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re are three level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and China. The First level is a good solid foundation, which the two parties have worked to build. The second is having strong business and economic ties. The third is a cultural exchange and tourism trade which both are growing and expanding.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have never failed to attra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its diversity and multitude of opportunities in the job hunting market. As Europ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stinations for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the Ambassador of the EU to China gives us a brief overview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Europe.
欧洲之于中国,是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是文艺复兴的精华遗存,是种族、宗教与艺术文化的大熔炉,是古城里历尽沧桑的城堡、教堂、万神殿与许愿池,也是时尚之都的高贵浪漫与风光旖旎。在亚欧大陆的两端,中国与欧洲不再遥遥相望,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学者走向欧洲,汲取多样教育与文化的养分,服务社会,充实人生。本期《出国》杂志专访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史伟先生,与他畅聊欧盟教育与文化交流那些事儿。
成员国众多 教育特色鲜明
欧洲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现代大学便起源于11世纪的欧洲,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柏拉图的学园也是教育史上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距今已有2300多年之久。欧盟的成员国众多,而各国教育也各具特色——英国教育素以其质量精湛和标准严格闻名于世,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创立于1167年的牛津市,如今的英国高等教育以名校众多、资源优质和学制短等优势跻身世界留学目的地国前列;荷兰与爱尔兰不仅拥有极为美丽、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其教育质量也位居世界一流地位:荷兰现有的18所研究性大学中,有11所排名全球前200;爱尔兰拥有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体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高于其它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实行公立大学免学费的教育政策,学生仅需缴纳数百欧元的注册费用,而现阶段我国的小语种人才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从小语种国家归国的留学生在就业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风景如画的瑞士是世界酒店管理人才的摇篮,从1839年世界上第一家酒店管理学校在瑞士诞生起,近200年的历史沉淀让瑞士酒店管理专业以其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学生在就读期间还有大量高额带薪实习的机会……
史大使认为赴欧洲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性,“我们拥有28个欧盟成员国,有的国家之间只有几百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青年们在留学的过程中穿梭于这些国家,可以感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刺激有趣且吸引人;在整个欧洲综合、完整和相互协调的教育体系下,毕业生将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欧盟作为与美国并列的第一大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2014年度接收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超过30万。即便如此,史大使表示欧盟依然希望吸收更多的中国学生。至于具体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史大使坚信有留学想法的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理由和判断力,“当学生选择去某个国家留学时,语言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留学大国的原因所在,但和语言同等重要的是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性价比,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有自己的理由选择去德国、法国还是意大利。”
卓越计划 助力优秀青年走向欧洲
欧洲人习惯于把优质的教育项目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来冠名,伊拉斯谟项目和让·莫内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伊拉斯谟项目以荷兰著名哲学家、神学家、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命名,作为欧盟教育领域的旗舰项目和首个欧洲学生流动奖学金项目,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旨在促使欧洲各国学生以更自由的方式分享欧洲不同国家的教育资源,了解各国文化。从2004年起,欧盟突破了伊拉斯谟项目原有的地域限制,首次开设了用以支持欧洲同世界其他各国学生、学者交流的项目,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
据史大使介绍,目前“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核心是硕士课程项目,“由欧盟至少三个国家的三所大学共同开设高品质的硕士项目,学生用一年至两年的时间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至少两所大学进行学习,感受欧洲不同国家的教育特色、生活方式、文化及语言,并获得双学位、多学位或联合学位。”该计划共提供了数百门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学分转换和联合学位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为同类项目确立了标准。
欧盟在该计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它一方面负责计划本身的制定、修正、实施、评估等主体工作,统一筹措和划拨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欧盟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及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与协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与之齐名的让·莫内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于1989年创立。让·莫内是法国著名政治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总设计师,享有“欧洲之父”的美誉,以他的名字命名体现了欧盟委员会“通过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推广欧洲问题的教学、研究和讨论”的目标。项目为赴欧洲进行短期课程学习的优秀学生和被评为“让·莫内教授”的专门从事欧洲一体化研究的大学教授提供资金资助。此外,欧盟还在全世界建立汇集科学、人文和文献资源于一体的让·莫内卓越研究中心和专业协会。 “目前参与其中的中国高校有清华、北大、复旦、交通(上海交大)、南开、武大等顶尖学校”,说起中国的知名学府,史大使竟可以用标准的中文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欧盟的教育项目越来越知名,虽然参与人数看起来还不多,但我希望这成为一个上升的产业,项目都还很年轻,我相信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学者来讲不仅仅是知识的提升,更是人生经历和人脉的拓展”,史大使充满信心地说。
合作办学 尽享中欧教育硕果
