术如洪水猛兽而推行“壅塞”式的“非乐”政策。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用声乐等高雅的艺术形式占有文化阵地,以期达到扶正压邪、移风易俗的最终目的。
其实,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一直关注着音乐的教化作用,至圣先师孔子教育我们“乐节礼乐”,从听雅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典故中可知孔子是“韶乐”、是“阳春白雪”的最知音的鉴赏家,更是身体力行“耳不听淫声”的光辉典范。亚圣孟子则给人们揭示了“与人乐乐”、“与众乐乐”、“与民同乐”的真理。从《论语》、《孟子》到《乐经》、《礼记》,“四书”、“五经”、“六艺”之中,关于“声乐乐人”的阐述比比皆是。白居易的一曲《琵琶行》将千古“情声”推向高潮;刘鹗《老残游记》中“白妞”的演唱更是给每一位观众、听众与读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当代有关正音正乐的佳话更是不胜枚举,最难忘那家家户户由衷传唱的“红太阳”乐曲,那昂扬奋进的思想主题影响了几代人,许多高亢嘹亮的而深情的曲段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乐章。后来,就有了春节联欢会,《难忘今宵》、《一封家书》、《常回家看看》等等成了亿万中华儿女竞相传唱的“同一首歌”。
我们不缺少华实一致、文情并茂的艺术,关键在乎弘扬与倡导。“乐乱则礼废,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这是符合占有理论之基本原理的。我们绝不允许卑俗淫邪的“郑卫之音”来销熔青少年以及所有国人的健康的肌体;我们有责任以时代气息浓郁的“正乐正声”来占领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文化阵地。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形成我们东方巨龙应有的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