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条要求”,充分体现了扭转当前社会关注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的坚决态度,对下一步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各地区和基层学校减负增质工作,具有很强的方向指导性。
导向鲜明
“十条要求”字里行间体现了对当前减负增质、作业管理工作的理性认识、深入研究和系统思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导向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是导向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点从创新作业类型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它不但指出作业有书面作业,而且还包括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另外,还要探索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这些都体现了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
导向规范办学。“十条要求”把作业纳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学校要将作业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特别创新性提出,学校要在学期初对作业进行全面规划,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布置作业的时间总量和类型、教师批改反馈作业方式、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都有明确要求。通过这些要求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校内减负的落实。
导向提高质量。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要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根本,不要把减轻作业负担和提高质量形成一个对立面。“十条要求”中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发挥好作业育人的功能。同时,要求学校要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引导教师通过专业的发展,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
科学减负
“十条要求”没有采取简单、硬性规定作业数量、时间的思维方式,而是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体现了中小学作业减负工作的科学性。
尊重教学规律。“十条要求”明确指出,作业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肯定了作业存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现了作业设计的专业性与科学性,防止了作业管理的随意性。
尊重教育常识。“十条要求”体现了教育常识,合理地提出作业管理要求,如一二年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在校内可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在校内“基本完成”;初中作业控制在90分钟以内,在校内“大部分”完成。这些要求体现了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学习时间问题,以及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没有把完成作业的要求一刀切、绝对化。
尊重学生差异。“十条要求”多处指出,在作业的类型上要鼓励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的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方面,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根据学情精选作业,合理安排数量。在批改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特别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这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把尊重学生、尊重差异的理念落实在作业管理中。
综合治理
如何更好地把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下去,切实收到减负增质的成效?“十条要求”以系统思维鲜明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和思路。
校内校外要协同。在作业的管理、设计、布置、批改上,不只给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特别给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而且把禁止留作业作为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以避免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目前,造成学生作业负担重,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学科类培训班,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有密切关系。因此,只有校内校外同时减负,才有利于教育生态的恢复。
学校家庭协同。“十条要求”中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家长的责任定位,指出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督促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是家长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行政教研协同。教育行政的作用体现在作业管理的规划、评价、督导上,同时教研部门被纳入减负提质、作业研究的工作中。“十条要求”指出,教研机构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与指导。因此,教研部门一方面要把教学研究的视角延伸到作业领域,另一方面有责任对广大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与指导,以助力校本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
好政策需要好的实践转化,基层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落实?第一,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焕发自身办学活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作业管理改革作为具体抓手,创新机制,系统解决作业、手机、睡眠、视力等问题,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深化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学校要加强家校共育研究,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家校关系,凝聚家长力量,指导家庭教育,服务家长学生。
(作者系北京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摘编:人民网2021年4月25日
网址:http://edu.people.com.cn/n1/2021/ 0425/c1006-32087589.html
(2021年4月30日)
(编辑 耿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