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明确强调: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渗透语法教学,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识,以此帮助学生精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中的语言难点。但是,在现行《考纲》中,又淡化了语法知识的考查,使得语法与考试内容“无关”。受此现状影响,导致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契合考试需要,“放弃”了语法教学指导,这一教学导向误区,使得很多学生面对一些学习内容,尤其是文言文知识学习时,经常会因为语法知识欠缺而难以准确理解文段内容,出现认知偏差。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切实转变“唯考试定教学”的偏激思想,学会应用语法知识指导学生辨析词类活用,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和认知中得到全方位、精准性指导,促使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词类活用;文言文
语法是语言构成方式和规律的体现,有着很强的灵活性、科学性、多样性,其在词组构架、变化,短语组合、形成,句子组织、搭配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特点。对中学生而言,学习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其更深刻、准确、到位地把握词组、短语的组合,句子、语序的组构,复句的形成、构架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精细且完善,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认知素养的塑造,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比较淡化,总认为这些知识与考试无关,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殊不知,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现代文阅读中,总会出现诸多认知偏差,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中学语法知识教学,让学生在语法知识辅助下精准辨析词类活用,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一、通过语法知识教学指导,精准把握语言要点
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措施。但是,唯有精准把握文句意思,方可满足深入理解、深度阅读的需要。此时,语法知识便成为助力学生理解阅读文段内容的关键。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语法知识的渗透与指导,让学生就词类活用得到深刻理解,进而能够读懂文意,理解文章语言构架,进而深刻把握课文主旨,对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准确认知。同时,也可以指引学生走出思维定势,打破已知的词性禁锢,使得其语言构架更加完善、健全。
例如,七年级文言文课文《狼》教学中,教师在解读“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意思时,必须就“洞”、“隧”的此类活动现象讲清楚,让学生理解此处的“洞”是“打洞”,“隧”是“钻洞”之意,在此处是名词动用。通过教师的讲析,学生自然在句意理解上豁然开朗,其语言素养和能力自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学习的精准度也会提高。
二、借助语法知识训练指导,科学理解语言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语文能力正处于发展和塑造时期,加强语法教学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更加熟练,其语法认知能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而精细。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可以先从打破学生的固有语言习惯入手,让学生在不断革新认知模式,走出语言套路中拓宽其语言视野,增强其结合不同语言情境、语言需要,活学活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结合需要设问:在常见用语习惯中,名词能不能做句子谓语?名词能不能做句子状语?形容词能不能作为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不及物动词能不能搭配宾语?面对一系列超乎常规的提问,学生肯定会回答不可能。然后,教师在结合具体案例指导,让学生在思维上发生转变,切实走出思维定势的禁锢,获得对于语文知识的全新学习与认知,其语言视野自然也会得到拓展。最后,教师再就对应设问逐个进行总结与例证,以加深并巩固学生理解,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出示训练题:二月草已( )。请学生尝试填写( )内空缺的词组,在学生经过几秒钟思考和尝试后,再次强调:此处只能填写一个字。面对学生的惊异与不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猜想,最后出示( )内应填的“芽”字。以此为起点,就语言环境决定词性的语法常识进行普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结合上述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就中学语文中常见词类活用情况及具体内容进行总结整合,以帮助学生对诸如: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数词活用等语法特点逐个归纳、明确。
三、利用语法知识特点分析,全面认识文句构架
众所周知,所有的语法知识都是为句子表情达意做服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语法向来都有着比较精细的分类。就“词”这一基本语言单位而言,其总体被分为实词、虚词,而实词又被分为名、动、数、量、代、形容词等,虚词则被分为副、连、介、助、叹、拟声词等。在不同“词”组合之下形成了“短语”,数个“短语”又多次组合为句子。这一基本文句构架规律,便是语法知识的内涵和特点所在。深入学习、理解语法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句子结构,理解词类活用的目的,起着重要影响,使学生的语法知识由理论变为实践的基础和支撑。由此可见,加强语法知识特点分析,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文句构架,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工具性知识之一,其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词类活用,更好地学习语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和探索,以运用语法知识辨析词类活用为导向,在语法知识教学上寻求变革,让学生在科学指导下得到更好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谢海颖.辨析和掌握古代汉语中名词类活用规律[J].古典文学知识(4):117-124.
