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CG,n=62)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TG,n=6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3±0.48vs?3.76±0.59,2.39±0.41vs3.38±0.54,2.08±0.43vs3.07±0.48,1.05±0.49vs2.13±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胸外科;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常见因素之一,特别是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组织分解代谢加速,最终影响切口愈合。同时,患者切口疼痛导致其不敢咳嗽、活动等,长期引起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增加,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4年12月选取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127例,其中观察组(TG,n=65),男43例,女22例;年龄27-69岁,平均为41.28±9.77岁;其中肺结核35例,肺大疱19例,肺癌7例,纵膈肿瘤4例;手术方式:全麻开胸47例,全麻胸腔镜18例。对照组(CG,n=62),男39例,女23例;年龄25-71岁,平均为43.36±11.25岁;其中肺结核33例,肺大疱17例,肺癌9例,纵膈肿瘤3例;手术方式:全麻开胸45例,全麻胸腔镜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止痛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术后宣教工作,与患者主动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建立护患信任,争取使患者正确面对并接受术后的各种不适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痛阈,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②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相应给药,保持患者体内有效浓度控制疼痛,减少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③给予患者自控止痛泵,患者根据自身机体需要随时推注;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患者半坐卧的舒适体位减少疼痛。④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避免肺部感染以减轻疼痛;教会患者巧妙咳嗽的方法[3]。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术后24h、48h、72h及7d,评估其疼痛情况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疼痛评估采用Prince-Henry评分,分为5级,范围为0-4分。0分为咳嗽时无疼痛;1分为为咳嗽时有疼痛,2分为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3分为安静状态下轻微疼痛,可以耐受;4分为安静状态下剧烈疼痛,无法忍受。患者得分越高,疼痛强度越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评分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及7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3±0.48?vs?3.76±0.59,2.39±0.41?vs3.38±0.54,2.08±0.43?vs?3.07±0.48,1.05±0.49?vs?2.13±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未使用者为47例(72.31%),使用1-3次者为16例(24.62%),使用>3次者为2例(3.08%);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者为19例(30.65%),使用1-3次者为32例(51.61%),使用>3次者为11例(17.74%);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術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
3 讨论
疼痛是机体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及炎症反应的信号,常伴有生理、心理、行为及情绪等诸多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及愈合情况,最终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除体温、脉搏、呼吸机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4]。在外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术后疼痛可以使机体自主神经活动异常,交感神经兴奋,血苯酚胺异常升高,患者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呼吸加快、焦虑抑郁等;同时,患者机体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原发病灶缺血缺氧,机体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障碍,均不同程度影响伤口的愈合及患者的康复[5,6]。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精神心理因素、个体年龄、性格、社会文化背景、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应根据其给予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给予患者自控止痛泵,其止痛效果优于肌内注射止痛法。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是由于半坐卧位产生的重力作用可以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被扩大,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被减轻,从而进一步减少由于胸部切口张力而产生的伤口疼痛。引流管固定之后,要严格检查是否固定妥当、通畅,尽量避免其受压、扭曲等固定不当牵拉所引起的伤口疼痛[7]。患者行胸部手术后,多因为疼痛而拒绝翻身、咳嗽及早期康复锻炼等,最终导致患者肺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肺复张延迟,导致肺部感染,疼痛加剧;此时,对患者正确的引导,协助其咳嗽排痰尤为重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 张焕珍, 张汉群, 李雪梅. 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9):260-261.
[2] 高岩, 杨晓歆. 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4,1(8):1313-1314.
[3] 翁慧, 陈晓玲, 翟玲玲.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20(18):4-5.
[4] 王明欢.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59 例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20):36-37.
[5] 姚阿芳. 胸外科手术病人疼痛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12,20(12):152-153.
[6] 李德学. 胸外科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27):142-144.
[7] 宋成娟. 胸外科术后护理的对策分析[J]. 吉林医学, 2015,36(10):2169.
[8] 朱红, 王九荣, 宋青.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4,12:110-111.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胸外科;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常见因素之一,特别是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组织分解代谢加速,最终影响切口愈合。同时,患者切口疼痛导致其不敢咳嗽、活动等,长期引起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增加,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4年12月选取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127例,其中观察组(TG,n=65),男43例,女22例;年龄27-69岁,平均为41.28±9.77岁;其中肺结核35例,肺大疱19例,肺癌7例,纵膈肿瘤4例;手术方式:全麻开胸47例,全麻胸腔镜18例。对照组(CG,n=62),男39例,女23例;年龄25-71岁,平均为43.36±11.25岁;其中肺结核33例,肺大疱17例,肺癌9例,纵膈肿瘤3例;手术方式:全麻开胸45例,全麻胸腔镜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止痛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术后宣教工作,与患者主动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建立护患信任,争取使患者正确面对并接受术后的各种不适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痛阈,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②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相应给药,保持患者体内有效浓度控制疼痛,减少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③给予患者自控止痛泵,患者根据自身机体需要随时推注;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患者半坐卧的舒适体位减少疼痛。④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避免肺部感染以减轻疼痛;教会患者巧妙咳嗽的方法[3]。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术后24h、48h、72h及7d,评估其疼痛情况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疼痛评估采用Prince-Henry评分,分为5级,范围为0-4分。0分为咳嗽时无疼痛;1分为为咳嗽时有疼痛,2分为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3分为安静状态下轻微疼痛,可以耐受;4分为安静状态下剧烈疼痛,无法忍受。患者得分越高,疼痛强度越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评分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及7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3±0.48?vs?3.76±0.59,2.39±0.41?vs3.38±0.54,2.08±0.43?vs?3.07±0.48,1.05±0.49?vs?2.13±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未使用者为47例(72.31%),使用1-3次者为16例(24.62%),使用>3次者为2例(3.08%);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者为19例(30.65%),使用1-3次者为32例(51.61%),使用>3次者为11例(17.74%);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術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
3 讨论
疼痛是机体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及炎症反应的信号,常伴有生理、心理、行为及情绪等诸多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及愈合情况,最终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除体温、脉搏、呼吸机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4]。在外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术后疼痛可以使机体自主神经活动异常,交感神经兴奋,血苯酚胺异常升高,患者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呼吸加快、焦虑抑郁等;同时,患者机体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原发病灶缺血缺氧,机体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障碍,均不同程度影响伤口的愈合及患者的康复[5,6]。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精神心理因素、个体年龄、性格、社会文化背景、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应根据其给予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给予患者自控止痛泵,其止痛效果优于肌内注射止痛法。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是由于半坐卧位产生的重力作用可以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被扩大,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被减轻,从而进一步减少由于胸部切口张力而产生的伤口疼痛。引流管固定之后,要严格检查是否固定妥当、通畅,尽量避免其受压、扭曲等固定不当牵拉所引起的伤口疼痛[7]。患者行胸部手术后,多因为疼痛而拒绝翻身、咳嗽及早期康复锻炼等,最终导致患者肺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肺复张延迟,导致肺部感染,疼痛加剧;此时,对患者正确的引导,协助其咳嗽排痰尤为重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 张焕珍, 张汉群, 李雪梅. 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9):260-261.
[2] 高岩, 杨晓歆. 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4,1(8):1313-1314.
[3] 翁慧, 陈晓玲, 翟玲玲.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20(18):4-5.
[4] 王明欢.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59 例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20):36-37.
[5] 姚阿芳. 胸外科手术病人疼痛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12,20(12):152-153.
[6] 李德学. 胸外科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27):142-144.
[7] 宋成娟. 胸外科术后护理的对策分析[J]. 吉林医学, 2015,36(10):2169.
[8] 朱红, 王九荣, 宋青.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4,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