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4班)
【摘要】:关汉卿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成长于瓦舍勾栏,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形色生动的女性形象。他同情女性遭遇,呼唤她们觉醒,他鼓励女性反抗,赞赏她们的智慧,以超前的女性观热情讴歌了被压迫受奴役的女性敢于反抗的精神,曲尽人情,字字本色,为生活在元代社会底层的女性争取自由和幸福呐喊助威。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女性观;斗争反抗
一、绪论
关汉卿,元代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的创作十分的丰富,现存作品18种,此外有剧目流传的尚有45种。他经历了元灭金伐宋统一全国的激荡岁月,受到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长期与社会底层接触,使他在人格、兴趣和情感上都与下层人民相通,他的杂剧非常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剧中的女性也被赋予了较为前沿的某些人文精神(如觉醒意识),不再是被侮辱、贬斥的形象,打破了封建制度统治下故步自封的文学窠臼。关汉卿就像是西方的莎士比亚,热情讴歌女性的自主反抗精神,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人文情怀,充满了对广大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的同情。有学者评价他:“善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巧妙结合,借以反映当时社会。”[1]诚如斯言,他的戏曲深刻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与猛烈批判。关汉卿杂剧中塑造的女性在文学大殿上追求人性自由,具有反抗革新精神。
二、关汉卿杂剧女性观
(一)同情女性遭遇,呼唤她们觉醒
关汉卿是勾栏瓦舍里走出来的,他深刻的感受过最底层的市民社会,了解了女性的生活,对女性一视同仁,真诚相待。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借礼教之名给女性上了层层枷锁,认为女性要做到三从四德,服从三纲五常,甚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腐朽思想使妇女失去了应该有的人格和自由。关汉卿笔下的歌姬、女婢,還有像窦娥一样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人生遭遇大多很悲惨,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女性具有女性之美则是‘尤物’,人人欲得之,不得则骂之‘淫妇’,斥之诛之,而长相既丑性格粗率则骂之‘母液叉’,人人鄙视。”[2]没有人正视女性的生存状态,反映她们的精神诉求,与今天提倡的解放天性与男女平等的思想大相径庭,女性就受到歧视和奴役,一直徘徊在社会最底层。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再没有比女人更沉重的锁链了”。早在《诗经·卫风·氓》中女子就被塑造成为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一种文学形象了,在诗篇中女性的形象仅局限于容貌描写,“桑之落矣,其黄而殒”描写女子因年老色衰而遭遗弃。其后更有描写女性题材的剧作,笔墨多津津乐道于女性的体态、容貌,已然将女子视为男子的附属品,在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女性已被尘封了,这使得女性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是不懂得反抗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被压迫、被侮辱、被贬斥、逆来顺受……女性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污浊社会和恶劣环境里,人格是卑微的。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歌颂、唤醒女性的觉醒意识,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他杂剧里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
1.誓死不屈敢于反抗的窦娥
窦娥是《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她有着崇高的风范,是一个孝顺、守法、心地善良的女性,也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人物,在她的性格里充斥着柔顺与抗争,表现了对立与统一的特点。作为童养媳的窦娥,丈夫去世后与蔡婆婆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与其父一起欺负她们,威逼蔡婆婆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窦娥坚贞不屈,并以极其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眼看窦娥做自己的媳妇结果不成,于是想方设法陷害她,她相信自己是清白的,也天真的以为在这男权社会下她一小女子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并对县衙的官吏抱着一丝的希望,只是她不知毒恶的张驴儿买通当地县令,被毒打得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在《采茶歌》中她唱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即使是这样她也极力抗争,誓死不屈,昏庸贪财的桃杌于是对蔡婆婆施以酷刑。窦娥恪守妇道和孝道,深知婆婆经不起这般折磨,于是屈辱含冤把所有的罪自己往身上揽,承担了一切,被判死刑。她绝望地唱道: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婆婆也,我若是比死呵,如何救得你?”被押赴刑场时,她满腔愤恨含冤咒骂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一喊道出了千千万万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心灵最深处的声音,被这万恶的制度束缚压榨了的灵魂似乎被唤起了共鸣,一个弱女子单凭个人的力量哪能捍动这封建统治沉重的枷锁,虽然双手双脚被冰冷的铁链禁锢着,但她心灵闪烁的红色火苗仍倔强至极,被怨斩时窦娥发下“血染白绫、六月飞霜、大旱三年”三大誓愿以证明自己是冤死的,结果应愿,六月飞雪。至死不屈正是她反抗精神的顶峰,誓愿的应验是她积极斗争精神的延续。
