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绪教育是培养人们对情绪的理解、表达和调控等方面能力的活动。而幼儿情绪教育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情绪发展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初步培养幼儿对自我情绪、他人情绪和环境情绪的理解、表达和调节能力的教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健康目标2中指出:教育者应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而幼儿园作为幼儿步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教师作为幼儿重要的引导者和模仿对象,承担着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教育任务。
[关键词] 幼儿 教学活动 情绪教育 调节能力
一、 幼儿情绪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
1.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幼儿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间的互动不断丰富和发展。0-1岁的婴儿逐渐能够分辨成人高兴、生气、难过的面部表情,惊奇、恐惧等各种情绪也逐渐出现,这些生理性的情绪体验被称为初级情绪。1-3岁,孩子逐渐体验到骄傲、内疚、害羞、嫉妒等各种情绪,也具备了一定的移情能力,开始学会同情他人。3-6岁的孩子情绪有易冲动、易感染、易外露等特点,道德感、美感等深层次的情绪也有所发展,调节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
对幼儿而言,能否正确应对和处理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情绪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称之为“情绪能力”。情绪能力是个体察觉、理解自我和他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参与社交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具体来说,幼儿的情绪能力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识别、理解情绪的能力,即幼儿对情绪线索(如面部表情、情绪情境等)的识别、理解,以及对自身和他人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解;二是情绪调节能力,即幼儿能运用各种策略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或过度激动的情绪,如在出现情绪反应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延迟自己的冲动;三是情绪表达能力,即幼儿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较多地表现积极情绪,较少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在幼儿社会互动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上,每一种情绪能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幼儿情绪的影响因素
幼儿情绪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体的生理方面(如年龄、性别等)和心理方面(如认知能力、气质等),外在因素主要是环境(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
二、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谈话法、游戏法、榜样法、环境熏陶法等,那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情绪教育”呢?
1.绘本阅读——感悟情绪
高兴是什么感觉?害怕是什么感觉?悲伤又是什么感觉?在实践中,教师很难、很少用语言向幼儿解释和描述这些抽象的词汇,但绘本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绘本的表达和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相吻合,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地情绪感悟,促进幼儿社会性、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绘本中蕴藏着生动形象的情绪表情,情绪产生的原因、场景等背景因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了主人公在某种情绪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描绘了相应的调节方式。这为幼儿体验、感悟情绪知识提供了认知对象。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主人公的情绪调节策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幼儿对绘本感受的力度和理解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不能直接将画面和文字传递给幼儿。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应该引导幼儿将关注点放在事件发生的背景因素、主人公的情绪表现和应对负面情绪的的具体做法。当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情景迁移到自己身上,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从而让幼儿知道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后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2.角色扮演——调节情绪
角色扮演具有模仿性和体验性,能够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情绪,运用积极策略来解决问题。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将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图像牢记在心,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幼儿有意识地记住并模仿故事中积极有效的行为策略的过程。其次,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了解他人观点的机会。进行角色扮演时,幼儿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体验不同角色的行为方式与他人互动的结果,从而增进对自我和他人互动的结果,思考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在美国PATHS课程中的“乌龟技术”,就很好地指导幼儿自我控制这种调节情绪的方式。首先教师向幼儿讲述一只小乌龟的故事。小乌龟面临着学习上的种种困难,还常常攻击别人,在聪明的老乌龟的帮助下,小乌龟学会了自我控制(将头缩进龟壳里)。然后教师就让幼儿生气、愤怒或痛苦时扮演小乌龟,将头埋在自己的手臂里,控制自己的冲动,深呼吸冷静下来,再说出让自己产生消极情绪的事情,一起和教师找到解决办法,以此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3.音乐游戏——表达情绪
音乐本身的旋律和由音乐唤起的视觉意象、情景记忆都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音乐游戏采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音乐活动,具有一定的构思和内容情节。它既需要幼儿扮演某一角色,并按照角色的需要来模仿创造,也需要幼儿通过不同的感官自主匹配和无歌词的音乐。
教师在实施一次音乐游戏时,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先让幼儿了解、熟悉故事情境以及故事中主人公所涉及的情绪状态。二是运用与故事相互匹配的儿歌进行音乐游戏。在配有歌词的音乐游戏中,幼儿可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后,根据歌词进行表演和律动活动,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这一情绪。三是根据故事情节,听辨音乐其中的快慢、轻重、长短所表现的主人公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丹尼尔.戈尔曼曾经说过:IQ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80%则归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情绪智力。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情绪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情绪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教育者,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逐渐成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善于表达、理解和尊重别人,懂得合作、坚强而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真正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关键词] 幼儿 教学活动 情绪教育 调节能力