中国和欧洲地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被称为“遥远的邻居”,虽相隔万里,但人文交流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从长安通向罗马,开启了两大文明对话的先河。800多年前,马可·波罗把游历中国的见闻带回欧洲,掀起了欧洲到东方探险的热潮。40年前,中欧领导人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东西方两大力量、两大文明的“伟大握手”,开启了中欧关系的新篇章。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标志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六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为四大伙伴关系注入了量身定制的“新燃料”。中欧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亲密接触更是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谈到中欧合作办学,史大使一脸骄傲,“目前欧盟在中国合作的三个学院都非常有影响力。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中欧法学院为代表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学院把欧中在文化教育交流领域的合作推向了新高度。”
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于1994年创立,现在是亚洲第一、世界排名前十五的世界级商学院,被称为“商界领袖的思想健身房”,它拥有中国大陆商学院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校友网络,许多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在那里进修。中欧商学院的教授队伍由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大都拥有世界一流学府的博士学位,他们不但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为全球500强企业或政府提供咨询的宝贵经历。他们扎根于中国,将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造就了其独特的融汇中西的特色。
创立于北京的中欧法学院(The China-EU School of Law at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在成立之前就被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寄予厚望,他期待“中欧法学院能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 2008年10月,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莅临庆典并致辞。中欧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法学双硕士研究生,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高级公务员及专业人士提供职业培训,开展并促进法学研究与咨询,已经成为中欧双方在法学研究与教育、学界与实务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介绍中欧法学院时,史大使重点强调了“两个一”:“迄今为止,中欧法学院是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我们的很多部门花费很大精力参与建立和运营,它为欧中合作办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表率。”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学院(China-EU Institute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是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的第三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与法国、希腊、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5个国家的9所重点大学及法国国际水资源事务所共同参与支持该学院运作。学院旨在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搭建中国和欧洲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长期深度合作的平台,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人才和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学院主要通过培养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欧双学位硕士、职业培训、研究平台和博士培养来缩小中国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史大使表示,这是欧盟支持的第一所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学院,这位在中国生活多年、了解中国并关心中国发展的外交官认为这样的学院可以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大城市的飞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做出贡献,“这些年北京发生了很多事情和变化,北京是一座迷人的大城市,作为一个伟大国家的首都,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历史,还是日新月异的摩登城市,然而北京在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全世界大城市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申根在手 无障碍畅行欧盟
欧洲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造就了一个个让世界旅游者沉醉流连的魅力城市——那里有被称为“欧洲心脏”的布鲁塞尔,有传统与现代感并存的法兰克福,有歌剧圣地、艺术之城米兰,也有“上帝的眼泪”汇聚成的威尼斯。卢塞恩的乡间小路,尼斯的蔚蓝海岸,剑河上缓缓泛过的轻舟,布拉格老城的咖啡馆……欧洲,总有一个地方让人心动。史大使告诉我们,整体性与多样性便是欧洲最大的魅力,“我们有一个欧盟,但是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美食和背景,我不会告诉游客应该去法国而不去德国,要去瑞典而不要去奥地利,我们有的是统一的申根政策。”
“我很高兴看到欧盟和中国的领导人说,欧盟和中国目前的关系从来没有这样好过,这就为双边关系定下了基调;国际关系、双方理解最重要的环节是民众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欧盟代表团的使命是打开一扇大门,从学生、学术到旅游、文化交流,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让双方更有认同感。”喜爱旅行的史大使足迹遍及中国的三十余省份,他给中国游客的建议是,在有限的旅行时间里多与当地人交朋友,去当地人常去的店里吃饭和小酌,不仅用眼睛、更要用心去理解当地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感悟在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欧洲,古老怎样不被夺去光辉,而新式的如何焕发光彩。
Tips:欧盟小常识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现有28个成员国,除创始国之外还有西班牙、瑞典、英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中文抽文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认为赴欧洲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性,“我们拥有28个欧盟成员国,有的国家之间只有几百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青年们在留学的过程中穿梭于这些国家,可以感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刺激有趣且吸引人;在整个欧洲综合、完整和相互协调的教育体系下,毕业生将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中文抽文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表示,“欧盟作为与美国并列的第一大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2014年度接收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超过30万;即便如此,欧盟依然希望吸收更多的中国学生;欧盟代表团的使命是打开一扇大门,从学生、学术到旅游、文化交流,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让双方更有认同感。”
英文抽文
“Chinese students have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and high motivation. They are major sources of students in Europe. They are competitive and good.”