(二)鼓励女性反抗,赞美她们智慧
1.义气侠女赵盼儿
制度和礼教的压迫使得人性的残缺,当时的女性缺乏独立的人格,而关汉卿对于女性问题比较关注,深刻了解她们的感受、意愿和欲望,为从她们的身上迸发出来人性呐喊。不管是青楼妓女还是凄苦寡妇,或是官宦千金与贫穷丫头,他都赋予她们鲜活的意识,从另一个高度去挖掘隐藏在不同人群身上的人性特点,阶级、门第制度和观念都不是可以阻止他的理由。他义愤于这非人的社会不给女性以活路,所以他要用他的笔,塑造出一个个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呼吁被压迫、受奴役的女性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赵盼儿是妓女出身,可以说她像一朵火红耀眼的玫瑰,她阅历丰富往往能看出男人们的假意真心。对于自身所处的境况也有些许无奈和释然,但由于宋引章涉世未深,天真轻信于人,在物质的诱惑下,嫁给了浪荡公子哥周舍,以为嫁入豪门的她,在遭到家庭暴力的情况下梦碎了,摧残虐待使宋引章不得不向曾经的好姐妹赵盼儿求救,盼儿在一番风争斗后决定帮助曾经的姐妹,于是上演一出“月救风尘”的戏码,机智地使用计谋引诱风流成性的周舍上当,骗其休了宋引章,她的性格中没有其他妓女水性杨花、见利忘义的影子,有的是善良仗义、除恶扬善的品格,深刻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青楼女子受尽屈辱后的反抗精神。这一点不输于任何男子,在历史文学的长廊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2.敢于表达和争取的杜蕊娘
有人说:“她的真情令人可怜,她的反抗令人可叹,她的执着令人肃然,而她的结局却令人扼腕,可以浮一大白也!”[3]杜蕊娘被老鸨当做摇钱树,操皮肉生涯,《幺篇》:“既不呵,那一片俏心肠,那里每堪分付?那苏小卿不辨贤愚,比如我五十年不见双通叔;休道是苏妈妈,也不是蕞驴驴。”可以看出杜蕊娘想找一个“心诚”的文人嫁了,这是她向往的爱情生活,在遇到韩辅臣后,通过接触了解,她想从良嫁给秀才韩辅臣,两人真心相爱,但自私狠毒的老鸨不同意,于是杜蕊娘愤恨地咒怨老鸨:“我们这不义之门,主人没有任何资本,凭借着我们的肉体,凭借着恶、劣、乖、毒、狠,捞进金钱”[4]。老鸨把床头金尽的秀才赶走了,她不做赔本的买卖,机关算尽地破坏杜蕊娘与韩辅臣的感情,在两人之间造成隔阂,从来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却还要女儿孝顺自己,听从自己的摆布,这也就难怪一心寻良人的杜蕊娘要进行反抗了。
三、关汉卿杂剧女性观形成的原因
(一)元代高度发展的商业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确实是这样,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是失去自由和自我的,她们大多过着凄苦惨淡的生活,在文人笔下的她们大多是男性社会的附属品。关汉卿与大多数古代文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女性观,他了解社会底层的民众,了解被压抑受奴役的女性,她热情讴歌从她们绽放出来的光彩,呼吁她们自我觉醒反抗压迫。他的这种女性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元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繁盛的商业刺激着娱乐业,元杂剧就得到了肥沃的土壤,民族文化的交融促使元杂剧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经济基础往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不管是商铺、小摊还是教坊都是非常之多的。元帝国的空前大一统,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交通非常发达,驿站也开始大规模的建立,使得“丝绸之路”比以前更繁忙,商队、使臣络绎不绝。每个行业的空前发展都会刺激其他行业的发展,元大都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经济发达,茶楼、酒肆、饭馆、妓院等消费场所众多,民众的文娱生活内容丰富,于是就产生了“瓦舍”这种场所,瓦舍里有着一大批艺人以献艺为生,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关汉卿的生平际遇
儒生在元代不受重视,加上科举制度被废止,在政治方面又受到不公平政策的打压,导致了他们地位的下降,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儒生的地位仅高于乞丐,“有些地区的儒生还沦为奴隶”[6],这使得元代儒生文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版本的《录鬼薄》记载,关汉卿同太医院有着种种的瓜葛,可能做过“太医院尹”,但当时的环境是不可能给他以上升的机会的,成长环境使他认识到自己与社会最底层妇女们的命运极其相似,“每一个作家在描写女性之时,都亮出了他的伦理原则和特有的观念;在她的身上,他往往不自觉的暴露出他的世界观和他的个人梦想之间的”[7]。在《南吕·一支花·不伏老》里关汉卿自嘲是粒铜豌豆,经历了艰难曲折、打击迫害,还是没有放弃,“他决不是简单地与统治者做硬碰硬的斗争,以卵击石孤注一掷不为智,他玲珑肺腑天生就,洞悉统治者道德虚实是蹅蹅得阵马儿熟的苍翎毛老野鸡,是钟嗣成《录鬼簿》所说的心机灵变,世法通疏的书会人才能以俯视态度高屋建瓴地看众生相”[8]。
当然关汉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荆棘满地,有难言之隐,醉翁之境,隐含苦闷和轻蔑似同“竹林诸贤杯酒自放”之意。关汉卿书会才人勾栏瓦舍的道路,让他冲破封建士大夫和贵族的影响走向市井走向群众,从《南吕·一支花·尾正》可看出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他坚定的人生信仰和信念藐视痛苦乃至死亡,自我肯定的意识与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加上丰富的生活的感触,激发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
