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的中考,在半命题作文中,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闭塞,补题缺乏创新,拟题宽泛,难以下笔,补词随意,因而要写好半命题作文,必须先补好题,做到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要切中题旨文意,要力求创意新颖,要正中自己的生活贮存,把半命题变为自己易于发挥的命题。正因为如此,要想在半命题作文中获取高分,就必须掌握一些半命题作文构思与写作的技巧。
【关键词】半命题作文;补题;方法
半命题作文以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各地中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因而写好半命题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补题又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且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与好坏。但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拟题宽泛,难以下笔,补词随意。那么,如何才能补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主张。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写作半命题作文要注意琢磨题目中“提示语”。它不仅暗示了写作的范围而且有利于打开选题的思路,因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以利于正确定向下笔,千万不能仓促草率。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同学们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二是文体的要求。有一些半命题作文确定了文体,比如《小议___》,显然是议论文,但更多的题目则是不同的补题有了不同的文体,因此,同学们要在文体定向的前提下选择补题内容。就《我找回了___》而言,补题的内容体现为名词,文体应该是以记叙文为主。
2.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题式命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描,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例如:《___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的生理学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中的良种兔,种植物中的新瓜种,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的反映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___》,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应当仔细琢磨了。这里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有优劣:《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如果在写半命题作文时,连补题都远离题旨,那无疑是失败的,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此,应要求学生切记: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3.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构思,在符合要求,切中要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让人读后为之一震。这就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_之中》的半命题,有以下填题,试作比较: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腊;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___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而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层含义,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获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4.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贮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___》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确贮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努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会3000米赛跑中体力不支落伍,是班上的啦啦队热情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5.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违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___》,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虚伪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构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填题构思应当谨慎: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总之,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同学们的自由选择,对同学们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这种题型将有力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扩展,有利于同学们尽情地写出自己感人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这与命题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一旦题目补充完整,实际上它就变成一道命题作文,写作的策略也就与命题作文一样了。
因此写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另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使自己容易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所在,也是作文取得高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2] 《创新作文训练》 课堂内外杂志社 2004年版
[3] 《作文成功之路》 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 2002年版
收稿日期:2014-01-02
【关键词】半命题作文;补题;方法
半命题作文以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各地中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因而写好半命题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补题又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且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与好坏。但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拟题宽泛,难以下笔,补词随意。那么,如何才能补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主张。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写作半命题作文要注意琢磨题目中“提示语”。它不仅暗示了写作的范围而且有利于打开选题的思路,因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以利于正确定向下笔,千万不能仓促草率。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同学们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二是文体的要求。有一些半命题作文确定了文体,比如《小议___》,显然是议论文,但更多的题目则是不同的补题有了不同的文体,因此,同学们要在文体定向的前提下选择补题内容。就《我找回了___》而言,补题的内容体现为名词,文体应该是以记叙文为主。
2.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题式命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描,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例如:《___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的生理学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中的良种兔,种植物中的新瓜种,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的反映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___》,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应当仔细琢磨了。这里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有优劣:《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如果在写半命题作文时,连补题都远离题旨,那无疑是失败的,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此,应要求学生切记: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3.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构思,在符合要求,切中要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让人读后为之一震。这就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_之中》的半命题,有以下填题,试作比较: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腊;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___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而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层含义,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获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4.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贮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___》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确贮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努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会3000米赛跑中体力不支落伍,是班上的啦啦队热情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5.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违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___》,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虚伪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构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填题构思应当谨慎: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总之,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同学们的自由选择,对同学们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这种题型将有力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扩展,有利于同学们尽情地写出自己感人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这与命题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一旦题目补充完整,实际上它就变成一道命题作文,写作的策略也就与命题作文一样了。
因此写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另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使自己容易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所在,也是作文取得高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2] 《创新作文训练》 课堂内外杂志社 2004年版
[3] 《作文成功之路》 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 2002年版
收稿日期: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