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校各学科都参与了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中外教育界对于“探究”有很多表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指的就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学科内容,从而在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带给学生的学习收益与在基础课程上获得的学习收益是有区别的。
一、探究学习不同于基础课程课堂学习的学生收益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收益。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基础课程很难获得的一些体验和收益。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课学习中,究竟可以给予学生哪些不同于基础课程课堂学习的学习收益呢?在进行《怎样“花”零用钱》的探究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更容易获得以下这些收益。
1. 自主习得知识,形成个人观点
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探究课程,知识的习得都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自主习得知识,从而形成个人观点。比如: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观点是《怎样“花”零用钱》的教学目标之一。勤俭节约的道理学生基本都懂,但是他们在内心是否认同并且能践行呢?这取决于勤俭节约是否已经成为他们个人的观点并形成内驱力。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的个人观点的形成也就是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在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及相应信念基础上建构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但是往往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充分地去体验,建构。四周的探究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调查、分析数据、寻找资料等探究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观点。
2. 拓宽原有视野,充实知识结构
基础课程的知识构成来自于教材,教师在授课时总希望给予学生更多知识,但往往苦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探究课给了我们充实学生知识结构的机会。有些知识虽然并不能够直接为学生带来好的考试成绩,但是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是有益的。比如,在《怎样“花”零用钱》探究中,学生形成的理财观念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作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我们中的很多人理财能力相当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学校教育中,基础课程的教材中几乎不涉及理财教育。而这种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学生成长道路上必备的能力之一。我校位处联洋国际社区,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优越,因而大多有一定数额的可支配零用钱,通过探究合理地使用零用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理财观念。
3. 了解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技能
很多研究都表明,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很类似。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探究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怎样“花”零用钱》的实践,学生首先初步了解了怎样去探究:学着确定探究主题,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尝试形成观点或对已有结论做出评价。其次,初步掌握一些技能,如设计和制定探究方案、制作问卷、用图表来显示数据,还有与人沟通、合作等。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获得预期学习收益
探究学习区别于基础课程学习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探究课尤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才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整个探究过程,并将自己探究过程的角色定位为“协助者”、“指导者”。那么,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预期的学习收益呢?
1. 了解学生起点,形成小组探究主题
探究的开始,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找准学生的起点,才能激发问题意识,从而形成小组探究主题。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呢?学生认知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经验,它和学生的背景、兴趣、知识结构等成长要素相关。在《怎样“花”零用钱》的探究中,学生的认知起点就是学生究竟对什么产生想探究的意愿。正确把握这个起点才能开展有效的探究从而确保学生获得学习收益。了解学生认知起点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师生攀谈等方式。
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你怎么看待零用钱?” “对于零用钱的使用,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了解了学生认知起点,并根据这些起点形成了4个小组的探究主题。第一组:我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第二组:零用钱的来源和数额;第三组:大人们是怎么看待我们花零用钱的;第四组:零用钱可以怎么花。
在“零花钱”这个问题上,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经验。不过他们的经验局限于自身有限的实践基础,往往无法对这个问题做客观及完整的检验。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经验融入到探究教学中,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论证方法。
2. 指导、协助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确定了每组的探究主题后,学生首先面临的就是探究方案的制定。这个探究方案决定着整个探究过程是否可以顺利进行。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聆听学生的想法,给予指导。比如:“我们的零用钱花到哪里去了”小组的探究方案中制定了:探究背景、探究目标、探究内容、探究活动过程、探究方法。在探究方法中,学生提出和其他组一样用问卷来了解本年级同学零用钱的普遍用途,然后用图表显示,然后分析这些用途的利弊。我在这个小组讨论时,建议他们用更为具体的数据来显示零用钱的消费情况。于是,一个学生想到了本组成员每人记录自己的一个月的零用钱账单,然后制作成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这种“晒账单”的做法显然更为直观。
在收集资料、分析数据阶段,学生容易遇到以下问题:首先,怎么收集到为研究问题所用的数据。我建议他们使用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网络查询等方法;其次,如何呈现这些资料。我建议他们通过制作图表、形成个案等进行分析。知道了具体方法后,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工,全员参与探究实践。这个过程,最需要学生的通力合作。设计怎样的问卷等采集数据的方法关系到后面的数据分析,用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些数据又关系到学生分析以及形成怎样的结论。比如:“晒账单”就可以很直观地进行分析,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说出区分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哪里,然后给出建议。
在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不要主观地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渐渐会形成自己对本组选题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适时引导而不是告知他们“你们的结论应该是什么”。比如:对“晒账单” 的分析,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学生在花钱上应该养成节约的习惯,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乱花钱的行为,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给孩子零用钱。其二,指导学生做好结论的汇报工作。在他们汇报的PPT上应该呈现: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探究问题);是谁做的(小组成员——负责人、组员是谁?);为什么要做(探究问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怎样做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呈现数据的分析);做得怎样(探究的结果);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大家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大家交流)。通过汇报,完整再现本组探究过程以及表达本组的观点。
