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地方。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前,交通不畅(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若想走出去只有水路一条(温州方言中“水”“死”同音,在文革末期温州老百姓戏称温州只有死“水”路一条)。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寻找生路。温州人的成功毫无疑问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干出来的、放出来的。据悉,全球共有240万温州人分布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州人戏言,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咱温州人。
我最佩服两个地方的人,一个潮州人,一个是温州人。如果说天下一半是潮汕,那另一半就是温州的了。中国之有温州人,一如欧洲拥有犹太人。朱乒乓就是温州的,在温州这个商智的高地,朱乒乓用温州商智来经营书画,一下子就抵达了中国书画“8848”的高峰。
抄底,学书法就要抄“二王”的底
底部,温州人在四处“抄底”。就像当初,过了若干年,我们突然惊愕地发现,温州人已经悄悄占据了经济领域的若干个制高点,现在,就像拳击运动一样,温州人虽然收起了拳头,但他们却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出击。一部分温州人已经出动,收购难以为继的矿产、企业、烂尾楼……温州人在四处寻找经济的“底部”。
在温州生长的人,在骨子里就烙上温州人的精明。从什么地方入手?学书法的人一直拿不准,朱乒乓却直抵二王,她认为:二王是中国书法的底部。
书法尚“韵” ,而“二王”无疑是这个时代玄远超逸的魏晋风韵不可替代的最理想的传达者。二王遗墨,真伪复杂,隋以来,摹拓传到现在,极其可靠的,羲之有《快雪时晴帖》、《奉橘三帖》、八主本《兰亭修禊叙》唐摹本,从中唐时代就流入日本的《丧乱帖》、《孔侍中帖》几种。定武本《兰亭修禊帖》、《十七帖》、榷场残本《大观帖》中之《二廿日》、《旦极寒》、《建安灵柩》、《追寻》、《适重熙》等帖,《宝晋斋帖》中《王略帖》、《裹(鱼乍)帖》等,皆是精品。献之遗墨,比羲之更少,见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鸭头丸帖》。“二王”书风是中国古典书法成熟的标志 ,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后来的褚、苏、米、黄等无数的书法家都是在“二王”的风格下延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王”为中国书法构筑了坚实的“底部”基础。
朱乒乓习书以温州人的商业敏感,直抄“二王底部”,以行草书为主,直取魏晋书风,如《圣教序》、《王羲之手札》、《阁帖》等,再追求“二王”的足迹,旁涉旭素大草,以及米芾、黄庭坚的各类手札和草书。
在股市中,抄底是指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书法的底不同,这个底是尽头、是源头。我们做任何事,最基本的就是要搞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仓颉造字,蒙恬造笔。大约是公元前210年前,秦朝的大将蒙恬发明毛笔,中国书法也就开始诞生了,“二王”书风的形成,中国古典书法才走向成熟。
股市还在一个劲地向下,好像是在筑自己的底。股市就是这样,明知道是底,却没有人敢买,明知道是顶峰,却抢着买进。朱乒乓瞄准了这个底部,对“二王”尤其是手札用功尤勤。“二王”书风技法复杂、风格含蓄,把握难度大,朱乒乓迎难而上,她进行大量的临摹、创作训练,从古帖中不断吸收营养,不断提高对古人的用笔技术、章法结构的认识。她要把这个底部筑牢。
这个底她筑了十年。
扩股,她要改造“二王”,超越“二王”
自打上海滩钻进了建桥这条鲜活的“鲶鱼”,凭着温州基因的活力,得益于上海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条“鲶鱼”迅速壮大,还带来了“同伴”,搅热了民办教育界这个“深潭”,逼得本土“沙丁鱼”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其实,“二王”也靠不住,因为“二王”这个体系技法太过于复杂、风格太过于内敛而难以把握。没有经“二王”董事会批准,朱乒乓就擅自扩股,她吸收了赵孟頫、苏东坡、米南宫、董其昌等“入股”,让自己的“投资”更丰富一些。要学“二王”,但更要超越“二王”。这次作品集里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二王”,朱乒乓的作品更多一分赵孟頫的秀逸,多一分苏东坡的意趣,多一分米南宫的痛快,多了一分黄其昌的舒展。
这世界,什么都不可怕,怕就怕拼命的,何况还是一条鲜活美丽的青春。很多事情都是缘份,朱乒乓也是这样,命中注定她不去经商,而要搞艺术,她也曾经困惑“这轻灵的一笔一画,简单的黑白色彩,要想使它们幻化提炼至一个渊默如海的境界,是需要以生命整个过程为代价的,那么这个赌注我投掷得起吗?”
