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设计教学方案上,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则是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的验证。
【关键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就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心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去,增强其兴趣,调动起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备课标: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2.备教材:
备教材主要是指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只有凭借教材才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老师在写教案之前,应先静下心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勾词句、作批注。接下来,再认真钻研教学参考书,了解本课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弄清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为了备课更充分,还需上网或用其它方式查相关的补充资料,这样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更透彻。然后,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3.备学生:
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而教材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重要的材料,教师就要在二者之间发挥媒介的作用,不断的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力求用最少的时间,花费较少的力气完成学习任务。相对教材来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原则,较好地掌握目前学生的一些基本状况,只有研究和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成功地教学的目的。
4.备过程:
备过程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它是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特点。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序,合乎逻辑,合乎学生的实际。
具体步骤如下:
4.1导入。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导入呢?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段精彩的语句,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个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教法。教法应深入浅出。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照搬模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3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舍得花时间保证学生的参与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探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他们自学、讨论、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真正地融入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魅力。
4.4板书。板书要简明、直观。板书设计没有定法却有规可循,即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内容简明,布局合理,便于总结,紧密结合教材。
4.5教具准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4.6练习。练习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明确训练重点。设计要适宜合理,练习量要适中,能够促进思考、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練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阮明,《当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5期.
[3]张里平,《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2期.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就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心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去,增强其兴趣,调动起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备课标: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2.备教材:
备教材主要是指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只有凭借教材才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老师在写教案之前,应先静下心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勾词句、作批注。接下来,再认真钻研教学参考书,了解本课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弄清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为了备课更充分,还需上网或用其它方式查相关的补充资料,这样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更透彻。然后,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3.备学生:
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而教材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重要的材料,教师就要在二者之间发挥媒介的作用,不断的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力求用最少的时间,花费较少的力气完成学习任务。相对教材来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原则,较好地掌握目前学生的一些基本状况,只有研究和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成功地教学的目的。
4.备过程:
备过程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它是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特点。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序,合乎逻辑,合乎学生的实际。
具体步骤如下:
4.1导入。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导入呢?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段精彩的语句,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个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教法。教法应深入浅出。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照搬模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3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舍得花时间保证学生的参与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探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他们自学、讨论、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真正地融入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魅力。
4.4板书。板书要简明、直观。板书设计没有定法却有规可循,即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内容简明,布局合理,便于总结,紧密结合教材。
4.5教具准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4.6练习。练习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明确训练重点。设计要适宜合理,练习量要适中,能够促进思考、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練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阮明,《当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5期.
[3]张里平,《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2期.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