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当道的情况下,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显得更加艰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审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现状,客观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就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进行深入思考,以早日找到适合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文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涌入中国。与日益繁荣的文艺创作相比,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代文艺批评界对文艺理论的把握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关于文艺理论的看法也受此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进一步提高文艺理论界对文艺理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生产,就成为当代文艺理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生产现状
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各国的文艺理论或多或少都要与他国的文艺理论发生碰撞和比较,如何构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艺理论体系,是各国文艺理论界一直努力的方向。与文艺创作相比,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其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文艺理论界分歧严重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既受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又深受传统文艺思想影响,最终形成今天这种相互牵扯、难以统一的格局。受此影响,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理论分歧极其明显,一些文艺理论学派甚至将派别之争强加到文艺理论之争去,如一些文艺理论家在对其他文艺理论家进行评价时,不是根据文艺理论发展规律及理论家的理论贡献来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而是根据个人关系亲疏远近对他人进行片面评价,致使文艺理论评价成为文艺理论家评功摆好的工具,这给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建设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文艺理论人才出现断层
近20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在世界文艺理论借鉴、吸收和批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与老一辈文艺理论家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如今,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正处于由学习模仿的追赶阶段向自主创新层次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蒋孔阳、陈涌、陆梅林、钱中文等中老年文艺理论家的去世和退休,文艺理论界也出现了严重的中青年文艺理论人才断档危机,许多高校的重点文艺学科日渐凋敝。中青年文艺理论人才严重匮乏,文艺理论建设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制约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生产的主要因素。
(三)文艺理论以外来为主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概念、方法和观念都来自国外,来自于西方当代文艺理论,中国现实文学经验和文艺理论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人虽然掌握了自己国家的文艺批评话语权,但是,由于许多文艺批评理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对中国文学现象和文艺生产来说,有些文艺理论引导和批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再则,当前文艺理论界对西方当代文艺理论的认识也存在明显误区:早期文艺理论界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态度是基本肯定,认为它是文艺理论发展的巅峰;当今文艺理论界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态度是基本否定,认为它是架空理论和场外理论的简单转向。无论是不加辨认地全盘接受还是盲目的全盘否定,中国文艺理论界这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态度,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的关联
(一)文化生产可给予文艺理论建设有力支撑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建国初期推崇的是文艺的政治工具性,在改革开放后关注的是批评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变化的出现,与其说是受中国社会现实条件影响,不如说是受文化生产的影响。究其原因,理论来源于实践,文化生产活动既是文艺理论建设的研究对象,也是其思想来源。只要文化生产不止步,就可以为文艺理论建设提供实践支撑,文艺理论建设就不会停滞不前。
(二)文艺理论建设是文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
与文艺建设相比,文化建设的范畴更宽更广,在文艺理论、文学作品、文艺批评、影视生产等文艺、文化生产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文化建设这个统一的整体。文艺理论建设作为文艺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脉,也是文化生产的一部分。以优秀的文艺理论和积极的文艺批评,对当代文化建设环境、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倡、推广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文艺批判使文化建设去伪存真,是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并重发展的可行之路,也是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在发展中都要注意的问题。
(三)两者文化目的相同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主导思想,这就决定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上保持一致。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与文艺工作是一体的,它作为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肩负文化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它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特色文化指针和文艺指针所指的是同一方向。
三、有关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发展思考
最近二十多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文艺理论由极端他律论完成了向自律论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转变是建立在文艺理论脱离政治束缚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客观而健康的转变,它虽然是独立的,但是却不是边缘化、另类化的。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也要具备发展的眼光,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意识,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避免观念错位与价值迷失,才能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中国文艺理论界和文化工作者一方面尊重世界文艺理论互异秉性,深入分析全球化文化浪潮形成背景和中国文化创作所面临的现实语境。一方面在世界文艺理论、文化形式融合的大环境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理论交流和学习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意识,开展先进文化生产活动。谈及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我们必须客观认识中国文艺理论的悠久传统及其历史性的贡献,中国文艺理论中特有的“意境”、“神韵”、“风骨”等文艺理论主张,虽然不够严密和科学,但是,却是中国文艺理论独特审美本质的体现,用西方文艺理论也解释得通,即使在今日,同样具有研究和继承价值。对于外国文艺理论,我们也要继续从中汲取营养,积极学习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优点,并将之应用到现代文学实践中去,以使中国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一)构建二者互助互生的关系