然而,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你把自己押上去了,就没有选择。十几年的青春,朱乒乓实现了生命的转换,“当你一个人,用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一个字,它就有了生命,它会和你说话,它能表达你的思想和心声。”难怪她的字那么有活力,原来那是青春的歌。击剑运动最讲究的护命,但最狠的一招就是敞开自己的命门,拼命一击。朱乒乓说,“有些人不相信,但的确是那样,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当一个人把书法当成生活的一个部分,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分红,收获用青春投资“二王”的回报
金辉著书《可怕的温州人》,也有人著书分析温州商人的性格特征,说温州人“脸皮厚”,不管你怎么看他,不管你怎么折腾他,他就是死咬一个目标不放弃我要赚你的钱!
温州人从来不忌讳赚钱,也从来不忌讳得奖。朱乒乓就不忌讳得奖,她就是入“二王”的股,分“二王”的红。朱乒乓也有个目标,要登上中国书法的最高峰,把中国书法最高的奖捧回来。
“二王”是中国书法的一座丰碑,是最热门的股,学的人多,在“二王”的名份上得奖的也多。就像高考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考得到的是学仕,书法即使你得到了,也是一场空。朱乒乓却拼命的追求,宁可把青春押在魏晋“二王”上,“每天,一盏孤灯,一池陈墨,一支羊毫,几本残帖,一地废纸,黑与白的流动,交织,简化了我本该是多彩的生活,消耗着我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 朱乒乓乘上这“二王”的船,就是要与它一起涨跌。她运气好,2006年,朱乒乓就收获了一个涨停板。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览”,朱乒乓的小行书作品《袁中道游居柿录》获唯一的一个特等奖。在她看来,这是应得的,是她用青春投资所收获的分红。
看来得离她远一点,被她盯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注资,要做就做“二王”的大股东
温州的事总是特别地令人兴奋“南联盟”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他们已经进入了急待重建的废墟;“长三角”的楼市刚刚加温,温州人已经先机而入,待到所有的楼市都轰轰烈烈的时候,他们已经转战金融、能源、建材甚至古董、字画。
温州人的理财观有些与众不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获。在许多人祝贺她得奖时,朱乒乓却没有忙于收获,而是重新注资“二王”。学“二王”的人太多,她要保持大股东的地位。2010年,她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硕士学位,重新从学生开始,她要把“二王”这个宝藏开好开透,三年学习,她忽然发现,“二王”这个矿还藏着好多宝贝。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学习的过程。书画同源,朱乒乓选择了另一条道。2015年,她远赴京城求学,拜国家画院贾广健为师,深造花鸟国画,她要从传统的国画中寻求更无限的书法之法,让书法的雅质与国画的清淡慢慢地融合,形成“书画合璧”之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说:朱乒乓的小行草取法魏晋书风,点画自如,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她的小写意花鸟画中的线条得益于她的书法,线条勾勒轻松自如,充盈着率性的性情,一花一木,一石一草用写出了事物内在的气韵。在全国,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勤奋的群体,温州人的勤奋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身体要勤,脑子也要勤,为赚钱,晚上可以不睡觉。书法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更多的是点画的重复,一个字往往就是十遍、二十遍、五十遍地书写,从不自觉到自觉了,那个字成了打上自己烙印的“我字体”了。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品牌宣传的过程。朱乒乓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自己品牌的宣传,从记者的采访,到网络展示,再到全国各地的展览,她一个也不放过。温州人都知道,产品再好也不如大家的口碑好。那怕是一个普通的网评,也可收获一分感动。朱乒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正在准备着,要在北京举办自己的书法展,这个消息一传开,就好像温州有新股要上市一样,整个城市都让朱乒乓给搅动了。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抱团出手的过程。现在,最怕听到的是温州炒股团、炒房团来了,就像狼来了一样,一下子把本来沉静的局面搅乱了。在当今书坛,温州的狼开始形成了,小小的一个地方,居然有100位温州书法家的作品兼备篆、隶、草、行、楷等字体,有的是一种书体的单行本,有的则有多种字体。在朱乒乓周围,慢慢地聚集着一些共同的爱好者,朱乒乓说:我就是一个团。
