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家肖复兴在《还原历史中人的心路历程》说道:“历史宜粗不宜细,大致的背景轮廓总是可以描述的;历史中的人,则宜细不宜粗,需要思想情感真实的细节为依托。”[1]
事实上,描写人物也需要同样的过程:人物经历的故事或者故事轮廓宜粗不宜细,大致的故事背景或者人物关系,寥寥数语总能够描述出来的;而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节则宜细不宜粗,需要具体的人物描写来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化文章的主题。如:
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写的故事脉络十分清晰:“我”双脚瘫痪,作为爱我的、育我的母亲则坚强地忍受着肝病的煎熬,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而“我”在母亲的鼓励下终于笑看花开花落,“好好地活下去”。这个故事轮廓是“粗”的。但是在具体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时则是“细”的,譬如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作者十分注重人物细节的描写——“我”的情绪因双脚瘫痪而变得十分暴躁,经常性摔坏东西,作者描述母亲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时选择了“悄悄地”回避,“偷偷地”觀察“我”,眼边“红红地”,细致地将一个无奈、无助与有着无限的爱子之情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在描述人物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一笔带过人物。如春秋笔法一样,生硬地定位人物性格,却没有通过详细的描写与刻画来塑造人物,人物的塑造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支撑的作文,怎么能称为佳作呢?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呢?
一、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刻画人物形象
每个人物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举动都能透露出个人对生活、对学习、对他人的态度。例如,我在分析《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人物形象时特别注重了细节方面的知识传授:胡屠户壮胆打了范进一巴掌之后,“站在一边,不想那只手隐隐的痛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个“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的夸张式细节描写,就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生动地刻画了胡屠户的那种虚伪、趋炎附势的市侩品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我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设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来进行课堂演练:五月上旬,学校进行期中考试颁奖典礼,我就在典礼开始之前让学生们去观察一两个上台领奖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比较有修养,懂礼貌,他会如何看待此次的领奖呢?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内向,行为上比较随意,甚至对领奖也是很随意的同学。试分析他们共同走向领奖台的反应。典礼结束后,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尝试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回答。[以下是我和之间的课堂对话]
师:很有礼貌的那些人领奖时有什么表现?
学生A:慢慢走向领奖台,双手捧着奖状。
师:这是动作描写,体现了他对颁奖人的尊重,对自己成绩的自豪。
学生B:有的鞠躬面带微笑,眼睛放出光彩。
师:嗯!说得好,这是神态描写。
学生C:有一个同学说了声“谢谢”。
师:你听见这声“谢谢”的语气是怎样的?
学生C:因为他是有礼貌的,所以应该是温柔的语气,略带有些不好意思的。
师:还有吗?
学生D:有的同学声音是洪亮的,大声地说了声“谢谢”!
师:你猜为什么是洪亮的?
学生D:他应该是很自信的人。
学生E:不一定是自信,也很有可能他很有修养,有礼貌。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别从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中分析了人物。如果这个人的性格比较随意,他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学生E:他的神情眼睛没有光彩,既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也会表现出很随意。
师:为什么有这种认识?
学生E:因为他并不看重这次的领奖。
师:这是神态描写,观察得很细致。
学生F:他仿佛有一点不想领奖的感觉?因为当老师要求拍照留念时,他很不情愿地低下头。
……
以上我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说话的语气、速度,人物的神情以及人物的动作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效果令我比较满意。这就印证了了一句话:细致的描写来自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每一个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这等于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性符号,同时,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优秀的镜头记录者,因为学生本身好奇的心理会促使他们认真地“猎奇”着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会把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这些人物当中,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这些都能够为学生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作重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揣测人物心理
试问人物哪得有活力,唯有细致显真情。笔者这里的“真情”,指的是揣测出来的人物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微妙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心理在“作祟”,往往我们看故事的内容确实能够揣测出人物的心理倾向。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有过这样的情境描述:“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学生根据全文的主要内容与主旨探索,我们很明确地知道了作者心里不能接受双腿瘫痪的事实,从而导致了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揣测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时候,应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仅供参考:
大学生芳芳在假期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个衣衫整洁的小孩子在车站旁边的空地哭泣。她眉头一皱,走向前询问小女孩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猜猜芳芳看见这一幕,“眉头一皱”时会怎么想?面对芳芳的询问,小女孩会怎么想?