思想政治课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承载着培育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责任。价值观作为一种内驱力,并不是仅靠课堂知识的传授就可以形成的。通过探究式的教学,在体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认同、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一生受益的。
一、探究学习不同于基础课程课堂学习的学生收益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收益。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基础课程很难获得的一些体验和收益。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课学习中,究竟可以给予学生哪些不同于基础课程课堂学习的学习收益呢?在进行《怎样“花”零用钱》的探究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更容易获得以下这些收益。
1. 自主习得知识,形成个人观点
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探究课程,知识的习得都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自主习得知识,从而形成个人观点。比如: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观点是《怎样“花”零用钱》的教学目标之一。勤俭节约的道理学生基本都懂,但是他们在内心是否认同并且能践行呢?这取决于勤俭节约是否已经成为他们个人的观点并形成内驱力。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的个人观点的形成也就是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在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及相应信念基础上建构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但是往往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充分地去体验,建构。四周的探究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调查、分析数据、寻找资料等探究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观点。
2. 拓宽原有视野,充实知识结构
基础课程的知识构成来自于教材,教师在授课时总希望给予学生更多知识,但往往苦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探究课给了我们充实学生知识结构的机会。有些知识虽然并不能够直接为学生带来好的考试成绩,但是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是有益的。比如,在《怎样“花”零用钱》探究中,学生形成的理财观念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作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我们中的很多人理财能力相当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学校教育中,基础课程的教材中几乎不涉及理财教育。而这种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学生成长道路上必备的能力之一。我校位处联洋国际社区,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优越,因而大多有一定数额的可支配零用钱,通过探究合理地使用零用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理财观念。
3. 了解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技能
很多研究都表明,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很类似。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探究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怎样“花”零用钱》的实践,学生首先初步了解了怎样去探究:学着确定探究主题,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尝试形成观点或对已有结论做出评价。其次,初步掌握一些技能,如设计和制定探究方案、制作问卷、用图表来显示数据,还有与人沟通、合作等。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获得预期学习收益
探究学习区别于基础课程学习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探究课尤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才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整个探究过程,并将自己探究过程的角色定位为“协助者”、“指导者”。那么,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预期的学习收益呢?
1. 了解学生起点,形成小组探究主题
探究的开始,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找准学生的起点,才能激发问题意识,从而形成小组探究主题。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呢?学生认知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经验,它和学生的背景、兴趣、知识结构等成长要素相关。在《怎样“花”零用钱》的探究中,学生的认知起点就是学生究竟对什么产生想探究的意愿。正确把握这个起点才能开展有效的探究从而确保学生获得学习收益。了解学生认知起点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师生攀谈等方式。
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你怎么看待零用钱?” “对于零用钱的使用,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了解了学生认知起点,并根据这些起点形成了4个小组的探究主题。第一组:我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第二组:零用钱的来源和数额;第三组:大人们是怎么看待我们花零用钱的;第四组:零用钱可以怎么花。
在“零花钱”这个问题上,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经验。不过他们的经验局限于自身有限的实践基础,往往无法对这个问题做客观及完整的检验。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经验融入到探究教学中,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论证方法。
2. 指导、协助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确定了每组的探究主题后,学生首先面临的就是探究方案的制定。这个探究方案决定着整个探究过程是否可以顺利进行。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聆听学生的想法,给予指导。比如:“我们的零用钱花到哪里去了”小组的探究方案中制定了:探究背景、探究目标、探究内容、探究活动过程、探究方法。在探究方法中,学生提出和其他组一样用问卷来了解本年级同学零用钱的普遍用途,然后用图表显示,然后分析这些用途的利弊。我在这个小组讨论时,建议他们用更为具体的数据来显示零用钱的消费情况。于是,一个学生想到了本组成员每人记录自己的一个月的零用钱账单,然后制作成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这种“晒账单”的做法显然更为直观。
在收集资料、分析数据阶段,学生容易遇到以下问题:首先,怎么收集到为研究问题所用的数据。我建议他们使用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网络查询等方法;其次,如何呈现这些资料。我建议他们通过制作图表、形成个案等进行分析。知道了具体方法后,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工,全员参与探究实践。这个过程,最需要学生的通力合作。设计怎样的问卷等采集数据的方法关系到后面的数据分析,用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些数据又关系到学生分析以及形成怎样的结论。比如:“晒账单”就可以很直观地进行分析,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说出区分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哪里,然后给出建议。
在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不要主观地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渐渐会形成自己对本组选题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适时引导而不是告知他们“你们的结论应该是什么”。比如:对“晒账单” 的分析,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学生在花钱上应该养成节约的习惯,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乱花钱的行为,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给孩子零用钱。其二,指导学生做好结论的汇报工作。在他们汇报的PPT上应该呈现: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探究问题);是谁做的(小组成员——负责人、组员是谁?);为什么要做(探究问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怎样做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呈现数据的分析);做得怎样(探究的结果);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大家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大家交流)。通过汇报,完整再现本组探究过程以及表达本组的观点。
思想政治课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承载着培育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责任。价值观作为一种内驱力,并不是仅靠课堂知识的传授就可以形成的。通过探究式的教学,在体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认同、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一生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