温州人,简直就是可怕。
前段时间,央视播放《温州两家人》,一个温州的小女孩在意大利,偷偷地学厨师的手艺,厨师问她,你想当厨师?她回答:我要做老板。
我最佩服两个地方的人,一个潮州人,一个是温州人。如果说天下一半是潮汕,那另一半就是温州的了。中国之有温州人,一如欧洲拥有犹太人。朱乒乓就是温州的,在温州这个商智的高地,朱乒乓用温州商智来经营书画,一下子就抵达了中国书画“8848”的高峰。
抄底,学书法就要抄“二王”的底
底部,温州人在四处“抄底”。就像当初,过了若干年,我们突然惊愕地发现,温州人已经悄悄占据了经济领域的若干个制高点,现在,就像拳击运动一样,温州人虽然收起了拳头,但他们却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出击。一部分温州人已经出动,收购难以为继的矿产、企业、烂尾楼……温州人在四处寻找经济的“底部”。
在温州生长的人,在骨子里就烙上温州人的精明。从什么地方入手?学书法的人一直拿不准,朱乒乓却直抵二王,她认为:二王是中国书法的底部。
书法尚“韵” ,而“二王”无疑是这个时代玄远超逸的魏晋风韵不可替代的最理想的传达者。二王遗墨,真伪复杂,隋以来,摹拓传到现在,极其可靠的,羲之有《快雪时晴帖》、《奉橘三帖》、八主本《兰亭修禊叙》唐摹本,从中唐时代就流入日本的《丧乱帖》、《孔侍中帖》几种。定武本《兰亭修禊帖》、《十七帖》、榷场残本《大观帖》中之《二廿日》、《旦极寒》、《建安灵柩》、《追寻》、《适重熙》等帖,《宝晋斋帖》中《王略帖》、《裹(鱼乍)帖》等,皆是精品。献之遗墨,比羲之更少,见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鸭头丸帖》。“二王”书风是中国古典书法成熟的标志 ,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后来的褚、苏、米、黄等无数的书法家都是在“二王”的风格下延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王”为中国书法构筑了坚实的“底部”基础。
朱乒乓习书以温州人的商业敏感,直抄“二王底部”,以行草书为主,直取魏晋书风,如《圣教序》、《王羲之手札》、《阁帖》等,再追求“二王”的足迹,旁涉旭素大草,以及米芾、黄庭坚的各类手札和草书。
在股市中,抄底是指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书法的底不同,这个底是尽头、是源头。我们做任何事,最基本的就是要搞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仓颉造字,蒙恬造笔。大约是公元前210年前,秦朝的大将蒙恬发明毛笔,中国书法也就开始诞生了,“二王”书风的形成,中国古典书法才走向成熟。
股市还在一个劲地向下,好像是在筑自己的底。股市就是这样,明知道是底,却没有人敢买,明知道是顶峰,却抢着买进。朱乒乓瞄准了这个底部,对“二王”尤其是手札用功尤勤。“二王”书风技法复杂、风格含蓄,把握难度大,朱乒乓迎难而上,她进行大量的临摹、创作训练,从古帖中不断吸收营养,不断提高对古人的用笔技术、章法结构的认识。她要把这个底部筑牢。
这个底她筑了十年。
扩股,她要改造“二王”,超越“二王”
自打上海滩钻进了建桥这条鲜活的“鲶鱼”,凭着温州基因的活力,得益于上海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条“鲶鱼”迅速壮大,还带来了“同伴”,搅热了民办教育界这个“深潭”,逼得本土“沙丁鱼”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其实,“二王”也靠不住,因为“二王”这个体系技法太过于复杂、风格太过于内敛而难以把握。没有经“二王”董事会批准,朱乒乓就擅自扩股,她吸收了赵孟頫、苏东坡、米南宫、董其昌等“入股”,让自己的“投资”更丰富一些。要学“二王”,但更要超越“二王”。这次作品集里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二王”,朱乒乓的作品更多一分赵孟頫的秀逸,多一分苏东坡的意趣,多一分米南宫的痛快,多了一分黄其昌的舒展。
这世界,什么都不可怕,怕就怕拼命的,何况还是一条鲜活美丽的青春。很多事情都是缘份,朱乒乓也是这样,命中注定她不去经商,而要搞艺术,她也曾经困惑“这轻灵的一笔一画,简单的黑白色彩,要想使它们幻化提炼至一个渊默如海的境界,是需要以生命整个过程为代价的,那么这个赌注我投掷得起吗?”
