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育人功能,是值得《基础》课教师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育人功能;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基础》课是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因此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努力践行育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1、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做人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基础》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选择合理的人生目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做人。所谓做人,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做事的原则、方式和态度。大学生学会做人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其中《基础》课又在其中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认识人生中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博爱的胸怀,爱一切人和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修身的习惯,提升人生的境界;要让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成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身的才华,成就自己的事业。
2、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提高其的内在品质
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人格魅力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美国罗斯福讲过“培育一个人的知性却没有培育他的德性,等于是给社会创造了一个威胁性的存在”!英国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而我国的司马光认为,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才德双全是“圣人”,才德皆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及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①可见德之重要。而道德的完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去体味和感悟。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能够把握自身存在的意义和恰当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树立现代人的立身目标,也就是鼓励学生既要胸怀天下,也要从实际出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然,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灵魂塑造这点上,还需要还要注重行为的训练,把《基础》课的实践性落实到课内教学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认知转化为行为,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总之,通过《基础》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强的责任感,养成善良谦恭、宽容忍让的品性,树立知荣、认耻、明辨是非的善恶观,弘扬尊老爱幼、扶贫助残的美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引导大学生逐步完善自我,形成健康人格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全的人格特征、较为扎实的知识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基本的人文素质等都是考量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一个有着扎实且良好的专业学习背景而人格发展不完善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渐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阶段,其中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尤其必要。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心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时代性。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兴趣态度、价值观念等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势必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基础》课教师要教育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用大量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同情心,使他们明白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是息息相关的,要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
1、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基础》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对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基础》课既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中充满激情,增强《基础》课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只有坚定自身的理想和信念,敢于理直气壮地宣传真理。
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基础》课这门看似简单实则蕴涵深刻人生哲理的课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与魅力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基础》课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基础》课教师除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必须在做人方面有较高的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思,从而带动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但由于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讲课方式,就难免会泛泛而谈、枯燥乏味,把它讲成纯粹的政治理论课,不能实现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当然会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下对《基础》课的评价也是负面的居多。其实,《基础》课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穿插在理论讲解之中,可以让枯燥的概念、理论等变成鲜活的人物、声音、色彩,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还能让同学们用身边生动真实的案例印证书本的理论,增加了书本理论知识的可信度。可以说多媒体如果运用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授课效果。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和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相关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发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积极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与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讨论和辩论中找到成就感与满足感。
3、注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礼治精神及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精神等。如《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教导人们应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论语•为政》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教导人们必须讲信用,失去信用,就会不知如何立身处世;“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写照,曾激励无数热血志士为国家的自由和强大而前赴后继。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因此,在《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传统文化的宣讲,向学生逐步渗透中华文化精粹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达到思想育人,引导行为的目的之外,更要大力发挥课外教育的育人功能,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向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的观摩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基础》课育人的功能。
[注释]
①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1卷,第6、7页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6.
[2]李雪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3]王蕴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之功能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6)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育人功能;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基础》课是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因此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努力践行育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1、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做人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基础》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选择合理的人生目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做人。所谓做人,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做事的原则、方式和态度。大学生学会做人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其中《基础》课又在其中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认识人生中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博爱的胸怀,爱一切人和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修身的习惯,提升人生的境界;要让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成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身的才华,成就自己的事业。
2、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提高其的内在品质
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人格魅力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美国罗斯福讲过“培育一个人的知性却没有培育他的德性,等于是给社会创造了一个威胁性的存在”!英国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而我国的司马光认为,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才德双全是“圣人”,才德皆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及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①可见德之重要。而道德的完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去体味和感悟。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能够把握自身存在的意义和恰当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树立现代人的立身目标,也就是鼓励学生既要胸怀天下,也要从实际出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然,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灵魂塑造这点上,还需要还要注重行为的训练,把《基础》课的实践性落实到课内教学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认知转化为行为,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总之,通过《基础》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强的责任感,养成善良谦恭、宽容忍让的品性,树立知荣、认耻、明辨是非的善恶观,弘扬尊老爱幼、扶贫助残的美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引导大学生逐步完善自我,形成健康人格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全的人格特征、较为扎实的知识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基本的人文素质等都是考量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一个有着扎实且良好的专业学习背景而人格发展不完善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渐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阶段,其中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尤其必要。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心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时代性。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兴趣态度、价值观念等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势必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基础》课教师要教育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用大量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同情心,使他们明白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是息息相关的,要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
1、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基础》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对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基础》课既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中充满激情,增强《基础》课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只有坚定自身的理想和信念,敢于理直气壮地宣传真理。
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基础》课这门看似简单实则蕴涵深刻人生哲理的课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与魅力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基础》课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基础》课教师除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必须在做人方面有较高的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思,从而带动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但由于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讲课方式,就难免会泛泛而谈、枯燥乏味,把它讲成纯粹的政治理论课,不能实现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当然会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下对《基础》课的评价也是负面的居多。其实,《基础》课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穿插在理论讲解之中,可以让枯燥的概念、理论等变成鲜活的人物、声音、色彩,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还能让同学们用身边生动真实的案例印证书本的理论,增加了书本理论知识的可信度。可以说多媒体如果运用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授课效果。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和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相关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发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积极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与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讨论和辩论中找到成就感与满足感。
3、注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礼治精神及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精神等。如《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教导人们应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论语•为政》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教导人们必须讲信用,失去信用,就会不知如何立身处世;“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写照,曾激励无数热血志士为国家的自由和强大而前赴后继。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因此,在《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传统文化的宣讲,向学生逐步渗透中华文化精粹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达到思想育人,引导行为的目的之外,更要大力发挥课外教育的育人功能,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向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的观摩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基础》课育人的功能。
[注释]
①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1卷,第6、7页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6.
[2]李雪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3]王蕴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之功能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6)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