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怎样让对话更有效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三读”数学文本,即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
一、 课前读
课前读即课前预习,它是学生提前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提前介入文本,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灵活应对课堂中的新问题,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当然,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时与文本的对话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路可寻,有梯子可上。
1.预习任务要有“操作性”
布置预习作业,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或多少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以提纲形式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通过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愿望,增强阅读目的性和方向性,让思维活跃起来。
2.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
由于预习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如果过大,则学生的思维难度也相应增大,不利于自学,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3.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不宜一刀切。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4.预习作业要有“全局性”
要将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除了要重视预习的反馈功能之外,关键还在于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只有这样,预习才能起到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作用。
5.预习设计应注意“年龄性”
预习设计的目的、任务、方法,必须依据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而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侧重对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掌握。
二、课中读
课前预习的效果必须在课中得到检验、调整、巩固、发展。从数学文本出发,我们不妨指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1.潜心会文——读教材例题
在阅读例题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应该让学生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还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
2.质疑问难——读教材问题
质疑问难,指对话时要针对文本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文本留白之处提出疑问,或认真地思考、验证,比较书上的结论,弄清每个概念、每个算式、每个图形的意思及知识的前后联系。长期坚持质疑问难和比较阅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3.用心揣摩——读教材插图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领会其中的道理,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补充、矫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4.咬文嚼字——读教材结语
数学课本上的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结语,完全领会结语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咀嚼结语的内涵,使之理解到位、准确、深刻。另外,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名词、符号,要引导学生一方面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想象来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要结合书中的具体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阅读文本。如“互质数”的定义是“只有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必须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只有”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只”就错了。
三、课后读
课后读即读后反思,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得”的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段结语我读懂了吗?我找出的关键词恰当吗?“做一做”的练习我做对了吗?……这样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把正确的、好的做法进行强化,上升为阅读学习经验。从“失”的方面看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反思了:我在哪一点上理解错了?为什么会错?这个关键点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今后我应该怎么做?……在这个易错点上引导学生进行读后反思:为什么必须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可以吗?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美国学者柯尔(C.G.Corle)归纳出的数学阅读理论指出:“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把课前、课中、课后的文本对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阅读的过程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的提升。
(责编侯艳星)
一、 课前读
课前读即课前预习,它是学生提前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提前介入文本,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灵活应对课堂中的新问题,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当然,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时与文本的对话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路可寻,有梯子可上。
1.预习任务要有“操作性”
布置预习作业,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或多少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以提纲形式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通过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愿望,增强阅读目的性和方向性,让思维活跃起来。
2.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
由于预习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如果过大,则学生的思维难度也相应增大,不利于自学,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3.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不宜一刀切。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4.预习作业要有“全局性”
要将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除了要重视预习的反馈功能之外,关键还在于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只有这样,预习才能起到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作用。
5.预习设计应注意“年龄性”
预习设计的目的、任务、方法,必须依据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而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侧重对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掌握。
二、课中读
课前预习的效果必须在课中得到检验、调整、巩固、发展。从数学文本出发,我们不妨指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1.潜心会文——读教材例题
在阅读例题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应该让学生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还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
2.质疑问难——读教材问题
质疑问难,指对话时要针对文本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文本留白之处提出疑问,或认真地思考、验证,比较书上的结论,弄清每个概念、每个算式、每个图形的意思及知识的前后联系。长期坚持质疑问难和比较阅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3.用心揣摩——读教材插图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领会其中的道理,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补充、矫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4.咬文嚼字——读教材结语
数学课本上的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结语,完全领会结语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咀嚼结语的内涵,使之理解到位、准确、深刻。另外,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名词、符号,要引导学生一方面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想象来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要结合书中的具体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阅读文本。如“互质数”的定义是“只有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必须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只有”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只”就错了。
三、课后读
课后读即读后反思,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得”的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段结语我读懂了吗?我找出的关键词恰当吗?“做一做”的练习我做对了吗?……这样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把正确的、好的做法进行强化,上升为阅读学习经验。从“失”的方面看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反思了:我在哪一点上理解错了?为什么会错?这个关键点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今后我应该怎么做?……在这个易错点上引导学生进行读后反思:为什么必须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可以吗?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美国学者柯尔(C.G.Corle)归纳出的数学阅读理论指出:“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把课前、课中、课后的文本对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阅读的过程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的提升。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