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延伸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主题结束,通常会留下一些相关的物品,如墙饰、调查表、照片等等,这些反映了主题开展的轨迹,留下了主题的相关进程。
  一个主题结束,也会留给我们许多回味,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实践,更要注重反思:这个主题活动留给孩子怎样的印象?家长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活动的?有可继续利用的隐性价值吗?——当我把目光锁定在主题延伸活动中,我发现,跟主题活动本身相比,它含有较高的“爱”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是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活动的良好内容。因此我尝试以这样几种形式来进行我的主题延伸活动:
  一、展示——回味主题,回味“爱”
  一个主题结束以后,把主题中的照片、材料分门别类进行张贴,写上一两句生动贴切的介绍语,进行艺术化的装饰后进行展示。展示主要面向三个层面对象:
  1 孩子。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能引起他们富含情感的回忆,看着展示,他们对主题津津乐道,还能主动地向大家介绍。
  2 家长。介绍语使他们既明白了每一照片、材料的意思,又对整个活动有了一个整体了解,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他们往往满意之情溢于言表。这样一来,以后的主题活动的配合他们会更积极主动。
  3 别班的家长老师和孩子。起到一个互相交流、宣传推广的作用。
  这一展示与主题开展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墙饰有一定的区别:它是大容量的,包含着主题开展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各项活动。作为墙饰可能会考虑到一些客观因素而对内容有所选择,作为主题展示我则可以尽量多、全地把孩子的作品、开展的过程反映出来。如主题“秋叶飘飘”,我以幼儿的绘画作品“多彩的秋叶”为背景,把孩子们的活动照片、树叶画、书签、创编的诗歌等进行了综合展示,效果十分突出;它又是丰富灵活的,根据需要,我可以用KT板进行平面展示,也可以利用立体的展示台陈列作品,还可以开辟专门的主题展示场所进行集中展示,如“蛋宝宝”主题开展后,我与幼儿一起开了一个“养鸡场”,把我们开展活动的照片、制作的“养鸡场的鸡”等展示出来,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一个场所更像是一个游戏场地,使他们的兴趣经久不衰,也引起了全园师生家长的热切关注。
  在展示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必须照顾到全体的孩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展示内容面广量大,不同的活动要能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活动轨迹,如果一直是几个孩子充当展示的主角,就会在家长中引起不满。
  二、反馈——说出想法,说出“爱”
  家长是我们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倾听他们的想法,对我们的主题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每一次主题活动开展以后,我都注意收集家长们的意见,以使我的活动得到更合理的调整。一般我都是以当面交谈、电话沟通为主,有时也用电子邮件进行比较正式的交流,这些反馈意见往往能帮我从家长的角度去看问题,了解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一些想法:如亲子收集制作的要求是否超过了家长的能力范围?可利用的家长资源有哪些?哪些活动是家长喜欢并乐于参加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怎样的?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在很多家庭中,谈心类的交流并不是太多,家长们习惯于用一些具体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上课要认真一点、听老师话等等,而不善于让孩子倾听自己的想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孩子去了解家长的爱呢?半日活动结束后,我请家长填写了半日活动记录表,并提出一个要求:回家后,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以表扬为主,至少总结出孩子的3个优点,再提一个希望。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给孩子们念了家长的来信。文笔是否优美、信写得长短,我们都不理会,我们在意的是信中流露的真情实感。孩子们听得认真投入,信里提到的孩子都频频点头,表示接受和赞同。短短的一个星期,长长的来信,营造了一种暖暖的爱的氛围,与传统的回家夸奖或教训一番比起来,家长的来信显然要有效、有意义得多。
  三、交流——感受关注,感受“爱”
  节日、学期结束、特殊日子,我们一般会进行一些节日庆祝活动,有全园的、有教研组的等等。这些活动通常会有较长的准备时间、热烈的气氛、趣味的过程及皆大欢喜的结尾,当这些活动告一段落,教育并没有结束。
  儿童节“大带小游艺活动”后,我组织了一次“感谢会”,请孩子们说说,在这次快乐的活动中要感谢的人。很多孩子说:要感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和好吃的食物,让我们过得很快乐!一个孩子说:要感谢门房里的阿姨,一次走迷路了,是她告诉我该怎么走。一个孩子说:要感谢小弟弟,引来了大家的哄堂大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今天当哥哥当得很开心!
