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什么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见的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三种。其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临床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禁忌证。比如,全身麻醉对心血管和肝、肾等器官具有一定影响,不适合心血管、肝肾等部位有严重病变的患者。而椎管内麻醉则不适合存在严重腰椎外伤或疾患以及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而局部麻醉的另一种操作方式——神经阻滞麻醉的风险性在于进行麻醉穿刺容易误伤周围神经。随着医学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将超声技术与麻醉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正式诞生,使神经阻滞麻醉实现了可视化,避免了麻醉穿刺时的“盲人摸象”状态,基本无须担心针头会误伤神经,使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什么是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一种将临床麻醉技术与超声手段相结合的新型麻醉方式,属于局部麻醉的范畴,具有副作用小、对身体机能产生的干扰小、麻醉效果精准、适应证广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良好替代品。过去部分患者存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影響手术的进展。而现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以帮助这些患者突破麻醉的禁区,对于患者来说是福音。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无须进行术前的禁食禁饮,比较适合急诊手术,避免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如术后头晕、头痛、呕吐及恢复较慢等,可以缩短患者术后的康复周期,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的诊疗价值


  超声扫描能准确定位患者神经组织,使用超声扫描锁骨上、臂丛神经,在穿刺、入药上能显示清晰的图像。超声引导下穿刺腰大肌间隙穿刺阻滞,并利用CT验证穿刺位置是否存在偏差,检查显示偏差只有3mm。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也能提升医师的操作成功率,在超声引导下展开锁骨上及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临床麻醉工作的有效率为100%,在超声引导下,麻醉起效快,根据患者麻醉位置,可适当减少麻醉药物量,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适用于哪些手术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通常适用于四肢、肩部、体壁等部位相关的手术。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超声的引导下通过可视化的状态将局麻药物注射在患者的神经干、丛、节的周围,使外周神经的传导暂时遭到封闭,从而达到术中的无痛状态。根据麻醉部位的不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臂丛麻醉。臂丛麻醉适用于上臂、肩部等部位的手术。
  2.颈丛麻醉。颈丛麻醉适用于颈部手术。特别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由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手术医师可以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随时判断是否误伤患者的喉返神经,因此其安全性高于全身麻醉。
  3.上肢神经阻滞。上肢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臂和手部手术。
  4.下肢神经阻滞。下肢神经阻滞适用于下肢手术。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需要由B超医生对患者的麻醉穿刺部位进行探测,并由麻醉医师在B超影像下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浸润麻醉,然后开展穿刺,注入局麻药物。等局麻药物起效后即可进行手术。对于年龄较小而不能配合穿刺的患儿,医生可以在静脉短效全麻的辅助下进行穿刺操作。
  总之,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扩大了局部麻醉的运用范围,减少了临床麻醉的禁忌证,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乐至县石湍镇中心卫生院)
其他文献
笔者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利用室内课桌椅来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和方法。该方法充分运用室内桌椅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巧妙地解决了室内空间小而学生多的矛盾。以下是笔者所研究的部分内容和方法,现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室内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一、利用课桌椅发展柔韧素质  1.压肩  方法:双脚并拢站立在课桌前,弯腰,手臂向前伸直放在课
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而基层学校针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的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导致教师出现运动技能下降、教研能力缺失、学科知识不足、专业纵深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体育需求。对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深入剖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的现实情况下,采取“四并重”的措施,有效提升了集体备课效果,进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做好技能与体能并重,夯实教师专项运动技
一、“居家运动”运动负荷会判断  它主要体现在运动负荷的掌握上。“居家运动”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比较简便的办法就是测试心率指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桡动脉或颈动脉测试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测试10s的心率然后乘以6),并把判断心率大小的标准告诉学生:心率反应在120次/分以下的,运动负荷为小;在120~150次/分的,运动负荷为中等;在150~180次/分或在180次/分以上的,运动负
近年来,模拟上课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运用于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类教研交流评比活动中。然而,笔者发现近年来体育教师在模拟上课中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和模拟上课的正常发挥。为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客观认识模拟上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改进措施提升模拟上课的水平。  一、模拟上课的认识与定位  问题1:“背台词”,将模拟上课视作课堂外的单独活动  模拟上课是
3月8日,初春的重庆南开中学草木茵茵,令人神清气爽。在学校的排球场,一节别样的排球教学课不仅让选修排球的学生期待了很久,还吸引了100多名重庆市各区县的体育教师前来观摩。响亮的嗓门、脸上一直挂着的微笑、专业生动的技术技能讲解,授课的排球教师“hold 住了全场”。讲课的教师名叫张娜,她是天津南开中学副校长,曾经的女排国家队队员、雅典奥运会冠军获得者。  2016年,重庆南开中学被重庆市教委立项为普
再备课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抓手。再备课是基于前一次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备课,这样的备课可能是对前一次备课的完善,也可能是对原教案的否定而重新思考再备课。笔者通过与区域内教师了解发现大多数学校对再备课不够重视,造成再备课的教案修改得少,教学实施时起不到应有的预设和指导作用。因此,针对再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去芜存菁,多管齐下,提高再备课质量。
一、案例背景  在体育教学中,某些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原因成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存在的共性是身体素质差、意志品质弱、怕吃苦又爱面子,因为他们常常不能完成动作,引发其他学生对他们嘲笑,容易被体育教师将其边缘化。这种现象一旦恶性循环,会使他们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最终会导致他们不愿意上体育课。作为教师,应该特别关爱这些学困生,让他们在一次次努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微笑。
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都“宅”在了家里。要知道,人类的很多疾病在治愈过程中,都是自身的免疫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宅”在家里隔离了病毒,但不代表隔离了运动,在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均衡膳食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应进行有计划的居家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  一、居家体育锻炼的功能与目的  居家体育锻炼,要充分考虑学生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条件、兴趣爱好、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等方
意大利那不勒斯当地时间7月14日22时许,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大体联)主席奥列格·马迪钦在那不勒斯圣保罗体育场举行的闭幕式上宣布:“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随着燃烧了12天的大运火炬在那不勒斯圣保罗体育场缓缓熄灭,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  那不勒斯市长马吉斯特里将国际大体联会旗交给奥列格·马迪钦,并由奥列格·马迪钦将会旗交给成都市市长罗强。“这是一个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