四、关汉卿女性观的历史局限及进步意义
(一)关汉卿女性观历史局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女性被剥夺了发言权。让女性得到尊重,得到人格的慰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的衡量”[4]。王国维评及《窦娥冤》时说:“剧中虽有恶人交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9]关汉卿杂剧中女性的性格还被塑造得比较丰满,但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論是塑造青楼妓女还是寡妇、小姐还是奴婢,叙事主线都是从爱情方面入手,女主人公在自己的爱情受到了威胁时都选择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权利,她们中大多数在当时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在身份上不能全部代替元代的女性形象,只是描写了部分生活在市井最低层面的女性,缺失的是对另一部分女性的关注。
关汉卿的作品与中国封建思想下一些文学作品主题有不同的地方:如在唐宋时期,文风四起,文人雅士都喜欢关注社会上层的女性,这些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抒发志向抑或“君子好逑”的状态。另一些文人则感叹女性青春流逝、岁月易老的情境,借此表达年华逝去、时光不再的感悟;更有作者笔下刻写的是女性风月之事,纵然觉得她们可怜也不过是感叹一下而已。关汉卿的女性观明显高于前代及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但也受到他自身遭遇和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他只是借助这些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个人的际遇,未能从政治的层面找出造成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关汉卿女性观的进步意义
元代社会出现关汉卿这样的戏曲家是非常万幸的,西方只有莎士比亚可与之媲美,他就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给夜行的人们指引方向。他视戏剧为命,倾注一生的心血,处于社会最底层、在水深火中生活的女性,很少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男性的尊重,一直受到压榨和摧残,但关汉卿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疾苦,他以超前的意识赋予了她们争取自由和懂得反抗的权利,呼吁她们为女性的人格尊严斗争,表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进步的女性观,同时也打破了几千年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与黑暗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批判。宋代的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直接就是把女性禁锢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为所谓的安守本分,“夫大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5],还有《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是门第观念的陪葬品。而关汉卿的女性观恰恰给了封建尊卑模式、等级制度、社会风气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人性”在阴暗中得到彰显。不管是寡妇还是寄人篱下的弱女子还是身处红尘的妓女,关汉卿对她们毫无轻视戏弄之意,而是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怜恤同情,在她们的身上赋予了桀骜不驯的性格,他的《金线池》等杂剧更是充溢着对这些被侮辱的反抗者以爱与赞美之情。人物身上体现出倔强的人格魅力,独立的人格绽放出的光芒隐隐约约早已穿透历史的城墙。关汉卿的女性观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端,妇女自我意识的解放和人性的觉醒,也是促进历史的发展动力。
注释:
[1]《家庭书架》编委会编.中国通史.南海出版社公司,2013.
[2]李胜.四大奇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放出版社,1949.
[4]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湖北人民出版社,1868.
[5]范晔.后汉书.烈女传.中华书局,201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王百涛.试论关汉卿杂剧中女性的反抗意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赵贤州.关汉卿戏曲故事集[M].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1983.
[4]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M].上海:中华书局,1934.
[5]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J].语丝,1924.(1).
[6]邓邵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7]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人民书籍出版社,1998.
[8]李汉秋.李韵.关汉卿名剧赏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5.