英文抽文
“Europe is an open and competitive society, so having an open mind and at the same time reaching out and showing that you want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Be really dedicated to your study.”
欧洲之于中国,是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是文艺复兴的精华遗存,是种族、宗教与艺术文化的大熔炉,是古城里历尽沧桑的城堡、教堂、万神殿与许愿池,也是时尚之都的高贵浪漫与风光旖旎。在亚欧大陆的两端,中国与欧洲不再遥遥相望,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学者走向欧洲,汲取多样教育与文化的养分,服务社会,充实人生。本期《出国》杂志专访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史伟先生,与他畅聊欧盟教育与文化交流那些事儿。
成员国众多 教育特色鲜明
欧洲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现代大学便起源于11世纪的欧洲,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柏拉图的学园也是教育史上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距今已有2300多年之久。欧盟的成员国众多,而各国教育也各具特色——英国教育素以其质量精湛和标准严格闻名于世,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创立于1167年的牛津市,如今的英国高等教育以名校众多、资源优质和学制短等优势跻身世界留学目的地国前列;荷兰与爱尔兰不仅拥有极为美丽、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其教育质量也位居世界一流地位:荷兰现有的18所研究性大学中,有11所排名全球前200;爱尔兰拥有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体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高于其它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实行公立大学免学费的教育政策,学生仅需缴纳数百欧元的注册费用,而现阶段我国的小语种人才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从小语种国家归国的留学生在就业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风景如画的瑞士是世界酒店管理人才的摇篮,从1839年世界上第一家酒店管理学校在瑞士诞生起,近200年的历史沉淀让瑞士酒店管理专业以其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学生在就读期间还有大量高额带薪实习的机会……
史大使认为赴欧洲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性,“我们拥有28个欧盟成员国,有的国家之间只有几百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青年们在留学的过程中穿梭于这些国家,可以感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刺激有趣且吸引人;在整个欧洲综合、完整和相互协调的教育体系下,毕业生将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欧盟作为与美国并列的第一大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2014年度接收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超过30万。即便如此,史大使表示欧盟依然希望吸收更多的中国学生。至于具体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史大使坚信有留学想法的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理由和判断力,“当学生选择去某个国家留学时,语言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留学大国的原因所在,但和语言同等重要的是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性价比,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有自己的理由选择去德国、法国还是意大利。”
卓越计划 助力优秀青年走向欧洲
欧洲人习惯于把优质的教育项目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来冠名,伊拉斯谟项目和让·莫内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伊拉斯谟项目以荷兰著名哲学家、神学家、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命名,作为欧盟教育领域的旗舰项目和首个欧洲学生流动奖学金项目,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旨在促使欧洲各国学生以更自由的方式分享欧洲不同国家的教育资源,了解各国文化。从2004年起,欧盟突破了伊拉斯谟项目原有的地域限制,首次开设了用以支持欧洲同世界其他各国学生、学者交流的项目,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
据史大使介绍,目前“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核心是硕士课程项目,“由欧盟至少三个国家的三所大学共同开设高品质的硕士项目,学生用一年至两年的时间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至少两所大学进行学习,感受欧洲不同国家的教育特色、生活方式、文化及语言,并获得双学位、多学位或联合学位。”该计划共提供了数百门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学分转换和联合学位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为同类项目确立了标准。
欧盟在该计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它一方面负责计划本身的制定、修正、实施、评估等主体工作,统一筹措和划拨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欧盟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及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与协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与之齐名的让·莫内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于1989年创立。让·莫内是法国著名政治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总设计师,享有“欧洲之父”的美誉,以他的名字命名体现了欧盟委员会“通过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推广欧洲问题的教学、研究和讨论”的目标。项目为赴欧洲进行短期课程学习的优秀学生和被评为“让·莫内教授”的专门从事欧洲一体化研究的大学教授提供资金资助。此外,欧盟还在全世界建立汇集科学、人文和文献资源于一体的让·莫内卓越研究中心和专业协会。 “目前参与其中的中国高校有清华、北大、复旦、交通(上海交大)、南开、武大等顶尖学校”,说起中国的知名学府,史大使竟可以用标准的中文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欧盟的教育项目越来越知名,虽然参与人数看起来还不多,但我希望这成为一个上升的产业,项目都还很年轻,我相信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学者来讲不仅仅是知识的提升,更是人生经历和人脉的拓展”,史大使充满信心地说。
合作办学 尽享中欧教育硕果
中国和欧洲地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被称为“遥远的邻居”,虽相隔万里,但人文交流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从长安通向罗马,开启了两大文明对话的先河。800多年前,马可·波罗把游历中国的见闻带回欧洲,掀起了欧洲到东方探险的热潮。40年前,中欧领导人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东西方两大力量、两大文明的“伟大握手”,开启了中欧关系的新篇章。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标志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六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为四大伙伴关系注入了量身定制的“新燃料”。中欧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亲密接触更是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谈到中欧合作办学,史大使一脸骄傲,“目前欧盟在中国合作的三个学院都非常有影响力。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中欧法学院为代表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学院把欧中在文化教育交流领域的合作推向了新高度。”
