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备课却逐渐成为教师的负担,教案也逐步趋向于形式主义。基于这一现象,我在此从美术学科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备课的想法。
一、用心备课——为师德增色
身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如今的教育工作并不轻松,除了日常的教学以外,还要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忙起来的时候几乎是没有时间备课。因此,许多教师的备课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使得写教案蜕化成了一项呆板、机械化的体力活,抄袭教案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美术教学也一直持续着 “备课与上课两极分化”的状态。直到一次美术教学的失误,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
那是一节高年级的美术课,学生在听完我的那套翻书、看图、作画的美术“教学公式”后,投入到了练习状态。而我也像往常一样在教室内悠闲地巡视着,忽听见两位女生在窃窃私语:“以前我挺喜欢美术课的。”“我也是。”“现在觉得越来越没意思了。”“对,每次都是翻开书看个图,不上课我也会画。”说实话,我当时生气极了,很想借“讲空话”的罪名将两个女生训斥一顿,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换位想想,面对这样的美术课,谁又会有兴趣呢?
因为这件事,我开始意识到盲目抄教案的后果。那一篇篇完整的教案的确能应付每一次的检查,却无法应付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其实,教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需一杯水,可如果教师就只带一杯水去教学,不仅喂不饱学生,也会渴了自己。
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自那次事件后,我纠正了心态,决定认真备课。本学期的教学,每一课我都仔细认真地对待,这样的有“备”而来,不仅让自己教得轻松,也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肯定。
二、精心备课——为课堂添彩
教无止境,备课亦无止境,必须精益求精、深入研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本,那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就更应随机应变,精心设计、调整、修正,使教学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在实践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备好课与上好课之间从来就没有等于号。四年级的《塔》的教学就让我出了大洋相。
我将教学的环节设计成“赏塔、说塔、画塔”,一环扣一环,自认为已达到了完美。可到了真正的课堂中,还没等到“画塔”环节,我就几度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了。事出于我的一个提问:“你们喜欢书上的哪一座塔,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喜欢琉璃塔,因为颜色特别漂亮;有的说喜欢飞龙白塔,因为像一条龙……可是,飞龙白塔什么时候像龙了?于是,我好意提醒了那位自以为是的学生:“飞龙白塔在造型上应该跟龙没有关系。”结果,学生们便打开了话匣子:“那他为什么叫飞龙白塔?”“这我哪知道啊!”“你是老师呀!”“老师又不是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可这是美术书上的知识呀,你是美术老师呀!”……学生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更显出了我狡辩的苍白无力。
课后,我急忙上网搜索了相关塔的资料,这才知道,原来飞龙白塔建造在云南曼飞龙寨,因而得名。我恍然大悟,又后悔莫及——自己备了课文的躯体却忘了备课文的灵魂。
这一事例也让我们看到,所谓备课并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说,备课主要包括备内容、备学生和备方法。
所谓备内容,包括课标、教材、教参和大量的课外知识,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熟悉。教师备课时必须分析学科教材、阅读参考资料、搜集相关知识,以便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科学。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而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的问题。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因为方法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之大成,所以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这其中也包括教师“备自身”,即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才华主动调整、积极挖掘、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
一次美术课堂上的失误,让我重新认识了备课。备课既要我们教师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我们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教师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肯定能让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能真正有“备”而来。
(责编 刘宇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备课却逐渐成为教师的负担,教案也逐步趋向于形式主义。基于这一现象,我在此从美术学科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备课的想法。
一、用心备课——为师德增色
身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如今的教育工作并不轻松,除了日常的教学以外,还要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忙起来的时候几乎是没有时间备课。因此,许多教师的备课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使得写教案蜕化成了一项呆板、机械化的体力活,抄袭教案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美术教学也一直持续着 “备课与上课两极分化”的状态。直到一次美术教学的失误,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
那是一节高年级的美术课,学生在听完我的那套翻书、看图、作画的美术“教学公式”后,投入到了练习状态。而我也像往常一样在教室内悠闲地巡视着,忽听见两位女生在窃窃私语:“以前我挺喜欢美术课的。”“我也是。”“现在觉得越来越没意思了。”“对,每次都是翻开书看个图,不上课我也会画。”说实话,我当时生气极了,很想借“讲空话”的罪名将两个女生训斥一顿,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换位想想,面对这样的美术课,谁又会有兴趣呢?
因为这件事,我开始意识到盲目抄教案的后果。那一篇篇完整的教案的确能应付每一次的检查,却无法应付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其实,教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需一杯水,可如果教师就只带一杯水去教学,不仅喂不饱学生,也会渴了自己。
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自那次事件后,我纠正了心态,决定认真备课。本学期的教学,每一课我都仔细认真地对待,这样的有“备”而来,不仅让自己教得轻松,也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肯定。
二、精心备课——为课堂添彩
教无止境,备课亦无止境,必须精益求精、深入研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本,那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就更应随机应变,精心设计、调整、修正,使教学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在实践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备好课与上好课之间从来就没有等于号。四年级的《塔》的教学就让我出了大洋相。
我将教学的环节设计成“赏塔、说塔、画塔”,一环扣一环,自认为已达到了完美。可到了真正的课堂中,还没等到“画塔”环节,我就几度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了。事出于我的一个提问:“你们喜欢书上的哪一座塔,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喜欢琉璃塔,因为颜色特别漂亮;有的说喜欢飞龙白塔,因为像一条龙……可是,飞龙白塔什么时候像龙了?于是,我好意提醒了那位自以为是的学生:“飞龙白塔在造型上应该跟龙没有关系。”结果,学生们便打开了话匣子:“那他为什么叫飞龙白塔?”“这我哪知道啊!”“你是老师呀!”“老师又不是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可这是美术书上的知识呀,你是美术老师呀!”……学生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更显出了我狡辩的苍白无力。
课后,我急忙上网搜索了相关塔的资料,这才知道,原来飞龙白塔建造在云南曼飞龙寨,因而得名。我恍然大悟,又后悔莫及——自己备了课文的躯体却忘了备课文的灵魂。
这一事例也让我们看到,所谓备课并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说,备课主要包括备内容、备学生和备方法。
所谓备内容,包括课标、教材、教参和大量的课外知识,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熟悉。教师备课时必须分析学科教材、阅读参考资料、搜集相关知识,以便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科学。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而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的问题。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因为方法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之大成,所以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这其中也包括教师“备自身”,即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才华主动调整、积极挖掘、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
一次美术课堂上的失误,让我重新认识了备课。备课既要我们教师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我们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教师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肯定能让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能真正有“备”而来。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