【摘要】:关汉卿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成长于瓦舍勾栏,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形色生动的女性形象。他同情女性遭遇,呼唤她们觉醒,他鼓励女性反抗,赞赏她们的智慧,以超前的女性观热情讴歌了被压迫受奴役的女性敢于反抗的精神,曲尽人情,字字本色,为生活在元代社会底层的女性争取自由和幸福呐喊助威。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女性观;斗争反抗
一、绪论
关汉卿,元代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的创作十分的丰富,现存作品18种,此外有剧目流传的尚有45种。他经历了元灭金伐宋统一全国的激荡岁月,受到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长期与社会底层接触,使他在人格、兴趣和情感上都与下层人民相通,他的杂剧非常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剧中的女性也被赋予了较为前沿的某些人文精神(如觉醒意识),不再是被侮辱、贬斥的形象,打破了封建制度统治下故步自封的文学窠臼。关汉卿就像是西方的莎士比亚,热情讴歌女性的自主反抗精神,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人文情怀,充满了对广大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的同情。有学者评价他:“善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巧妙结合,借以反映当时社会。”[1]诚如斯言,他的戏曲深刻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与猛烈批判。关汉卿杂剧中塑造的女性在文学大殿上追求人性自由,具有反抗革新精神。
二、关汉卿杂剧女性观
(一)同情女性遭遇,呼唤她们觉醒
关汉卿是勾栏瓦舍里走出来的,他深刻的感受过最底层的市民社会,了解了女性的生活,对女性一视同仁,真诚相待。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借礼教之名给女性上了层层枷锁,认为女性要做到三从四德,服从三纲五常,甚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腐朽思想使妇女失去了应该有的人格和自由。关汉卿笔下的歌姬、女婢,還有像窦娥一样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人生遭遇大多很悲惨,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女性具有女性之美则是‘尤物’,人人欲得之,不得则骂之‘淫妇’,斥之诛之,而长相既丑性格粗率则骂之‘母液叉’,人人鄙视。”[2]没有人正视女性的生存状态,反映她们的精神诉求,与今天提倡的解放天性与男女平等的思想大相径庭,女性就受到歧视和奴役,一直徘徊在社会最底层。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再没有比女人更沉重的锁链了”。早在《诗经·卫风·氓》中女子就被塑造成为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一种文学形象了,在诗篇中女性的形象仅局限于容貌描写,“桑之落矣,其黄而殒”描写女子因年老色衰而遭遗弃。其后更有描写女性题材的剧作,笔墨多津津乐道于女性的体态、容貌,已然将女子视为男子的附属品,在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女性已被尘封了,这使得女性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是不懂得反抗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被压迫、被侮辱、被贬斥、逆来顺受……女性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污浊社会和恶劣环境里,人格是卑微的。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歌颂、唤醒女性的觉醒意识,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他杂剧里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
1.誓死不屈敢于反抗的窦娥
窦娥是《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她有着崇高的风范,是一个孝顺、守法、心地善良的女性,也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人物,在她的性格里充斥着柔顺与抗争,表现了对立与统一的特点。作为童养媳的窦娥,丈夫去世后与蔡婆婆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与其父一起欺负她们,威逼蔡婆婆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窦娥坚贞不屈,并以极其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眼看窦娥做自己的媳妇结果不成,于是想方设法陷害她,她相信自己是清白的,也天真的以为在这男权社会下她一小女子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并对县衙的官吏抱着一丝的希望,只是她不知毒恶的张驴儿买通当地县令,被毒打得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在《采茶歌》中她唱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即使是这样她也极力抗争,誓死不屈,昏庸贪财的桃杌于是对蔡婆婆施以酷刑。窦娥恪守妇道和孝道,深知婆婆经不起这般折磨,于是屈辱含冤把所有的罪自己往身上揽,承担了一切,被判死刑。她绝望地唱道: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婆婆也,我若是比死呵,如何救得你?”被押赴刑场时,她满腔愤恨含冤咒骂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一喊道出了千千万万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心灵最深处的声音,被这万恶的制度束缚压榨了的灵魂似乎被唤起了共鸣,一个弱女子单凭个人的力量哪能捍动这封建统治沉重的枷锁,虽然双手双脚被冰冷的铁链禁锢着,但她心灵闪烁的红色火苗仍倔强至极,被怨斩时窦娥发下“血染白绫、六月飞霜、大旱三年”三大誓愿以证明自己是冤死的,结果应愿,六月飞雪。至死不屈正是她反抗精神的顶峰,誓愿的应验是她积极斗争精神的延续。