学生A:我觉得芳芳会想,她怎么会在这里呢?难道与家人分散了?
学生B:她会想,我应不应该帮助她呢? 学生C:她还会想,怎么帮呢?帮忙的话,我会不会被认为是骗子呢?
学生D:她还会想,还是不帮了,还是回家吧!但是又有点不忍心。
学生E:小女孩的心里面会很害怕,毕竟是一个人在这里,周围是陌生的环境。
学生F:小女孩会觉得眼前的姑娘是一个好人,因为有人帮助我了。
学生G:但是有可能会认为姑娘是坏人,借机接近我。
……
在这里,几个同学的对人物的心理描述,已经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层面,并且这种情景是没有相关情节作为补充的,仅仅是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充分展现了学生揣测人物心理的超高能力。
笔者并没有放过如此“美妙的”心理揣测成果,并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将这个描写补充完整,以“芳芳的行动”为题,将整个过程描述出来,让人物活起来,可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小作文训练:学生成为了“芳芳行动”的记录者和描述者。
在此教学过程中,笔者借着这个情景的引导性学习,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写作叙事过程都纷纷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个别同学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尤其深刻。如其中一个同学在描述同学捡起被丢在地上的粉笔时,如此写道:“我的同学看见了地上的粉笔,当别人都视若无睹时,她想,多么碍眼的粉笔啊!把整洁的地面污染了,浪费了别人的辛勤劳动,不行,我要捡起它。于是她轻轻地走过去,弯下腰,捡起了这根粉笔,并将它放回到粉笔盒里面”。在这里,这位同学可谓学到了揣测人物心理的“秘诀”——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人物,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彩虹之所以美丽,皆因其出彩;人物之所以动人,皆因其细致。事实上,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如此塑造出来的吗?像偉大的人物形象——福尔摩斯不是取材于一个具有高超观察能力的老师吗?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捕捉人物形象的摄影师,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对人物进行大胆的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联想,并进行细致的描述,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写作中加入丰富的人物刻画,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肖复兴.还原历史中人的心路历程——《故国人民有所思》[N].南方日报.2013.08.11(10).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尚文.吴克强.2010:105.
作家肖复兴在《还原历史中人的心路历程》说道:“历史宜粗不宜细,大致的背景轮廓总是可以描述的;历史中的人,则宜细不宜粗,需要思想情感真实的细节为依托。”[1]
事实上,描写人物也需要同样的过程:人物经历的故事或者故事轮廓宜粗不宜细,大致的故事背景或者人物关系,寥寥数语总能够描述出来的;而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节则宜细不宜粗,需要具体的人物描写来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化文章的主题。如:
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写的故事脉络十分清晰:“我”双脚瘫痪,作为爱我的、育我的母亲则坚强地忍受着肝病的煎熬,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而“我”在母亲的鼓励下终于笑看花开花落,“好好地活下去”。这个故事轮廓是“粗”的。但是在具体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时则是“细”的,譬如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作者十分注重人物细节的描写——“我”的情绪因双脚瘫痪而变得十分暴躁,经常性摔坏东西,作者描述母亲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时选择了“悄悄地”回避,“偷偷地”觀察“我”,眼边“红红地”,细致地将一个无奈、无助与有着无限的爱子之情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在描述人物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一笔带过人物。如春秋笔法一样,生硬地定位人物性格,却没有通过详细的描写与刻画来塑造人物,人物的塑造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支撑的作文,怎么能称为佳作呢?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呢?
一、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刻画人物形象
每个人物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举动都能透露出个人对生活、对学习、对他人的态度。例如,我在分析《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人物形象时特别注重了细节方面的知识传授:胡屠户壮胆打了范进一巴掌之后,“站在一边,不想那只手隐隐的痛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个“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的夸张式细节描写,就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生动地刻画了胡屠户的那种虚伪、趋炎附势的市侩品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我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设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来进行课堂演练:五月上旬,学校进行期中考试颁奖典礼,我就在典礼开始之前让学生们去观察一两个上台领奖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比较有修养,懂礼貌,他会如何看待此次的领奖呢?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内向,行为上比较随意,甚至对领奖也是很随意的同学。试分析他们共同走向领奖台的反应。典礼结束后,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尝试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回答。[以下是我和之间的课堂对话]
师:很有礼貌的那些人领奖时有什么表现?
