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孩子如何做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多优秀的传统美德需要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弘扬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需要教师多做功课,让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落实到每节课中。为此,我们应该研究学生的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掘适合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资源,选择学生能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将传统美德根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美德;教育教学
1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很多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传统美德,比如,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刻苦努力,诚实守信,勤劳淳朴等。而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保护,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致使一些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他们身上传统美德正在逐渐淡化,具体表现为:(1)不文明行为增多,社会公德心下降。在公共场所,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尊老爱幼,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时有发生。(2)懒惰思想严重。(3)過于依赖父母,没有远大志向,贪图享乐,不想付出,只想坐享其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反映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
2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措施
2.1挖掘典型人物形象
许多历史名人故事每时每刻在感动着我们,有的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不惜以身殉国。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讲述了黄继光在执行任务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震撼人心的事例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铁杵磨针、凿壁偷光等刻苦学习的传统故事都能激励学生勤奋读书;而黄香温席和子路借米的故事更能体现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故事让孩子们熟知,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寻找榜样让他们去学习,他们学起来会更容易,效果也会更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这样的典型人物有许多。教师要把握住每一个让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将雷锋身上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雷锋身上的美德正是现在大部分独生子女所缺乏的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用雷锋的感人事迹,树立雷锋的形象,去引导学生为集体,为他人献爱心。《王二小》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为了集体、为了国家只身和敌人周旋,最后英勇牺牲。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危急情境,感受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时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2.2捕捉感动人心的场景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场景,这些正是传统美德教育的落脚点。我们可以将学生代入这样的场景中,引发学生深深地思考,课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如,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讲述了父亲母亲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懂得了要学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凸显了语文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搭石》一课截取了生活中几个非常常见又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了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我们。在教学《搭石》一课时,可以采用认识平凡的事物、体会动人的场景、学习传统的美德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美、发现美、升华美,体会到生活中的各种美。
2.3渗透古代文化
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古代文化教学内容。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类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让学生查找一些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在查找过程中学生又从不同方面了解祖国的美好,从而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新三字经》中有孔融让梨等关于美好品质的故事。这些故事深受学生喜欢,并且从中学会了刻苦、勤奋、谦让,这些可贵的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2.4搭建学生活动平台,注重体验
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对学生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充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创造与时俱进,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势在必行。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背诵《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三字经》(节选)、《论语》、《弟子规》、《笠翁对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等,使其明白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教师是有声教材,教师可以先范读,再利用课堂,师生一起引吭诵读,充分展示经典诗文的铿锵高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和波澜壮阔,师生共同沉浸在经典文学展示的浓烈、深刻、洒脱的文化氛围中。让历史先贤弘扬的真善美,浸润我们日益贫乏空虚的心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李少白的《中华少年》等经典诗文,文句本身就节奏感强,读来铿锵悦耳,在有感情的朗读、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比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致。
3结束语
小学语文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依相伴,是重要的德育阵地。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无私无畏;感受到勤劳淳朴的美好;感受到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感受到祖国前沿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传统美德扎根于学生心中,并落实到行动中。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美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充分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国娟. 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及渗透[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9):86.
朱怀艳. 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592.
黄玉凤. 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5):322-323.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美德;教育教学
1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很多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传统美德,比如,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刻苦努力,诚实守信,勤劳淳朴等。而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保护,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致使一些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他们身上传统美德正在逐渐淡化,具体表现为:(1)不文明行为增多,社会公德心下降。在公共场所,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尊老爱幼,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时有发生。(2)懒惰思想严重。(3)過于依赖父母,没有远大志向,贪图享乐,不想付出,只想坐享其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反映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
2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措施
2.1挖掘典型人物形象
许多历史名人故事每时每刻在感动着我们,有的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不惜以身殉国。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讲述了黄继光在执行任务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震撼人心的事例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铁杵磨针、凿壁偷光等刻苦学习的传统故事都能激励学生勤奋读书;而黄香温席和子路借米的故事更能体现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故事让孩子们熟知,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寻找榜样让他们去学习,他们学起来会更容易,效果也会更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这样的典型人物有许多。教师要把握住每一个让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将雷锋身上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雷锋身上的美德正是现在大部分独生子女所缺乏的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用雷锋的感人事迹,树立雷锋的形象,去引导学生为集体,为他人献爱心。《王二小》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为了集体、为了国家只身和敌人周旋,最后英勇牺牲。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危急情境,感受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时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2.2捕捉感动人心的场景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场景,这些正是传统美德教育的落脚点。我们可以将学生代入这样的场景中,引发学生深深地思考,课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如,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讲述了父亲母亲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懂得了要学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凸显了语文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搭石》一课截取了生活中几个非常常见又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了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我们。在教学《搭石》一课时,可以采用认识平凡的事物、体会动人的场景、学习传统的美德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美、发现美、升华美,体会到生活中的各种美。
2.3渗透古代文化
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古代文化教学内容。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类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让学生查找一些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在查找过程中学生又从不同方面了解祖国的美好,从而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新三字经》中有孔融让梨等关于美好品质的故事。这些故事深受学生喜欢,并且从中学会了刻苦、勤奋、谦让,这些可贵的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2.4搭建学生活动平台,注重体验
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对学生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充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创造与时俱进,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势在必行。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背诵《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三字经》(节选)、《论语》、《弟子规》、《笠翁对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等,使其明白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教师是有声教材,教师可以先范读,再利用课堂,师生一起引吭诵读,充分展示经典诗文的铿锵高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和波澜壮阔,师生共同沉浸在经典文学展示的浓烈、深刻、洒脱的文化氛围中。让历史先贤弘扬的真善美,浸润我们日益贫乏空虚的心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李少白的《中华少年》等经典诗文,文句本身就节奏感强,读来铿锵悦耳,在有感情的朗读、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比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致。
3结束语
小学语文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依相伴,是重要的德育阵地。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无私无畏;感受到勤劳淳朴的美好;感受到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感受到祖国前沿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传统美德扎根于学生心中,并落实到行动中。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美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充分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国娟. 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及渗透[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9):86.
朱怀艳. 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592.
黄玉凤. 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5):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