鉴于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活动的密切关联,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致力于构建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相互作用、同步发展的共生关系。以此为目标,当代文艺理论家和文化生产者要结合当前文艺、文化发展特征,认清今后文艺、文化发展趋势,为二者的交融、碰撞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将文艺理论放在“市场化”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向文化研究提供现实言说实践(贾鲁华《消费社会语境中文艺理论的承担》)。如文艺理论家在文艺理论建设和研究中,要注重文化形式的多样性,结合时代文化热门产品、文化热点开展文艺理论研究,将文艺理论放在商品化社会内核中进行检验,并促使其积极从文化生产这一重要文艺理论生产资源中汲取营养,在社会消费语境中完成自我身份的确立。同样,在文化生产中,文化生产者也要重视文艺理论的指导作用,争取在正确的文艺理论指导下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作品
(二)加大对新媒介的关注和应用
从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媒介革新,都会推动文艺、文化艺术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如今,我国文艺理论要想发展前进,首先要考虑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和平台上发展前进这一问题。只有借助特定媒介传输,文艺理论才能被传达给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才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新媒介环境中,文艺理论要提高对新媒介独立审美价值和时代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多媒体传播、网络文化等新文艺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介的交互性、融合性进行文艺理论建设和传播。新媒介如网络和手机等,也给当代文化审美意境、情趣、心理带来了直接影响,因此,文化生产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胆进行新媒介艺术尝试,就媒介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磋商探讨(2012“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并积极从文艺理论中寻找更多的有利于新媒介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这对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来说,都是有益的,也都是必须的。如同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与影视联姻,通过网络文学、广告文学等途径进行文学实践的多元探索一样。文艺理论同样可以借助新媒介创新文艺理论载体,改变文艺实践的路径和规律,进行新媒体文艺生产和促销,变纸质文本、精英色彩的深度文艺追求为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超文艺,尽快构建符合当代社群审美要求的文艺话语体系。
(三)加大中外文化翻译与研究力度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接受国外文艺理论的可行与科学之处,并将之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通过某种形式实现相通相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触摸到外国文艺理论的内核,才能推动中国文艺理论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外文化翻译与解读是我国文艺理论界审视世界、宣扬自我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中国文艺理论界今后要坚持这一文艺理论学习和发展道路,加大国外文化翻译和研究力度,运用本国本民族所熟悉的话语、独具民族理论话语特色的语言去译介和阐释中外文艺,在外国文化翻译与研究中进行中国民族文化移植,在传统文化翻译中灵活运用异化翻译策略,使先进文艺理论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在合译《红楼梦》、《儒林外史》时,就采用了多种异化手法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其人其作品也因此在国内外广获好评。其此,秉承灵活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思想,通过以我为主的中外合作,加快当代文化生产的国家化步伐,为中国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无论是在文艺理论建设还是在文化生产中,我们都要正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尊重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创作规律,为二者的发展、融合和对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弥补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参考文献:
[1]夏丽君.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李松岳. 关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3:26-30.
[3]张锡坤,路静.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69-77+159.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文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涌入中国。与日益繁荣的文艺创作相比,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代文艺批评界对文艺理论的把握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关于文艺理论的看法也受此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进一步提高文艺理论界对文艺理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生产,就成为当代文艺理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生产现状
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各国的文艺理论或多或少都要与他国的文艺理论发生碰撞和比较,如何构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艺理论体系,是各国文艺理论界一直努力的方向。与文艺创作相比,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其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文艺理论界分歧严重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既受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又深受传统文艺思想影响,最终形成今天这种相互牵扯、难以统一的格局。受此影响,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理论分歧极其明显,一些文艺理论学派甚至将派别之争强加到文艺理论之争去,如一些文艺理论家在对其他文艺理论家进行评价时,不是根据文艺理论发展规律及理论家的理论贡献来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而是根据个人关系亲疏远近对他人进行片面评价,致使文艺理论评价成为文艺理论家评功摆好的工具,这给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建设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文艺理论人才出现断层
近20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在世界文艺理论借鉴、吸收和批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与老一辈文艺理论家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如今,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正处于由学习模仿的追赶阶段向自主创新层次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蒋孔阳、陈涌、陆梅林、钱中文等中老年文艺理论家的去世和退休,文艺理论界也出现了严重的中青年文艺理论人才断档危机,许多高校的重点文艺学科日渐凋敝。中青年文艺理论人才严重匮乏,文艺理论建设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制约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生产的主要因素。
(三)文艺理论以外来为主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概念、方法和观念都来自国外,来自于西方当代文艺理论,中国现实文学经验和文艺理论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人虽然掌握了自己国家的文艺批评话语权,但是,由于许多文艺批评理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对中国文学现象和文艺生产来说,有些文艺理论引导和批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再则,当前文艺理论界对西方当代文艺理论的认识也存在明显误区:早期文艺理论界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态度是基本肯定,认为它是文艺理论发展的巅峰;当今文艺理论界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态度是基本否定,认为它是架空理论和场外理论的简单转向。无论是不加辨认地全盘接受还是盲目的全盘否定,中国文艺理论界这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态度,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的关联
(一)文化生产可给予文艺理论建设有力支撑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建国初期推崇的是文艺的政治工具性,在改革开放后关注的是批评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变化的出现,与其说是受中国社会现实条件影响,不如说是受文化生产的影响。究其原因,理论来源于实践,文化生产活动既是文艺理论建设的研究对象,也是其思想来源。只要文化生产不止步,就可以为文艺理论建设提供实践支撑,文艺理论建设就不会停滞不前。
