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特色学校工作综述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4033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歩入21世纪,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依然引领着时代潮流。它,面向世人展示出了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并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基本均衡的、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它,在“三个坐标参照系”找准定位,确定“四化”发展目标,推动教育从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均衡化、现代化。一是在珠三角城市群坐标系中,作为珠三角发展龙头,要当好南方教育新高地排头兵。二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坐标系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抓紧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全民教育体系。三是在国际教育坐标系中,作为国际性大都市,要继续借鉴、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历史文化是广州教育定位的逻辑起点和色彩基础。为此,广州教育以极大的诚意和敬意来面对历史文化并走向未来。
  广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朝历代留下来的教育书院、文化遗迹星罗云布,是广州教育的发展基础。2000年以来,广州老城区更新改造,这种“大拆大建”方式冲击着城市历史风貌,学校也在经历新建、扩建、搬迁。在每一次的改变中,我们还能延续历史文脉,还能谨怀学校文化乡愁吗?面对历史责任的叩问,广州市荔湾区于2005年启动了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的“三品”工程,提出“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创造了“荔湾经验”。花都、海珠等区也几乎在同时以不同的模式探索特色学校创建之路。于是,在深入总结各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州市在“教育以文化论输贏”的工作理念以及“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工作目的指引下,于2011年底启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并于2013年延伸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工作。广州市“特色办学”战略渐成品牌。
  立意高远
  教育要传承文化,才能延续文化命脉;教育要反哺文化,才会丰富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竞争力,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2011年,广州市出台了《关于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启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2013年,出台了《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工作。
  文化复兴,带动着教育复兴;文化滋养内心,提升着办学品质。广州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
  一是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三调两促”。即坚持“调优主题、调活内容、调高品位,以评促建、以评促优”。
  二是采用了多种工作策略。第一,标准引领,政府推动。除了制订创建特色学校指引外,还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方式着力推进。第二,特色优先,市区联动。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师生比等综合性评价指标不再考虑,不设分值,而改以办学特色为中心。第三,专家参与,更名复名。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重新梳理办学理念,包括学校名称的更名或复名。第四,现场授牌,激发活力。每年定期召开特色学校工作现场会,为通过认定的特色学校颁发牌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确保工作长久持续,广州又强调要“用标准引领发展、用机构推动发展、用活动促进发展”,引导学校特色发展走向深入。
  三是遵循“点穴式”带动、“网格化”构建、“整体化”联动的工作路径。“点穴式”带动,即从文化积聚的区域入手,通过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老三区”深入推进,进一步激励全市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积极性;“网格化”构建,即是以全市11个区为结点,调动网格主体性和灵活性,避免各区各自为政,促进广州基础教育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和修养;“整体化”联动,即是在市教育局的统筹下,全市一盘棋,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以及各学校整体联动,共同推进特色学校工作。
  亮点突出
  一是系统推进。广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从行政主导的角度全盘统筹了中小学校特色发展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11个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力推动工作。市教育局专门组织专家力量通过专题报告会、实地视导等方式指导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并每年定期开展一次特色学校认定工作。为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广州市还设立专项经费,奖励特色学校。
  二是指标体系科学。广州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创建“特色主题化、文化物象化、课程结构化、项目个性化、校园诗意化”即“五化”特色学校的指标体系。“特色主题化”强调要科学确定学校特色主题和内涵。“文化物象化”要求学校从培育的角度来提炼学校文化。“课程结构化”强调特色学校要有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有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和融合,有课外活动的拓展和巩固。“项目个性化”要求学校应理清现有的特色项目以及发展新的特色项目,以凸显特色办学。“校园诗意化”要求学校追求建设及其布局的协调、雅致,及其熏陶师生的灵性。指标体系按“五化”架构设5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通过量化的标准,加大了可操作性。
  三是关注弱校和民校。在工作中,广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和民办学校,在分类指导、结对帮扶、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更多地突出和满足其特色发展需要。例如,现已有23所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和一批农村学校被认定为特色学校。
  四是全面拓展课程资源。广州市鼓励中小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别鼓励学校开发地方资源,如身处农村地区的从化区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创意稻草节,将美育课堂延伸至乡土大自然;鼓励普通高中学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缔结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充实学校的课程资源。
  成效明显
  目前,经过4年时间,广州市已有84所普通高中学校通过特色课程评审(全市共计119所)。其中,51所学校获得重点立项、28所学校获得次重点立项;所有建设了特色课程的普通高中学校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正式出版了《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新思路》一书,深入总结并推广广州经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方面,已有227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广州市的特色学校建设,不仅仅是从特色课程、特色项目这个维度来推进实施的,而是从“特色办学”这个高度来推进实施的。
  一是注重文化内涵,品质发展。各学校纷纷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开始,丰富内涵,促进学校品质进一步提升。例如,越秀区培正小学大力弘扬百年培正“红蓝”精神,以勇敢正直的文化内涵打造“红蓝教育”特色课程;南沙区东涌中学提炼出水乡文化主题,打造了水乡生态环境的文化课程;荔湾区陈嘉庚纪念中学的“坚毅忠勇”文化、黄埔区萝峰小学的“香雪”文化、白云区太和一小的“客家”文化、从化区从化中学的“学宫”文化……
  二是注重文化物象,书香熏陶。各学校非常重视学校的建设及其布局的协调、优美、雅致,重视凸显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对师生的熏陶,把学校建设成为诗意化的学校和师生的精神家园。例如,广雅中学保持和发展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的文化氛围,校内雕塑、亭阁屹立,莲池相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广雅人。以纪念清代政治家、教育家的康有为纪念小学,以“有为每一天,快乐每一年”为理念,建有康有为大道、康有为纪念馆,并打造“有为课程体系”,办学水平远近闻名。还有在清代抗日英雄邓世昌故居附近的邓世昌纪念小学,在大元帅府遗址旁边的大元帅府小学,在清代官衙门前而建的旧部前小学,延安精神传入广州的育才中学,等等。