(二)鼓励女性反抗,赞美她们智慧
1.义气侠女赵盼儿
制度和礼教的压迫使得人性的残缺,当时的女性缺乏独立的人格,而关汉卿对于女性问题比较关注,深刻了解她们的感受、意愿和欲望,为从她们的身上迸发出来人性呐喊。不管是青楼妓女还是凄苦寡妇,或是官宦千金与贫穷丫头,他都赋予她们鲜活的意识,从另一个高度去挖掘隐藏在不同人群身上的人性特点,阶级、门第制度和观念都不是可以阻止他的理由。他义愤于这非人的社会不给女性以活路,所以他要用他的笔,塑造出一个个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呼吁被压迫、受奴役的女性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赵盼儿是妓女出身,可以说她像一朵火红耀眼的玫瑰,她阅历丰富往往能看出男人们的假意真心。对于自身所处的境况也有些许无奈和释然,但由于宋引章涉世未深,天真轻信于人,在物质的诱惑下,嫁给了浪荡公子哥周舍,以为嫁入豪门的她,在遭到家庭暴力的情况下梦碎了,摧残虐待使宋引章不得不向曾经的好姐妹赵盼儿求救,盼儿在一番风争斗后决定帮助曾经的姐妹,于是上演一出“月救风尘”的戏码,机智地使用计谋引诱风流成性的周舍上当,骗其休了宋引章,她的性格中没有其他妓女水性杨花、见利忘义的影子,有的是善良仗义、除恶扬善的品格,深刻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青楼女子受尽屈辱后的反抗精神。这一点不输于任何男子,在历史文学的长廊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2.敢于表达和争取的杜蕊娘
有人说:“她的真情令人可怜,她的反抗令人可叹,她的执着令人肃然,而她的结局却令人扼腕,可以浮一大白也!”[3]杜蕊娘被老鸨当做摇钱树,操皮肉生涯,《幺篇》:“既不呵,那一片俏心肠,那里每堪分付?那苏小卿不辨贤愚,比如我五十年不见双通叔;休道是苏妈妈,也不是蕞驴驴。”可以看出杜蕊娘想找一个“心诚”的文人嫁了,这是她向往的爱情生活,在遇到韩辅臣后,通过接触了解,她想从良嫁给秀才韩辅臣,两人真心相爱,但自私狠毒的老鸨不同意,于是杜蕊娘愤恨地咒怨老鸨:“我们这不义之门,主人没有任何资本,凭借着我们的肉体,凭借着恶、劣、乖、毒、狠,捞进金钱”[4]。老鸨把床头金尽的秀才赶走了,她不做赔本的买卖,机关算尽地破坏杜蕊娘与韩辅臣的感情,在两人之间造成隔阂,从来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却还要女儿孝顺自己,听从自己的摆布,这也就难怪一心寻良人的杜蕊娘要进行反抗了。
三、关汉卿杂剧女性观形成的原因
(一)元代高度发展的商业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确实是这样,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是失去自由和自我的,她们大多过着凄苦惨淡的生活,在文人笔下的她们大多是男性社会的附属品。关汉卿与大多数古代文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女性观,他了解社会底层的民众,了解被压抑受奴役的女性,她热情讴歌从她们绽放出来的光彩,呼吁她们自我觉醒反抗压迫。他的这种女性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元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繁盛的商业刺激着娱乐业,元杂剧就得到了肥沃的土壤,民族文化的交融促使元杂剧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经济基础往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不管是商铺、小摊还是教坊都是非常之多的。元帝国的空前大一统,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交通非常发达,驿站也开始大规模的建立,使得“丝绸之路”比以前更繁忙,商队、使臣络绎不绝。每个行业的空前发展都会刺激其他行业的发展,元大都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经济发达,茶楼、酒肆、饭馆、妓院等消费场所众多,民众的文娱生活内容丰富,于是就产生了“瓦舍”这种场所,瓦舍里有着一大批艺人以献艺为生,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关汉卿的生平际遇
儒生在元代不受重视,加上科举制度被废止,在政治方面又受到不公平政策的打压,导致了他们地位的下降,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儒生的地位仅高于乞丐,“有些地区的儒生还沦为奴隶”[6],这使得元代儒生文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版本的《录鬼薄》记载,关汉卿同太医院有着种种的瓜葛,可能做过“太医院尹”,但当时的环境是不可能给他以上升的机会的,成长环境使他认识到自己与社会最底层妇女们的命运极其相似,“每一个作家在描写女性之时,都亮出了他的伦理原则和特有的观念;在她的身上,他往往不自觉的暴露出他的世界观和他的个人梦想之间的”[7]。在《南吕·一支花·不伏老》里关汉卿自嘲是粒铜豌豆,经历了艰难曲折、打击迫害,还是没有放弃,“他决不是简单地与统治者做硬碰硬的斗争,以卵击石孤注一掷不为智,他玲珑肺腑天生就,洞悉统治者道德虚实是蹅蹅得阵马儿熟的苍翎毛老野鸡,是钟嗣成《录鬼簿》所说的心机灵变,世法通疏的书会人才能以俯视态度高屋建瓴地看众生相”[8]。
当然关汉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荆棘满地,有难言之隐,醉翁之境,隐含苦闷和轻蔑似同“竹林诸贤杯酒自放”之意。关汉卿书会才人勾栏瓦舍的道路,让他冲破封建士大夫和贵族的影响走向市井走向群众,从《南吕·一支花·尾正》可看出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他坚定的人生信仰和信念藐视痛苦乃至死亡,自我肯定的意识与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加上丰富的生活的感触,激发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
