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钱大昭的《广雅疏义》比较重视同义词的研究,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他运用了一套自己的同义词的研究方法。他注重运用丰富的文献材料来证明同义词的系联,运用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法来连接同义词之间的意义,大量的例证使他对同义词的系联更富说服力和解释力,多样的研究方法也是《广雅疏义》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广雅疏义》;同义词;研究方法
清代朴学盛行,随着乾嘉学派的发展壮大,雅学的研究也成为训诂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广雅》是继《尔雅》后的又一重要的训诂学著作,补充了大量汉魏时期出现的新词语和名物词语。它的训诂材料丰富庞杂、体例系统完备。关于它的注释研究主要有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卢文弨的《广雅注》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其中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但钱大昭的《广雅疏义》旁征博引,精于点校,集校勘和疏义于一书,也是一部重要的训诂著作。
钱大昭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字宏嗣,后改字晦之,又号竹庐。钱氏其人一生交游不广、深居乡里,仕途不济,鲜有名利,唯精通经学、史学,也受当时考据风气的影响,他潜心著书,用力勤勉,经传史略皆通,虽论著颇多,却流传甚少,《广雅疏义》代表了钱大昭的学术成果,是钱大昭的殚精竭虑之作。
《广雅疏义》(以下简称“《疏义》”)中的同义词研究更是精密庞杂,《疏义》的同义词研究注重词之间某一点核心义素的连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语义场,根据词义之间的相关性,它可以分为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式来连接同义词。
一、同义连用以证之
“所谓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相近甚至相類的词并列连用的语言现象。”[1]钱氏在考察同义词的时候,注意到词之间的相关性,并引用大量的例证来证明二词是连用的同义结构,更有材料的说服力。用同义连用的方法考求同义词,连用后两个词表达一个词的意义,起到了强化语义、文势的作用。这些同义连用的词也为以后双音节词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
让,责也。(卷二《释诂》)
《疏义》:《说文》:“责,求也。”让者,词之责也。《说文》:“让,相责让。”《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张耳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2]
钱氏首先释“责”为“苛求”之义,再指出“让”意为“责备”,二者同义,在《史记》中将二者连用,亦为“责备、苛求”之义,以证“责”、“让”二字同义。
同义连用现象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疏义》运用这一方法来考求同义词,复佐以文献证之,便于理解词义。
二、相对成文以证之
钱氏善于列举大量文献例证,尤其是对文的运用,在同义词的考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文是训释词义的一个常见方法,也常称作“相对成文”“相对为文”“对言”“对举”等,是指在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中,处在对应的结构位置上的词,意义相同、相似或者相反的一种训诂方法。恰到好处的对文使用,可使词义确切、行文避复,因而显得语意含蓄内敛又内蕴丰富。《疏义》把处在相同或相似结构中相对应的词系联为同义词,其中对应的词句式相同或相似,表义相同,很大程度上可以佐证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如:
秀,出也。(卷二《释诂》)
《疏义》:秀,出也。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3]
首先释“秀”为“出”义,复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此句句式对称,字数相同,“秀”和“出”对举,皆为“出”义,从而把二者系联为一组同义词。
《疏义》中相对成文对同义词的考求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文献材料的佐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考证方言以证之
不同地域的方言与通语之间是有差异的,钱氏根据文献材料的大量例证(主要是扬雄的《方言》),找出了与通语对应的方言,并把方言词汇和通语系联为同义词,拓宽了同义词研究的范围,也更加便于后人识别方言和通语的异同。如:
悼、惄、悴、慭,慯也。(卷四《释诂》)
《疏义》:悼、惄、悴、慭者,《方言》(第一)文,“自关而东汝颖陈楚之间通语也。汝谓之惄,秦谓之悼,宋谓之悴,楚颖之间谓之慭”。[4]
钱氏引《方言》,指出“悼、惄、悴、慭”皆为各地方言,通行于汝、秦、宋、楚颖地区,故为四地通语。且四词皆有“忧伤”之义,根据方言可证“悼、惄、悴、慭”与“慯”为同义。
