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的12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听力水平的变化及恶心呕吐、耳聋及头晕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听力水平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恶心呕吐、耳聋及头晕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听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压氧常规药物突发性耳聋临床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8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59-02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伴有耳鸣、眩晕、耳道堵塞,部分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常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患者听力逐渐下降至最低点,该病起病迅速,进展较快,一旦出现及时治疗,如延誤治疗,患者有可能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失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1]。近些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已严重危害人们听力。突发性耳聋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致病菌的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服用一些耳毒性药物有关[2]。过去临床上常用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激素类药物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一般,随着高压氧不断发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方面取得一定临床效果。近几年,研究者们把目光转移到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上,本研究通过对12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中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12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耳鼻喉科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63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0.5±14.58)岁,病程0.6-12.0天,平均病程(6.3±3.33)天,听力损失24-90db,平均(57.0±19.48)db,右耳31例,左耳32例,均为单侧发病;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41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0±13.71)岁,病程0.8-10.5天,平均病程(5.6±2.84)天,听力损失27-95 db,平均(60.0±20.06)db,右耳27例,左耳36例,均为单侧发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及听力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血管扩张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类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压力应控制在0.22MPa,患者戴面罩吸氧30min后休息,吸空气10min后,接着吸氧30min后结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听力水平的变化及恶心呕吐、耳聋及头晕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听力提高30db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听力平均提高小于15db 或无改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及耳聋症状。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患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本研究对突发性耳聋采取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取得显著性临床效果,两者联合治疗的有效率达100%,而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有效率仅为84.13%,两组联合下听力值提高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通过比较,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见效快,安全性高,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总之,高压氧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提高了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听力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使治疗突发性耳聋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娟媚.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76-177
[2]余江萍.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41-42
[3]于建敏,孙玉蕊,张延平.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14-315
关键词:高压氧常规药物突发性耳聋临床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8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59-02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伴有耳鸣、眩晕、耳道堵塞,部分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常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患者听力逐渐下降至最低点,该病起病迅速,进展较快,一旦出现及时治疗,如延誤治疗,患者有可能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失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1]。近些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已严重危害人们听力。突发性耳聋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致病菌的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服用一些耳毒性药物有关[2]。过去临床上常用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激素类药物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一般,随着高压氧不断发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方面取得一定临床效果。近几年,研究者们把目光转移到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上,本研究通过对12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中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12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耳鼻喉科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63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0.5±14.58)岁,病程0.6-12.0天,平均病程(6.3±3.33)天,听力损失24-90db,平均(57.0±19.48)db,右耳31例,左耳32例,均为单侧发病;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41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0±13.71)岁,病程0.8-10.5天,平均病程(5.6±2.84)天,听力损失27-95 db,平均(60.0±20.06)db,右耳27例,左耳36例,均为单侧发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及听力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血管扩张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类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压力应控制在0.22MPa,患者戴面罩吸氧30min后休息,吸空气10min后,接着吸氧30min后结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听力水平的变化及恶心呕吐、耳聋及头晕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听力提高30db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听力平均提高小于15db 或无改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及耳聋症状。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患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本研究对突发性耳聋采取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取得显著性临床效果,两者联合治疗的有效率达100%,而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有效率仅为84.13%,两组联合下听力值提高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通过比较,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见效快,安全性高,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总之,高压氧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提高了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听力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使治疗突发性耳聋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娟媚.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76-177
[2]余江萍.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41-42
[3]于建敏,孙玉蕊,张延平.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