  那么,怎样表示感谢呢?说“谢谢”、送“感谢卡”、给弟弟妹妹做礼物、以后要表现得更好、亲一亲等等,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最后我说:“我也要感谢,谢谢‘宵宵’,当活动结束后,他帮助老师一起收拾桌子、整理游戏材料,老师要谢谢他!”宵宵十分地自豪。谈话结束后,孩子们主动搬好了小椅子,并抢着把我坐的小椅子也放到了钢琴旁。
  四、总结——展示成果,展示“爱”
  亲子活动是我园的园本特色活动,亲子采摘、亲子远足、亲子游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亲子制作比赛”也是亲子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亲子手机制作”“亲子体育玩具制作”“亲子水果娃娃”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亲子制作活动充分考虑了家长的能力与对孩子的发展,从通知、鼓动参与到作品创意、修改制作,我们的老师都会给出一定的建议,但不包办代替,鼓励各尽所能,搞出各自的特色。
  每次活动后我们都会进行作品展示和进行总结,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的评比呈现出一种高度的透明化状态,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制作、参观、交流、看总结得到了一次实质性的提高。
  如在“乌龟爬爬爬”主题中,我们班开展了亲子“乌龟壳”制作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表演游戏道具乌龟壳。我们事先把样品拿给孩子们看,请他们回去转述给家长,并与家长一起制作。两天以后,作品交了过来,比我所能想到的要精细、巧妙、形式更多样。我们把作品在活动室内进行了展示,并认真总结,对每一个作品进行分析、点评,把总结词和结果讲给孩子听,并张贴在家长园地中,精彩纷呈的亲子制作作品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一个童话世界,而我们的总结也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一些家长说:“下一次我会做得更好!”“没想到人家做得这么好,看来我也要好好学习!”不用老师多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气氛就特别浓厚,也特别融洽。   在这些主题延伸活动中,蕴含着师生之爱、同伴之爱、亲隋之爱、集体之爱。在实践中,我发现,良好的主题延伸活动,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
  首先,它帮助我们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考虑全面的习惯,当一件事完成以后,一定要回过头来进行一下反思总结: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站在活动之外理性分析活动过程,会让我们思维更清晰、更有条理。展示的过程其实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不仅对本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也有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
  第二,引导幼儿一起来总结反思我们的活动,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对整个活动进行剖析,找出成功的经验及不足之处,讨论改进意见。以孩子为主体,从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经验出发,能让我们的活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活动更有意义。
  这个习惯对于孩子和老师都是相当有价值的。
  (二)促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后及时的交流、总结能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想法,倾听到孩子的心声。孩子生活在爱里,也需要爱,他们还小,对于情感的交流需要更直观的表达与点拨。对他们来说,爱藏在日常活动中,藏在同伴之间的嬉戏打闹中,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和父母的教导里,通过交流与分析,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地学会找到爱,看清爱,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越来越贴近、越来越和谐。
  我们的交流总结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针对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有的放矢地进行。因为共同经历了活动,共同拥有了回忆,师生之间的话题变得多了,交流时更具体形象了,老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同一位置上,为了有趣的事情一起笑,为了失误一起反思,友谊、情感就这样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三)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
  非正式性,更能激发主动性。主题延伸活动,是一种意犹未尽的讨论,一次余音绕梁的展示,它气氛宽松、形式多样,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良好的氛围: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获得认同、树立自信。事关自身,他们有话可说,他们畅所欲言,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讨论过程中,他们发展了能力,也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
  倾听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成是班级活动的小主人,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当下一次活动开始时,他们会主动请缨:老师我来帮你!或者主动推荐:老师,我爸爸会做的,让他来做吧!孩子们的提议,家长们也总是能很乐意地接受并努力做好。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我们的各项主题活动搞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
  古时,有一厉害战术叫做“回马枪”,它往往有在最后关头“一击而中、反败为胜”的功效。主题活动,通常有着比较严谨的安排、环节相对紧凑,而我们的主题延伸活动,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穿插在主题活动之间,调节着活动的张驰度,且只需在主题开展的基础上,做一点点小小的“爱”的展示、反馈、交流、总结工作,这时的教育也能产生出“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妙用来。
  关注主题,关注教学,让我们一起爱上延伸,让爱延伸!
其他文献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的,而培养“说”的能力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本内容。虽然幼儿园有专门的语言活动,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更应抓住生活,重视生活中的语言教育。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生活即教育”。就是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条,反对死读书,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  如今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借助原有的故事、图画或组织孩子们进行讲述活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成长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区角游戏正是以小组为形式的区域活动,活动具有自选性、自主性、自发性。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性发展及与同伴交往的需要。但幼儿的游戏如果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便
期刊
摘要  目前,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琐碎、随意、数量多,效果差的现象。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研读教材,设计问题要适当、适度、适量,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善于倾听学生回答,了解幼儿的学习动态,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真正有效的提问,必须依赖倾听。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幼儿自主的提出问题。  关键词  提问  开放性 倾听 有效性  提问法是一种以多疑善思为主要标志的创造性阅读策略。提问是教师组
期刊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最好教育形式。怎样使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灵活呈现角色身份,推动游戏的发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说明
期刊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美术教育都趋向综合多元化发展,而我国过去只是单独强调美术这一独立学科的单一教学,对于与音乐、舞蹈的整合性教育几乎没有,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与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提高美术修养的同时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系统。  一、美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授孩子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最主要
期刊
有活力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课堂。如何让自己组织的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呢?我们在日常的教科研活动中针对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提问设计,关注幼儿在集体活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所发生的变化等方面重点研讨,将重点放在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师是否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努力追随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经验、追随幼儿的自主学习是我们活动设计的依据,也是伴随着我们集体活动的组织教育理念。在我们
期刊
摘要  为了便于区角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更好地创造和操作,我们园每个班都设立了“百宝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在投放材料时有时是盲目、随意的,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材料呢?通过老师们的研讨,最后决定创建“材料超市”,这个材料超市是根据材料的种类开设的,每个班级都可以来这里选取需要的材料,达到了幼儿园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  区角活动  准备 投放  一、通过主题目标去投放丰富
期刊
【案例背景】  “幼儿关心周围世界”这一概念是我园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的关键词。它是一种建立在新的幼儿发展观上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周围生活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探究和关心“周围世界”,并建立与周围世界的和谐关系是幼儿发展的内在需要。幼儿也正是在与周围真实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活动体现以实际经验为主,关注
期刊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人园、入学后,难以适应群体生活。别的小朋友都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呼朋引伴地玩儿,可他們却孤零零的一个人,不知怎么才能进入这个群体。或者,已经结交了一些玩伴,却由于交往方式的失误,不是与其他人打架、争吵,就是畏缩、惧怕,最终被这个群体所抛弃。家长們常常抱怨:教育孩子特别累。最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与人交往的问题。见到一位熟人,总要家长提醒了,才会打个招呼,分别时,也要家长提醒了,才会说
期刊
摘要  交往能促进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却不善于与人交往,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本文立足于社会化角度,通过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并加以分析指导,以正确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加快社会化发展进程,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角色游戏;小班幼儿;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交往能力指的是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