《疏义》中大量运用方言来佐证同义词,把方言词跟通语词汇系联为同义词,使后人可以领会词之间的关联性,又可以继续探究方言词汇与通语词汇的差异性,钱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材料和广阔的探究空间。
四、异文以证之
异文,作为训诂术语,“一般是指古籍中同一内容、同一意义在不同地方——包括同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同著的不同学派传本之间、原文和其传注之间、原文和其作为引文之间——的用字差异,或者两个意义平行、近似、对应的语句之间的用字差异。”[5]运用异文来证同义词,就是通过出现在不同地方的意义相同、相似或对应的词来证明它们字异义同。钱氏用异文来证同义词,主要是通过古籍文献的大量罗列,借以表达自己的同义观。如:
窾,空也。(卷六《释诂》)
《疏义》:《尔雅·(释器)》:“款足者谓之鬲。”《史记·封禅书》“其空足曰鬲”,《索隐》曰:“款者,空也,言其足中空也。”《汉书·(郊祀志上)》苏林注:“足中空不实者,名为鬲也。”[6]
《疏义》引《尔雅》“款足者谓之鬲”,复举《史记》及《索隐》与之对应,证“款”为“空”义,后列《汉书》苏林注再证“足中空不实者,名为鬲也。”在不同文章中“款”“空”对举,字异义同,通过异文,可将二字系联为同义词。五、通假以证之 钱大昭在《疏义》中往往利用通假来系联同义词,他通过对本字的释义来证明借字,从而将借字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系连为同义词,因此,通假在其中的媒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
眊,好也。(卷二《释诂》)
《疏义》:眊者,通作“毣”。《方言》(第十三)“毣,好也”,郭注:“毣毣,小好‘貌’也。[7]
眊,通作“毣”,首先释本字“毣”为“好”义,次即证借字“眊”亦为“好”义,故知二者同义,因之证本字“眊”与“好”为同义。
由此可见通假对于系联同义词非常重要,而本字与借字的互相论证也使得同义词的系联更有解释力。
六、单复相佐以证之
“单复”指的是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单复相证’是指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相互证义。”[8]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互相论证,使词义明晰,更好地辨证同义词。《疏义》中运用复音节词来证单音节词的情况比较常见,以单音节词证复音节词就相对罕见了。如:
(一)以复证单
(1)媞,安也。(卷一《释诂》)
《疏义》:媞者,《尔雅·释训》“媞媞,安也”,孙炎曰:“媞媞,行步之安也。”[9]
钱氏引《尔雅》“媞媞,安也”以证《广雅》之为证,复用“媞”的重言形式“媞媞”,以证“媞”为“安”义,故将二者系联为同义词。
(二)以单证复
姚、娧,好也。(卷二《释诂》)
《疏义》:案:“姚、娧”二字,古人亦连言之。《方言》(第十三)“眺説,好也”,此作“姚娧”,字异义同,故《春秋传》宋公子説字好父。[10]
《疏义》首先指出“姚、娧”二字可连言,复举《方言》“眺説,好也”,以明《广雅》训义之出处,用单音节词“好”证复音节词“眺説”,再申明“眺説”又作“姚娧”,二者字异义同,因之证得“姚娧”为“好”之义,故可把将二者看作同义词。
钱氏运用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互相证明的方式来探究同义词,以“单言”“重言”相训,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七、名字以证之
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有着相同或者相反的联系。“班固《白虎通义·姓名》:‘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11]根据名字之间的相同关系,可以将名与字系联为同义词,名字相证的方法是训诂学一个比较重要的疏证方法。如:
姚、娧,好也。(卷八《释诂》)
《疏义》:灵子者,王逸注《楚辞(九歌·云中君)》:“楚人名巫为灵子。”《春秋传》申公巫臣字子灵。[12]
钱氏举王逸注《楚辞》为证,指出楚人名巫字灵子,复证之以《春秋传》再证“巫”“灵”同义,根据古人名字之间的同义关系证得二者为同义词。
《疏义》中运用古人名字相互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同义词,为词义的佐证提供了依据。
八、结语
较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而言,钱大昭的《疏义》对后世的影响不够深远,但钱氏著书用力之勤并不减于王氏,他的《疏义》广征博引、材料翔实,用了大量字书、古注来说解证明词义,他质朴、踏实、严谨的治学风格为后世树立了标杆。钱氏考求同义词的方法多样,他运用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法来连接同义词,对同义词的研究做出了示范,在清代雅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參考文献:
[1]胡继明.《广雅》研究[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