  三是注重主体作用,激发活力。各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不断提炼、培育、优化学校文化,学校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例如,荔湾区耀华小学结合周边发展玉石市场的地域文化,培育并优化“玉”文化特色,使之从一所不见经传的学校一跃成为知名学校,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后续发展力。老校在优化学校文化之后也同样焕发活力。例如,培养出著名华人女政治家陈香梅的百年老校——真光中学开办“香梅班”,为社会称道;我军在东北创办的八一学校迁入广州后更名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秉承国防文化,建立“国防班”,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接受军事、科技、军校教育,并得到军委的肯定和支持。
  四是注重帮扶,整体带动。广州在推动“百校扶百校”等帮扶工作中,特别要求支援学校要帮扶受援学校的特色发展工作,并狠抓落实,促进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例如,执信中学对口帮扶从化六中,在较短时间内就帮助从化六中重塑“淳和”文化,凝聚六中人对自己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五是注重办学特色,促进均衡。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区在标准化和特色化的建设和督导推动下,一批批老校和新校成为特色学校,一批批薄弱学校(含23所民办学校)也创建成为了特色学校,其办学特色和质量深受师生欢迎,成为市民身边的好学校,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助推2015年全市11个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评估。
  下一阶段,广州市将继续鼓励各区按照“成熟一所、认定一所”的原则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认定活动,努力实现在2017年、2022年分别有50%以上、80%以上的认定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形成校校特色发展局面。同时,继续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力争所有普通高中都有特色课程通过立项评审,并以特色课程为核心,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质量。
  德国著名诗人荷林德尔曾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学校是大地诗意的呈现,我们的诗歌要用这些学校来装点:执信中学的庄重,广雅中学的大气,康有为纪念小学的美丽,邓世昌纪念小学和大元帅府小学的精致等等,它们各有韵味和特点。学校留下了时间的痕迹,但它们像天上的星星,不停地闪烁。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其他文献
民办教育的办学品质和培养规格为教育发展树立了一座座记忆的牌楼。  近年来,广州市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推进民办教育政策创新,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实施《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广州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认真贯彻有关政策精神,积极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取得了
期刊
古人曰“天地有大美”,自然是美的,科学是美的,语言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无所不在,美育也是无所不在的。在已经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今天,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绝不是、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老师、资源等方面。而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对美育工作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地思考,结合区域优势、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上善若水,顺势而为”  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期刊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立足天河、服务广州、辐射广东的区属公办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是天河区政府着力打造的理念先进、环境幽雅、师资优异、学生优先、质量超群的以外语为学科特色、以多元为特征、以和雅品质为人才规格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外国语学校。  “和雅”特色课程是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是创建校园“和雅”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临近,学品各个部门可是忙坏了,采编部作为学品团队中组织此次会议的主力部门,每天更是全国各地电话不断。这不,我们的颜记者刚说,湖北一个教育局10人报名参会。话音未落,“穆桂英”杜主任放下电话,神秘一笑,广东一个市教育局报名,45人参会。  要说这“穆桂英”,你可别不知道,她可是咱们采编部的一把手,又是学品团队里“三女侠”之一,因为工作起来雷厉风行,颇有大将风范,才得了这么一个
期刊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起几乎全民的密切关注,既受追捧又饱受诟病,得失成败众说不一。  看教育,既有视角问题,也有水平问题。今日之教育,被搭挂上太多的东西,相干的,不相干的,都搅和在一起,弄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一名在圈里劳作大半生的老教育,我祈盼大家能善待教育,包括敬畏教育、理解教育、呵护教育。教育就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就是人类传承文化、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
期刊
好的校歌对内起到号召与激励的作用,对外则起到展示形象的作用。它的创作应具有青少年特点,能够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地体现学校历史、文化和特色。在这一次调研活动中,本刊发现了一批荔湾好校歌,现在此选取几首予以展示。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居闹市而守心灵之宁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美丽校园,栽植了各类竹子,并建有很多“竹”文化景观。竹子,成为了构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该校根据竹子“中空、簇生、正直
期刊
多年来,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荔湾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打造一支适应荔湾区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效促进了荔湾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荔湾区有11万多人参加继续教育,超过900人
期刊
抛开个别的要与教育行业“决裂”的老师不谈,辞职教师大都是现单位的骨干,都是适合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从现单位辞职之后并没有脱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抛弃的不是教育,而是眼前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要超前研判,主动作为,多策并施,用改革和法治的思维积极破解教师辞职之困。  保障教师“前途”  挽留事业心强的老师,校长策略有三。一是让教师看到学校的“前途”。虚心检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是否做到了科学合理。只有学校
期刊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以美育人必需由内而外的整体提升,这就像一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还需经过一番梳妆打扮,才有可能引动万千追求。  生活之中,美无处不在,校园环境亦是如此。主题鲜明的园林,恢弘大气的广场,充满人文气息的厅廊,厚重朴实的雕塑,辅以恰到好处的绿化,点缀其中的山石……一草一木,一墙一廊,理应都是传递校园真、善、美的第一使者,因地制宜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所谓“美育”,即“通过培养师生认识美
期刊
教师聘任制的出台实施,激活了教师队伍,也使得教师的辞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那些辞职的教师往往是刚刚走向成熟的教师,甚至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倾全力栽培多年的“种子”教师。为此,学校一般都会好说歹说百般挽留,有的学校甚至试图通过卡住教师的“人事档案”强留。笔者认为,虽然教师辞职会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但教师提出辞职必然事出有因,学校大可不必大动干戈、强加阻拦,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待教师的辞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