(二)文艺理论建设是文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
与文艺建设相比,文化建设的范畴更宽更广,在文艺理论、文学作品、文艺批评、影视生产等文艺、文化生产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文化建设这个统一的整体。文艺理论建设作为文艺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脉,也是文化生产的一部分。以优秀的文艺理论和积极的文艺批评,对当代文化建设环境、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倡、推广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文艺批判使文化建设去伪存真,是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并重发展的可行之路,也是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在发展中都要注意的问题。
(三)两者文化目的相同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主导思想,这就决定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上保持一致。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与文艺工作是一体的,它作为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肩负文化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它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特色文化指针和文艺指针所指的是同一方向。
三、有关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发展思考
最近二十多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文艺理论由极端他律论完成了向自律论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转变是建立在文艺理论脱离政治束缚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客观而健康的转变,它虽然是独立的,但是却不是边缘化、另类化的。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也要具备发展的眼光,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意识,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避免观念错位与价值迷失,才能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中国文艺理论界和文化工作者一方面尊重世界文艺理论互异秉性,深入分析全球化文化浪潮形成背景和中国文化创作所面临的现实语境。一方面在世界文艺理论、文化形式融合的大环境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理论交流和学习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意识,开展先进文化生产活动。谈及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我们必须客观认识中国文艺理论的悠久传统及其历史性的贡献,中国文艺理论中特有的“意境”、“神韵”、“风骨”等文艺理论主张,虽然不够严密和科学,但是,却是中国文艺理论独特审美本质的体现,用西方文艺理论也解释得通,即使在今日,同样具有研究和继承价值。对于外国文艺理论,我们也要继续从中汲取营养,积极学习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优点,并将之应用到现代文学实践中去,以使中国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一)构建二者互助互生的关系
鉴于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活动的密切关联,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致力于构建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相互作用、同步发展的共生关系。以此为目标,当代文艺理论家和文化生产者要结合当前文艺、文化发展特征,认清今后文艺、文化发展趋势,为二者的交融、碰撞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将文艺理论放在“市场化”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向文化研究提供现实言说实践(贾鲁华《消费社会语境中文艺理论的承担》)。如文艺理论家在文艺理论建设和研究中,要注重文化形式的多样性,结合时代文化热门产品、文化热点开展文艺理论研究,将文艺理论放在商品化社会内核中进行检验,并促使其积极从文化生产这一重要文艺理论生产资源中汲取营养,在社会消费语境中完成自我身份的确立。同样,在文化生产中,文化生产者也要重视文艺理论的指导作用,争取在正确的文艺理论指导下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作品
(二)加大对新媒介的关注和应用
从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媒介革新,都会推动文艺、文化艺术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如今,我国文艺理论要想发展前进,首先要考虑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和平台上发展前进这一问题。只有借助特定媒介传输,文艺理论才能被传达给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才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新媒介环境中,文艺理论要提高对新媒介独立审美价值和时代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多媒体传播、网络文化等新文艺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介的交互性、融合性进行文艺理论建设和传播。新媒介如网络和手机等,也给当代文化审美意境、情趣、心理带来了直接影响,因此,文化生产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胆进行新媒介艺术尝试,就媒介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磋商探讨(2012“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并积极从文艺理论中寻找更多的有利于新媒介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这对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来说,都是有益的,也都是必须的。如同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与影视联姻,通过网络文学、广告文学等途径进行文学实践的多元探索一样。文艺理论同样可以借助新媒介创新文艺理论载体,改变文艺实践的路径和规律,进行新媒体文艺生产和促销,变纸质文本、精英色彩的深度文艺追求为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超文艺,尽快构建符合当代社群审美要求的文艺话语体系。
(三)加大中外文化翻译与研究力度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接受国外文艺理论的可行与科学之处,并将之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通过某种形式实现相通相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触摸到外国文艺理论的内核,才能推动中国文艺理论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外文化翻译与解读是我国文艺理论界审视世界、宣扬自我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中国文艺理论界今后要坚持这一文艺理论学习和发展道路,加大国外文化翻译和研究力度,运用本国本民族所熟悉的话语、独具民族理论话语特色的语言去译介和阐释中外文艺,在外国文化翻译与研究中进行中国民族文化移植,在传统文化翻译中灵活运用异化翻译策略,使先进文艺理论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在合译《红楼梦》、《儒林外史》时,就采用了多种异化手法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其人其作品也因此在国内外广获好评。其此,秉承灵活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思想,通过以我为主的中外合作,加快当代文化生产的国家化步伐,为中国文艺理论和文化生产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与文化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无论是在文艺理论建设还是在文化生产中,我们都要正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尊重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创作规律,为二者的发展、融合和对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弥补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化生产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参考文献:
[1]夏丽君.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李松岳. 关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3:26-30.
[3]张锡坤,路静.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69-7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