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动态环境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变环境,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又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使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提升。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有相当一部分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创设上。
  《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园所环境的教育性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非正规教育场所的重要特征。以前幼儿园、班级内的环境创设与区角的设置,往往是教师一手操办的,由教师设计、布置,幼儿只能欣赏。存在着教师意识多、幼儿意识少,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的现象。有时一幅画上墙后就一直延用下去。这样,环境只被当作一道风景画,让人观赏,却失去了教育意义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生态学家巴克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总是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同时环境也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了线索。笔者认为,班级环境创设的意义在于它就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通过环境创设,还能调动幼儿活动的主体性、积极性。因此,我根据环境创设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关系作了专门的观察、研究,获取了一些初浅的尝试与经验。
  一、通过环境材料的收集,调动幼儿主动性
  班级的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通过引导幼儿对环境的注意,调动幼儿的注意。我根据班级特点和园内分给我们班的种植园,专门开辟了自然角(植物生长和班内小动物饲养角)。自然角开辟后,根据季节变化动员小朋友收集各种适宜生长、管理的动物和植物,如菠菜、油菜、茄子、辣椒、马铃薯、白菜、大蒜;蝌蚪、小鱼、小乌龟、泥鳅、龙虾等。因为这些都是小朋友们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的,因此平时他们对这些动植物非常关心,饲养角每天都有人在观察、讨论、喂养。户外活动时就先去种植园观察他们的生长情况,收获后送到食堂。在亲手种植、培养、品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表现和提高。
  二、通过创设区域化环境,激发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区域活动中最能得到发展。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创设了多种区角活动。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个别化的学习特点,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区角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每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符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需要、能力去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自由探索。
  在活动中我不多加干涉,只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和指导。因此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很轻松,不论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弱的,都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获取了许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如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变化;发现塔形摆放积木能使积木垒得又高又稳;发现电动玩具要装电池才能开动;发现装了圆形轮子以后小车能滚得快……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究获得智力的发展,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求知欲望。
  三、将环境创设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同时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
  主题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是根据主题而设定的,主题活动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是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根据每一个阶段的主题目标对孩子进行有计划地指导,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材料和设置,准确测出该环境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其中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写照。这种把幼儿的主题作品与墙饰布置相结合的形式,使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主题在更换,墙饰上的画面也在不断更换,孩子们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有意布置的作品展示,不仅可以让幼儿直接地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参与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在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中萌发美好的情感。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被长期张贴,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更是可以通过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互动,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学习体会他人的意图和看法,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获得了能力上的培养。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主体性在不断地发展,环境创设为幼儿通过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环境的再变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美术教育都趋向综合多元化发展,而我国过去只是单独强调美术这一独立学科的单一教学,对于与音乐、舞蹈的整合性教育几乎没有,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与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提高美术修养的同时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系统。  一、美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授孩子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最主要
期刊
有活力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课堂。如何让自己组织的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呢?我们在日常的教科研活动中针对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提问设计,关注幼儿在集体活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所发生的变化等方面重点研讨,将重点放在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师是否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努力追随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经验、追随幼儿的自主学习是我们活动设计的依据,也是伴随着我们集体活动的组织教育理念。在我们
期刊
摘要  为了便于区角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更好地创造和操作,我们园每个班都设立了“百宝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在投放材料时有时是盲目、随意的,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材料呢?通过老师们的研讨,最后决定创建“材料超市”,这个材料超市是根据材料的种类开设的,每个班级都可以来这里选取需要的材料,达到了幼儿园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  区角活动  准备 投放  一、通过主题目标去投放丰富
期刊
【案例背景】  “幼儿关心周围世界”这一概念是我园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的关键词。它是一种建立在新的幼儿发展观上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周围生活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探究和关心“周围世界”,并建立与周围世界的和谐关系是幼儿发展的内在需要。幼儿也正是在与周围真实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活动体现以实际经验为主,关注
期刊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人园、入学后,难以适应群体生活。别的小朋友都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呼朋引伴地玩儿,可他們却孤零零的一个人,不知怎么才能进入这个群体。或者,已经结交了一些玩伴,却由于交往方式的失误,不是与其他人打架、争吵,就是畏缩、惧怕,最终被这个群体所抛弃。家长們常常抱怨:教育孩子特别累。最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与人交往的问题。见到一位熟人,总要家长提醒了,才会打个招呼,分别时,也要家长提醒了,才会说
期刊
摘要  交往能促进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却不善于与人交往,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本文立足于社会化角度,通过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并加以分析指导,以正确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加快社会化发展进程,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角色游戏;小班幼儿;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交往能力指的是采
期刊
一个主题结束,通常会留下一些相关的物品,如墙饰、调查表、照片等等,这些反映了主题开展的轨迹,留下了主题的相关进程。  一个主题结束,也会留给我们许多回味,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实践,更要注重反思:这个主题活动留给孩子怎样的印象?家长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活动的?有可继续利用的隐性价值吗?——当我把目光锁定在主题延伸活动中,我发现,跟主题活动本身相比,它含有较高的“爱”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是进行班级管理和德
期刊
这是一堂说话练习课,练习用“是”字说话造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爸爸是老师。”“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孩子们纷纷发表“见解”。  就在这时,有个叫刘涛的孩子站了起来,他是个有名的捣蛋鬼,班上的女孩子见了他就会赶紧躲开。“我是好……"听得出,他想说"我是好孩子”,可是没等他说完,孩子们已哄堂大笑。不少孩子在窃窃私语:“哼,他也能是好孩子?”“他那么淘气,不是好孩子!”……看着刘涛尴尬
期刊
摘要  幼儿绘画教育是全面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发展了幼儿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幼儿园就利用从附近毛巾厂收集来的质地和色彩不同的各种废旧毛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别有趣味。现结合案例谈谈毛巾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地有效利用。  一、毛巾资源在区角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