然而,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你把自己押上去了,就没有选择。十几年的青春,朱乒乓实现了生命的转换,“当你一个人,用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一个字,它就有了生命,它会和你说话,它能表达你的思想和心声。”难怪她的字那么有活力,原来那是青春的歌。击剑运动最讲究的护命,但最狠的一招就是敞开自己的命门,拼命一击。朱乒乓说,“有些人不相信,但的确是那样,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当一个人把书法当成生活的一个部分,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分红,收获用青春投资“二王”的回报
金辉著书《可怕的温州人》,也有人著书分析温州商人的性格特征,说温州人“脸皮厚”,不管你怎么看他,不管你怎么折腾他,他就是死咬一个目标不放弃我要赚你的钱!
温州人从来不忌讳赚钱,也从来不忌讳得奖。朱乒乓就不忌讳得奖,她就是入“二王”的股,分“二王”的红。朱乒乓也有个目标,要登上中国书法的最高峰,把中国书法最高的奖捧回来。
“二王”是中国书法的一座丰碑,是最热门的股,学的人多,在“二王”的名份上得奖的也多。就像高考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考得到的是学仕,书法即使你得到了,也是一场空。朱乒乓却拼命的追求,宁可把青春押在魏晋“二王”上,“每天,一盏孤灯,一池陈墨,一支羊毫,几本残帖,一地废纸,黑与白的流动,交织,简化了我本该是多彩的生活,消耗着我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 朱乒乓乘上这“二王”的船,就是要与它一起涨跌。她运气好,2006年,朱乒乓就收获了一个涨停板。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览”,朱乒乓的小行书作品《袁中道游居柿录》获唯一的一个特等奖。在她看来,这是应得的,是她用青春投资所收获的分红。
看来得离她远一点,被她盯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注资,要做就做“二王”的大股东
温州的事总是特别地令人兴奋“南联盟”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他们已经进入了急待重建的废墟;“长三角”的楼市刚刚加温,温州人已经先机而入,待到所有的楼市都轰轰烈烈的时候,他们已经转战金融、能源、建材甚至古董、字画。
温州人的理财观有些与众不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获。在许多人祝贺她得奖时,朱乒乓却没有忙于收获,而是重新注资“二王”。学“二王”的人太多,她要保持大股东的地位。2010年,她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硕士学位,重新从学生开始,她要把“二王”这个宝藏开好开透,三年学习,她忽然发现,“二王”这个矿还藏着好多宝贝。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学习的过程。书画同源,朱乒乓选择了另一条道。2015年,她远赴京城求学,拜国家画院贾广健为师,深造花鸟国画,她要从传统的国画中寻求更无限的书法之法,让书法的雅质与国画的清淡慢慢地融合,形成“书画合璧”之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说:朱乒乓的小行草取法魏晋书风,点画自如,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她的小写意花鸟画中的线条得益于她的书法,线条勾勒轻松自如,充盈着率性的性情,一花一木,一石一草用写出了事物内在的气韵。在全国,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勤奋的群体,温州人的勤奋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身体要勤,脑子也要勤,为赚钱,晚上可以不睡觉。书法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更多的是点画的重复,一个字往往就是十遍、二十遍、五十遍地书写,从不自觉到自觉了,那个字成了打上自己烙印的“我字体”了。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品牌宣传的过程。朱乒乓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自己品牌的宣传,从记者的采访,到网络展示,再到全国各地的展览,她一个也不放过。温州人都知道,产品再好也不如大家的口碑好。那怕是一个普通的网评,也可收获一分感动。朱乒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正在准备着,要在北京举办自己的书法展,这个消息一传开,就好像温州有新股要上市一样,整个城市都让朱乒乓给搅动了。
注资的过程也就是抱团出手的过程。现在,最怕听到的是温州炒股团、炒房团来了,就像狼来了一样,一下子把本来沉静的局面搅乱了。在当今书坛,温州的狼开始形成了,小小的一个地方,居然有100位温州书法家的作品兼备篆、隶、草、行、楷等字体,有的是一种书体的单行本,有的则有多种字体。在朱乒乓周围,慢慢地聚集着一些共同的爱好者,朱乒乓说:我就是一个团。
温州人,简直就是可怕。
前段时间,央视播放《温州两家人》,一个温州的小女孩在意大利,偷偷地学厨师的手艺,厨师问她,你想当厨师?她回答:我要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