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朗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审视现今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免发现朗读教学目的不明确,读中缺乏具体指导,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读后评价不到位等。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有效朗读;朗读指导;朗读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上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普遍存在朗读目的不明确,朗读方式“天马行空”; 读前缺乏明确要求,朗读完全“雾里看花”; 读中缺乏具体指导, 指导过程“昙花一现”;读后评价不够到位,朗读效果“高耗低效”的现状。为读而读,指标模糊,学生盲从,怎能达成课标中提出的朗读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活力,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二、优化朗读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目标,让朗读训练有的放矢
  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存在重“感情”朗读,轻“正确、流利”朗读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只有奠實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朗读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如在初读《出塞》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读准诗句中的多音字,再读准诗句的停顿和节奏,最后把整首诗读的通顺、流利。在40分钟的课堂里,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由练读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二)丰厚过程,让朗读指导“锦上添花”
  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操作层面的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饶有趣味地朗读,加强朗读的实效性。怎样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情境创设中入情入境地读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所需要的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想象和联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地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创设情境:“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就要把课文读熟,读出感情,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才能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我又播放桂林山水美景的视频,带领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学生扮演导游描绘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宛若一幅美丽多姿的图画,令人遐思、沉醉。
  2.在咬文嚼字中有滋有味地读
  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语文课通过品词品句体悟了词语内涵,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当学生由衷地动情品读时,又能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和运用的精妙。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在理解“绿”一词时,我让学生给“绿”字换词,学生换成了“吹”等字,我马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想象春天江南两岸的美景,很快理解了“绿”所体现的情味,并且读得兴趣盎然。
  3.在范读引读中声情并茂地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在教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上英魂》时,因为学生并不熟悉清朝那一段历史,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那段历史,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三、多元互动评价,让朗读准确灵动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可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听到的常常是这样的评价语:“你朗读的声音很响亮”;“你朗读得很流利”;“你朗读得很有感情”;“你朗读得不错”……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听者真有隔靴搔痒之感,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白耗费。我们要将空泛评价变为导向性评价,把程式化评价为情境性评价,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间相互评价,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中帮助别人,完善自我。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旋律。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摆正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教学,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层次,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让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犹如“灵秀之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个学生纯净的心田,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孟广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极光,2015,09:90.
  [2]旦智草.浅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读书文摘,2016(5).
  [3]庄梅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4:134.
  (作者单位:桂林市华侨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加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来让学生们进行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勇敢地创作,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因素;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踊跃表现他们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核心素养  我们在进行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游戏和参与表演这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而激发学生们内心的情感
期刊
昨天下午,我和李楚尧、欧阳卿相约“丢沙包”。  丢沙包这个游戏可考验人的眼神精准度和身手敏捷度。  第一局,由李楚尧扔沙包,我来躲沙包。别看李楚尧瘦,他可是个体育健将。只见他摆好姿势,捏紧沙包,眯缝着一只眼睛,似乎随时准备把沙包扔出去。“啊呀,要扔啦!”欧阳卿在旁边尖叫着,叫得我的心都要飞出来啦。“快躲呀!”随着一声喊,沙包像离弦的箭一般向我飞来,我身子一歪,向旁边一跳,沙包从我腿边划出了一条弧线
期刊
摘 要:园本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发展和提升的有效专业动力,提高其实效性至关重要。我们首先要梳理清幼儿园的教研现状,其次是考虑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然后通过问题导向,落实好理论学习、创新模式、“教”“研”相促等方法,在思辨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园本教研;实效性;问题导向  园本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发展和提升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拥有大量的词汇,所以在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单词则是最基础的英语学习,但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知识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而英语单词的记忆令学生十分的苦恼,这也是限制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障碍之一。因此,针对初中生在单词记忆方面存在的障碍,教师就要探索出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单词记忆的烦恼,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对此,本文分析了初中
期刊
摘 要: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内驱力激活,离不开感性的教师去认识感性的学生。“一样的家庭,一样的学生”成为基于农村初中留守生内驱力的发展评价研究的新的视角。这是一个充满教育情怀的语境,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教师眼中的留守学生教学应当是这样的:教师应当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接体,教师应当是学生可以依赖的“家庭成員”。一样的家庭,一样的学生,本身也蕴含着一种评价观,其朴实而真挚,是内驱力的源泉。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 对于初中教育而言,如何认识农村初中留守生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是发掘这类群体学习潜力的关键。当教师带着理性的视角去看待留守生这个群体时,能够更为客观的看待他们身上存在的特点,如自我意识较强、自主能力较强、概括能力较强等。如果说农村留守生的学习现状可以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学生的学习潜力犹如冰山下面遼阔的海洋。通过评价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然后以之驱动学生的学习,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学生习作的思想、情感及所有的素材均来自于他们身边的现实生活。本文从捕捉素材、积累素材、巧用素材三个维度,阐述了小学习作素材的处置方法。  关键词: 作文教学;素材;维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作文是生活的结晶,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悉心体味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百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一、捕捉素材—
期刊
【活动过程】  (队会仪式略)  中队长讲话:队员们,我们常听到大人们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确,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影响真的是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人要比其他人具有更大的魅力。小小年纪的我们,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好的行为变成习惯,让这些好习惯陪伴我们成长。大家愿意一起努力吗?(愿意)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
期刊
摘 要:数学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覺:无论教师备课多么详细,教学资源利用得多么丰富,在课堂上讲得多么卖力、多么激情、多么透彻,一节课下来,有些学生还是收效甚微,与教师的付出往往成反比。老师苦,学生累,并且整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与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念有所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数学学习;
期刊
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学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活动经验和认知储备也将被充分激活起来。它对于课程资源的重组、学习品质的提升、问题意识的激发、数学思想的孕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预学单,重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智慧地学?笔者拟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