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于1994年创立,现在是亚洲第一、世界排名前十五的世界级商学院,被称为“商界领袖的思想健身房”,它拥有中国大陆商学院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校友网络,许多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在那里进修。中欧商学院的教授队伍由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大都拥有世界一流学府的博士学位,他们不但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为全球500强企业或政府提供咨询的宝贵经历。他们扎根于中国,将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造就了其独特的融汇中西的特色。
创立于北京的中欧法学院(The China-EU School of Law at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在成立之前就被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寄予厚望,他期待“中欧法学院能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 2008年10月,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莅临庆典并致辞。中欧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法学双硕士研究生,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高级公务员及专业人士提供职业培训,开展并促进法学研究与咨询,已经成为中欧双方在法学研究与教育、学界与实务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介绍中欧法学院时,史大使重点强调了“两个一”:“迄今为止,中欧法学院是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我们的很多部门花费很大精力参与建立和运营,它为欧中合作办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表率。”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学院(China-EU Institute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是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的第三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与法国、希腊、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5个国家的9所重点大学及法国国际水资源事务所共同参与支持该学院运作。学院旨在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搭建中国和欧洲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长期深度合作的平台,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人才和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学院主要通过培养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欧双学位硕士、职业培训、研究平台和博士培养来缩小中国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史大使表示,这是欧盟支持的第一所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学院,这位在中国生活多年、了解中国并关心中国发展的外交官认为这样的学院可以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大城市的飞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做出贡献,“这些年北京发生了很多事情和变化,北京是一座迷人的大城市,作为一个伟大国家的首都,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历史,还是日新月异的摩登城市,然而北京在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全世界大城市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申根在手 无障碍畅行欧盟
欧洲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造就了一个个让世界旅游者沉醉流连的魅力城市——那里有被称为“欧洲心脏”的布鲁塞尔,有传统与现代感并存的法兰克福,有歌剧圣地、艺术之城米兰,也有“上帝的眼泪”汇聚成的威尼斯。卢塞恩的乡间小路,尼斯的蔚蓝海岸,剑河上缓缓泛过的轻舟,布拉格老城的咖啡馆……欧洲,总有一个地方让人心动。史大使告诉我们,整体性与多样性便是欧洲最大的魅力,“我们有一个欧盟,但是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美食和背景,我不会告诉游客应该去法国而不去德国,要去瑞典而不要去奥地利,我们有的是统一的申根政策。”
“我很高兴看到欧盟和中国的领导人说,欧盟和中国目前的关系从来没有这样好过,这就为双边关系定下了基调;国际关系、双方理解最重要的环节是民众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欧盟代表团的使命是打开一扇大门,从学生、学术到旅游、文化交流,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让双方更有认同感。”喜爱旅行的史大使足迹遍及中国的三十余省份,他给中国游客的建议是,在有限的旅行时间里多与当地人交朋友,去当地人常去的店里吃饭和小酌,不仅用眼睛、更要用心去理解当地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感悟在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欧洲,古老怎样不被夺去光辉,而新式的如何焕发光彩。
Tips:欧盟小常识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现有28个成员国,除创始国之外还有西班牙、瑞典、英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中文抽文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认为赴欧洲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性,“我们拥有28个欧盟成员国,有的国家之间只有几百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青年们在留学的过程中穿梭于这些国家,可以感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刺激有趣且吸引人;在整个欧洲综合、完整和相互协调的教育体系下,毕业生将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中文抽文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表示,“欧盟作为与美国并列的第一大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2014年度接收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超过30万;即便如此,欧盟依然希望吸收更多的中国学生;欧盟代表团的使命是打开一扇大门,从学生、学术到旅游、文化交流,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让双方更有认同感。”
英文抽文
“Chinese students have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and high motivation. They are major sources of students in Europe. They are competitive and good.”
英文抽文
“Europe is an open and competitive society, so having an open mind and at the same time reaching out and showing that you want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Be really dedicated to your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