[2]毛向樱.浅论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现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11):97-99+105.
[3]杨冬梅.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思考[J].语文学刊(教育版)(9):102-104.
[4]高源.从概念语法隐喻角度分析古代汉语——兼论形容词的词类活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5):48-52.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词类活用;文言文
语法是语言构成方式和规律的体现,有着很强的灵活性、科学性、多样性,其在词组构架、变化,短语组合、形成,句子组织、搭配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特点。对中学生而言,学习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其更深刻、准确、到位地把握词组、短语的组合,句子、语序的组构,复句的形成、构架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精细且完善,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认知素养的塑造,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比较淡化,总认为这些知识与考试无关,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殊不知,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现代文阅读中,总会出现诸多认知偏差,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中学语法知识教学,让学生在语法知识辅助下精准辨析词类活用,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一、通过语法知识教学指导,精准把握语言要点
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措施。但是,唯有精准把握文句意思,方可满足深入理解、深度阅读的需要。此时,语法知识便成为助力学生理解阅读文段内容的关键。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语法知识的渗透与指导,让学生就词类活用得到深刻理解,进而能够读懂文意,理解文章语言构架,进而深刻把握课文主旨,对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准确认知。同时,也可以指引学生走出思维定势,打破已知的词性禁锢,使得其语言构架更加完善、健全。
例如,七年级文言文课文《狼》教学中,教师在解读“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意思时,必须就“洞”、“隧”的此类活动现象讲清楚,让学生理解此处的“洞”是“打洞”,“隧”是“钻洞”之意,在此处是名词动用。通过教师的讲析,学生自然在句意理解上豁然开朗,其语言素养和能力自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学习的精准度也会提高。
二、借助语法知识训练指导,科学理解语言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语文能力正处于发展和塑造时期,加强语法教学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更加熟练,其语法认知能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而精细。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可以先从打破学生的固有语言习惯入手,让学生在不断革新认知模式,走出语言套路中拓宽其语言视野,增强其结合不同语言情境、语言需要,活学活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结合需要设问:在常见用语习惯中,名词能不能做句子谓语?名词能不能做句子状语?形容词能不能作为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不及物动词能不能搭配宾语?面对一系列超乎常规的提问,学生肯定会回答不可能。然后,教师在结合具体案例指导,让学生在思维上发生转变,切实走出思维定势的禁锢,获得对于语文知识的全新学习与认知,其语言视野自然也会得到拓展。最后,教师再就对应设问逐个进行总结与例证,以加深并巩固学生理解,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具体训练中,教师出示训练题:二月草已( )。请学生尝试填写( )内空缺的词组,在学生经过几秒钟思考和尝试后,再次强调:此处只能填写一个字。面对学生的惊异与不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猜想,最后出示( )内应填的“芽”字。以此为起点,就语言环境决定词性的语法常识进行普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结合上述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就中学语文中常见词类活用情况及具体内容进行总结整合,以帮助学生对诸如: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数词活用等语法特点逐个归纳、明确。
三、利用语法知识特点分析,全面认识文句构架
众所周知,所有的语法知识都是为句子表情达意做服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语法向来都有着比较精细的分类。就“词”这一基本语言单位而言,其总体被分为实词、虚词,而实词又被分为名、动、数、量、代、形容词等,虚词则被分为副、连、介、助、叹、拟声词等。在不同“词”组合之下形成了“短语”,数个“短语”又多次组合为句子。这一基本文句构架规律,便是语法知识的内涵和特点所在。深入学习、理解语法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句子结构,理解词类活用的目的,起着重要影响,使学生的语法知识由理论变为实践的基础和支撑。由此可见,加强语法知识特点分析,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文句构架,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工具性知识之一,其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词类活用,更好地学习语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和探索,以运用语法知识辨析词类活用为导向,在语法知识教学上寻求变革,让学生在科学指导下得到更好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谢海颖.辨析和掌握古代汉语中名词类活用规律[J].古典文学知识(4):117-124.
[2]毛向樱.浅论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现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11):97-99+105.
[3]杨冬梅.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思考[J].语文学刊(教育版)(9):102-104.
[4]高源.从概念语法隐喻角度分析古代汉语——兼论形容词的词类活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