[2]黄金贵.训诂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词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王其和.清代雅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张其昀.《广雅疏证》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摘要】:钱大昭的《广雅疏义》比较重视同义词的研究,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他运用了一套自己的同义词的研究方法。他注重运用丰富的文献材料来证明同义词的系联,运用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法来连接同义词之间的意义,大量的例证使他对同义词的系联更富说服力和解释力,多样的研究方法也是《广雅疏义》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广雅疏义》;同义词;研究方法
清代朴学盛行,随着乾嘉学派的发展壮大,雅学的研究也成为训诂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广雅》是继《尔雅》后的又一重要的训诂学著作,补充了大量汉魏时期出现的新词语和名物词语。它的训诂材料丰富庞杂、体例系统完备。关于它的注释研究主要有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卢文弨的《广雅注》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其中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但钱大昭的《广雅疏义》旁征博引,精于点校,集校勘和疏义于一书,也是一部重要的训诂著作。
钱大昭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字宏嗣,后改字晦之,又号竹庐。钱氏其人一生交游不广、深居乡里,仕途不济,鲜有名利,唯精通经学、史学,也受当时考据风气的影响,他潜心著书,用力勤勉,经传史略皆通,虽论著颇多,却流传甚少,《广雅疏义》代表了钱大昭的学术成果,是钱大昭的殚精竭虑之作。
《广雅疏义》(以下简称“《疏义》”)中的同义词研究更是精密庞杂,《疏义》的同义词研究注重词之间某一点核心义素的连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语义场,根据词义之间的相关性,它可以分为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式来连接同义词。
一、同义连用以证之
“所谓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相近甚至相類的词并列连用的语言现象。”[1]钱氏在考察同义词的时候,注意到词之间的相关性,并引用大量的例证来证明二词是连用的同义结构,更有材料的说服力。用同义连用的方法考求同义词,连用后两个词表达一个词的意义,起到了强化语义、文势的作用。这些同义连用的词也为以后双音节词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
让,责也。(卷二《释诂》)
《疏义》:《说文》:“责,求也。”让者,词之责也。《说文》:“让,相责让。”《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张耳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2]
钱氏首先释“责”为“苛求”之义,再指出“让”意为“责备”,二者同义,在《史记》中将二者连用,亦为“责备、苛求”之义,以证“责”、“让”二字同义。
同义连用现象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疏义》运用这一方法来考求同义词,复佐以文献证之,便于理解词义。
二、相对成文以证之
钱氏善于列举大量文献例证,尤其是对文的运用,在同义词的考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文是训释词义的一个常见方法,也常称作“相对成文”“相对为文”“对言”“对举”等,是指在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中,处在对应的结构位置上的词,意义相同、相似或者相反的一种训诂方法。恰到好处的对文使用,可使词义确切、行文避复,因而显得语意含蓄内敛又内蕴丰富。《疏义》把处在相同或相似结构中相对应的词系联为同义词,其中对应的词句式相同或相似,表义相同,很大程度上可以佐证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如:
秀,出也。(卷二《释诂》)
《疏义》:秀,出也。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3]
首先释“秀”为“出”义,复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此句句式对称,字数相同,“秀”和“出”对举,皆为“出”义,从而把二者系联为一组同义词。
《疏义》中相对成文对同义词的考求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文献材料的佐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考证方言以证之
不同地域的方言与通语之间是有差异的,钱氏根据文献材料的大量例证(主要是扬雄的《方言》),找出了与通语对应的方言,并把方言词汇和通语系联为同义词,拓宽了同义词研究的范围,也更加便于后人识别方言和通语的异同。如:
悼、惄、悴、慭,慯也。(卷四《释诂》)
《疏义》:悼、惄、悴、慭者,《方言》(第一)文,“自关而东汝颖陈楚之间通语也。汝谓之惄,秦谓之悼,宋谓之悴,楚颖之间谓之慭”。[4]
钱氏引《方言》,指出“悼、惄、悴、慭”皆为各地方言,通行于汝、秦、宋、楚颖地区,故为四地通语。且四词皆有“忧伤”之义,根据方言可证“悼、惄、悴、慭”与“慯”为同义。