一、 幼儿情绪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
1.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幼儿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间的互动不断丰富和发展。0-1岁的婴儿逐渐能够分辨成人高兴、生气、难过的面部表情,惊奇、恐惧等各种情绪也逐渐出现,这些生理性的情绪体验被称为初级情绪。1-3岁,孩子逐渐体验到骄傲、内疚、害羞、嫉妒等各种情绪,也具备了一定的移情能力,开始学会同情他人。3-6岁的孩子情绪有易冲动、易感染、易外露等特点,道德感、美感等深层次的情绪也有所发展,调节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
对幼儿而言,能否正确应对和处理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情绪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称之为“情绪能力”。情绪能力是个体察觉、理解自我和他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参与社交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具体来说,幼儿的情绪能力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识别、理解情绪的能力,即幼儿对情绪线索(如面部表情、情绪情境等)的识别、理解,以及对自身和他人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解;二是情绪调节能力,即幼儿能运用各种策略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或过度激动的情绪,如在出现情绪反应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延迟自己的冲动;三是情绪表达能力,即幼儿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较多地表现积极情绪,较少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在幼儿社会互动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上,每一种情绪能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幼儿情绪的影响因素
幼儿情绪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体的生理方面(如年龄、性别等)和心理方面(如认知能力、气质等),外在因素主要是环境(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
二、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谈话法、游戏法、榜样法、环境熏陶法等,那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情绪教育”呢?
1.绘本阅读——感悟情绪
高兴是什么感觉?害怕是什么感觉?悲伤又是什么感觉?在实践中,教师很难、很少用语言向幼儿解释和描述这些抽象的词汇,但绘本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绘本的表达和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相吻合,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地情绪感悟,促进幼儿社会性、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绘本中蕴藏着生动形象的情绪表情,情绪产生的原因、场景等背景因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了主人公在某种情绪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描绘了相应的调节方式。这为幼儿体验、感悟情绪知识提供了认知对象。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主人公的情绪调节策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幼儿对绘本感受的力度和理解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不能直接将画面和文字传递给幼儿。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应该引导幼儿将关注点放在事件发生的背景因素、主人公的情绪表现和应对负面情绪的的具体做法。当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情景迁移到自己身上,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从而让幼儿知道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后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2.角色扮演——调节情绪
角色扮演具有模仿性和体验性,能够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情绪,运用积极策略来解决问题。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将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图像牢记在心,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幼儿有意识地记住并模仿故事中积极有效的行为策略的过程。其次,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了解他人观点的机会。进行角色扮演时,幼儿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体验不同角色的行为方式与他人互动的结果,从而增进对自我和他人互动的结果,思考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在美国PATHS课程中的“乌龟技术”,就很好地指导幼儿自我控制这种调节情绪的方式。首先教师向幼儿讲述一只小乌龟的故事。小乌龟面临着学习上的种种困难,还常常攻击别人,在聪明的老乌龟的帮助下,小乌龟学会了自我控制(将头缩进龟壳里)。然后教师就让幼儿生气、愤怒或痛苦时扮演小乌龟,将头埋在自己的手臂里,控制自己的冲动,深呼吸冷静下来,再说出让自己产生消极情绪的事情,一起和教师找到解决办法,以此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3.音乐游戏——表达情绪
音乐本身的旋律和由音乐唤起的视觉意象、情景记忆都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音乐游戏采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音乐活动,具有一定的构思和内容情节。它既需要幼儿扮演某一角色,并按照角色的需要来模仿创造,也需要幼儿通过不同的感官自主匹配和无歌词的音乐。
教师在实施一次音乐游戏时,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先让幼儿了解、熟悉故事情境以及故事中主人公所涉及的情绪状态。二是运用与故事相互匹配的儿歌进行音乐游戏。在配有歌词的音乐游戏中,幼儿可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后,根据歌词进行表演和律动活动,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这一情绪。三是根据故事情节,听辨音乐其中的快慢、轻重、长短所表现的主人公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丹尼尔.戈尔曼曾经说过:IQ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80%则归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情绪智力。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情绪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情绪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教育者,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逐渐成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善于表达、理解和尊重别人,懂得合作、坚强而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真正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