四、关汉卿女性观的历史局限及进步意义
(一)关汉卿女性观历史局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女性被剥夺了发言权。让女性得到尊重,得到人格的慰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的衡量”[4]。王国维评及《窦娥冤》时说:“剧中虽有恶人交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9]关汉卿杂剧中女性的性格还被塑造得比较丰满,但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論是塑造青楼妓女还是寡妇、小姐还是奴婢,叙事主线都是从爱情方面入手,女主人公在自己的爱情受到了威胁时都选择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权利,她们中大多数在当时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在身份上不能全部代替元代的女性形象,只是描写了部分生活在市井最低层面的女性,缺失的是对另一部分女性的关注。
关汉卿的作品与中国封建思想下一些文学作品主题有不同的地方:如在唐宋时期,文风四起,文人雅士都喜欢关注社会上层的女性,这些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抒发志向抑或“君子好逑”的状态。另一些文人则感叹女性青春流逝、岁月易老的情境,借此表达年华逝去、时光不再的感悟;更有作者笔下刻写的是女性风月之事,纵然觉得她们可怜也不过是感叹一下而已。关汉卿的女性观明显高于前代及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但也受到他自身遭遇和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他只是借助这些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个人的际遇,未能从政治的层面找出造成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关汉卿女性观的进步意义
元代社会出现关汉卿这样的戏曲家是非常万幸的,西方只有莎士比亚可与之媲美,他就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给夜行的人们指引方向。他视戏剧为命,倾注一生的心血,处于社会最底层、在水深火中生活的女性,很少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男性的尊重,一直受到压榨和摧残,但关汉卿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疾苦,他以超前的意识赋予了她们争取自由和懂得反抗的权利,呼吁她们为女性的人格尊严斗争,表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进步的女性观,同时也打破了几千年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与黑暗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批判。宋代的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直接就是把女性禁锢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为所谓的安守本分,“夫大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5],还有《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是门第观念的陪葬品。而关汉卿的女性观恰恰给了封建尊卑模式、等级制度、社会风气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人性”在阴暗中得到彰显。不管是寡妇还是寄人篱下的弱女子还是身处红尘的妓女,关汉卿对她们毫无轻视戏弄之意,而是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怜恤同情,在她们的身上赋予了桀骜不驯的性格,他的《金线池》等杂剧更是充溢着对这些被侮辱的反抗者以爱与赞美之情。人物身上体现出倔强的人格魅力,独立的人格绽放出的光芒隐隐约约早已穿透历史的城墙。关汉卿的女性观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端,妇女自我意识的解放和人性的觉醒,也是促进历史的发展动力。
注释:
[1]《家庭书架》编委会编.中国通史.南海出版社公司,2013.
[2]李胜.四大奇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放出版社,1949.
[4]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湖北人民出版社,1868.
[5]范晔.后汉书.烈女传.中华书局,201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王百涛.试论关汉卿杂剧中女性的反抗意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赵贤州.关汉卿戏曲故事集[M].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1983.
[4]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M].上海:中华书局,1934.
[5]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J].语丝,1924.(1).
[6]邓邵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7]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人民书籍出版社,1998.
[8]李汉秋.李韵.关汉卿名剧赏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