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四性.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数学教学语言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
1. 读音要准确.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à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 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 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引导学生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学完正方体后有学生问正方体是长方体吗?教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像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投放动画课件“甲地乙地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使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知识.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在地上滚一圈,然后量地上滚动轨迹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做实验师生一起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最后教师再提问学生: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条件,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的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
责任编辑罗峰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数学教学语言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
1. 读音要准确.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à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 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 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引导学生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学完正方体后有学生问正方体是长方体吗?教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像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投放动画课件“甲地乙地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使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知识.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在地上滚一圈,然后量地上滚动轨迹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做实验师生一起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最后教师再提问学生: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条件,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的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