《疏义》中大量运用方言来佐证同义词,把方言词跟通语词汇系联为同义词,使后人可以领会词之间的关联性,又可以继续探究方言词汇与通语词汇的差异性,钱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材料和广阔的探究空间。
四、异文以证之
异文,作为训诂术语,“一般是指古籍中同一内容、同一意义在不同地方——包括同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同著的不同学派传本之间、原文和其传注之间、原文和其作为引文之间——的用字差异,或者两个意义平行、近似、对应的语句之间的用字差异。”[5]运用异文来证同义词,就是通过出现在不同地方的意义相同、相似或对应的词来证明它们字异义同。钱氏用异文来证同义词,主要是通过古籍文献的大量罗列,借以表达自己的同义观。如:
窾,空也。(卷六《释诂》)
《疏义》:《尔雅·(释器)》:“款足者谓之鬲。”《史记·封禅书》“其空足曰鬲”,《索隐》曰:“款者,空也,言其足中空也。”《汉书·(郊祀志上)》苏林注:“足中空不实者,名为鬲也。”[6]
《疏义》引《尔雅》“款足者谓之鬲”,复举《史记》及《索隐》与之对应,证“款”为“空”义,后列《汉书》苏林注再证“足中空不实者,名为鬲也。”在不同文章中“款”“空”对举,字异义同,通过异文,可将二字系联为同义词。五、通假以证之 钱大昭在《疏义》中往往利用通假来系联同义词,他通过对本字的释义来证明借字,从而将借字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系连为同义词,因此,通假在其中的媒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
眊,好也。(卷二《释诂》)
《疏义》:眊者,通作“毣”。《方言》(第十三)“毣,好也”,郭注:“毣毣,小好‘貌’也。[7]
眊,通作“毣”,首先释本字“毣”为“好”义,次即证借字“眊”亦为“好”义,故知二者同义,因之证本字“眊”与“好”为同义。
由此可见通假对于系联同义词非常重要,而本字与借字的互相论证也使得同义词的系联更有解释力。
六、单复相佐以证之
“单复”指的是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单复相证’是指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相互证义。”[8]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互相论证,使词义明晰,更好地辨证同义词。《疏义》中运用复音节词来证单音节词的情况比较常见,以单音节词证复音节词就相对罕见了。如:
(一)以复证单
(1)媞,安也。(卷一《释诂》)
《疏义》:媞者,《尔雅·释训》“媞媞,安也”,孙炎曰:“媞媞,行步之安也。”[9]
钱氏引《尔雅》“媞媞,安也”以证《广雅》之为证,复用“媞”的重言形式“媞媞”,以证“媞”为“安”义,故将二者系联为同义词。
(二)以单证复
姚、娧,好也。(卷二《释诂》)
《疏义》:案:“姚、娧”二字,古人亦连言之。《方言》(第十三)“眺説,好也”,此作“姚娧”,字异义同,故《春秋传》宋公子説字好父。[10]
《疏义》首先指出“姚、娧”二字可连言,复举《方言》“眺説,好也”,以明《广雅》训义之出处,用单音节词“好”证复音节词“眺説”,再申明“眺説”又作“姚娧”,二者字异义同,因之证得“姚娧”为“好”之义,故可把将二者看作同义词。
钱氏运用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互相证明的方式来探究同义词,以“单言”“重言”相训,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七、名字以证之
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有着相同或者相反的联系。“班固《白虎通义·姓名》:‘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11]根据名字之间的相同关系,可以将名与字系联为同义词,名字相证的方法是训诂学一个比较重要的疏证方法。如:
姚、娧,好也。(卷八《释诂》)
《疏义》:灵子者,王逸注《楚辞(九歌·云中君)》:“楚人名巫为灵子。”《春秋传》申公巫臣字子灵。[12]
钱氏举王逸注《楚辞》为证,指出楚人名巫字灵子,复证之以《春秋传》再证“巫”“灵”同义,根据古人名字之间的同义关系证得二者为同义词。
《疏义》中运用古人名字相互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同义词,为词义的佐证提供了依据。
八、结语
较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而言,钱大昭的《疏义》对后世的影响不够深远,但钱氏著书用力之勤并不减于王氏,他的《疏义》广征博引、材料翔实,用了大量字书、古注来说解证明词义,他质朴、踏实、严谨的治学风格为后世树立了标杆。钱氏考求同义词的方法多样,他运用同义连用、相对成文、方言、异文、通假、单复相证、名字相证的方法来连接同义词,对同义词的研究做出了示范,在清代雅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參考文献:
[1]胡继明.《广雅》研究[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
[2]黄金贵.训诂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词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王其和.清代雅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张其昀.《广雅疏证》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