学生A:慢慢走向领奖台,双手捧着奖状。
师:这是动作描写,体现了他对颁奖人的尊重,对自己成绩的自豪。
学生B:有的鞠躬面带微笑,眼睛放出光彩。
师:嗯!说得好,这是神态描写。
学生C:有一个同学说了声“谢谢”。
师:你听见这声“谢谢”的语气是怎样的?
学生C:因为他是有礼貌的,所以应该是温柔的语气,略带有些不好意思的。
师:还有吗?
学生D:有的同学声音是洪亮的,大声地说了声“谢谢”!
师:你猜为什么是洪亮的?
学生D:他应该是很自信的人。
学生E:不一定是自信,也很有可能他很有修养,有礼貌。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别从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中分析了人物。如果这个人的性格比较随意,他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学生E:他的神情眼睛没有光彩,既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也会表现出很随意。
师:为什么有这种认识?
学生E:因为他并不看重这次的领奖。
师:这是神态描写,观察得很细致。
学生F:他仿佛有一点不想领奖的感觉?因为当老师要求拍照留念时,他很不情愿地低下头。
……
以上我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说话的语气、速度,人物的神情以及人物的动作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效果令我比较满意。这就印证了了一句话:细致的描写来自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每一个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这等于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性符号,同时,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优秀的镜头记录者,因为学生本身好奇的心理会促使他们认真地“猎奇”着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会把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这些人物当中,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这些都能够为学生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作重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揣测人物心理
试问人物哪得有活力,唯有细致显真情。笔者这里的“真情”,指的是揣测出来的人物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微妙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心理在“作祟”,往往我们看故事的内容确实能够揣测出人物的心理倾向。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有过这样的情境描述:“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学生根据全文的主要内容与主旨探索,我们很明确地知道了作者心里不能接受双腿瘫痪的事实,从而导致了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揣测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时候,应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仅供参考:
大学生芳芳在假期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个衣衫整洁的小孩子在车站旁边的空地哭泣。她眉头一皱,走向前询问小女孩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猜猜芳芳看见这一幕,“眉头一皱”时会怎么想?面对芳芳的询问,小女孩会怎么想?
学生A:我觉得芳芳会想,她怎么会在这里呢?难道与家人分散了?
学生B:她会想,我应不应该帮助她呢? 学生C:她还会想,怎么帮呢?帮忙的话,我会不会被认为是骗子呢?
学生D:她还会想,还是不帮了,还是回家吧!但是又有点不忍心。
学生E:小女孩的心里面会很害怕,毕竟是一个人在这里,周围是陌生的环境。
学生F:小女孩会觉得眼前的姑娘是一个好人,因为有人帮助我了。
学生G:但是有可能会认为姑娘是坏人,借机接近我。
……
在这里,几个同学的对人物的心理描述,已经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层面,并且这种情景是没有相关情节作为补充的,仅仅是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充分展现了学生揣测人物心理的超高能力。
笔者并没有放过如此“美妙的”心理揣测成果,并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将这个描写补充完整,以“芳芳的行动”为题,将整个过程描述出来,让人物活起来,可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小作文训练:学生成为了“芳芳行动”的记录者和描述者。
在此教学过程中,笔者借着这个情景的引导性学习,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写作叙事过程都纷纷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个别同学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尤其深刻。如其中一个同学在描述同学捡起被丢在地上的粉笔时,如此写道:“我的同学看见了地上的粉笔,当别人都视若无睹时,她想,多么碍眼的粉笔啊!把整洁的地面污染了,浪费了别人的辛勤劳动,不行,我要捡起它。于是她轻轻地走过去,弯下腰,捡起了这根粉笔,并将它放回到粉笔盒里面”。在这里,这位同学可谓学到了揣测人物心理的“秘诀”——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人物,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彩虹之所以美丽,皆因其出彩;人物之所以动人,皆因其细致。事实上,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如此塑造出来的吗?像偉大的人物形象——福尔摩斯不是取材于一个具有高超观察能力的老师吗?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捕捉人物形象的摄影师,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对人物进行大胆的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联想,并进行细致的描述,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写作中加入丰富的人物刻画,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肖复兴.还原历史中人的心路历程——《故国人民有所思》[N].南方日报.2013.08.11(10).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尚文.吴克强.20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