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政治课在教学中正处于两难境地,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农村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农村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主体地位\激发兴趣\创设教学
中学政治课在教学中正处于两难境地,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表现在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偶遇部分愿意学的,但又似乎没有学习政治的天分,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适应新形势,让学生能够从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教学中去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我们解决这一弊端。在新课程改革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让实践能力成为重点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作业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调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互相作出自主评价,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收集资料、举办展览、专题黑板报报、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的途径,从而有意无意地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1.2将小组讨论引进课堂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
1.3将时政教育融入教学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等是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高中生不仅要领会,关键还要会用政治理论去分析其正确性。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上穿插时政内容。比如:在讲到内外因关系时我引入了“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面对等,靠,要的救济式扶贫,结果穷;而对依靠扶贫进行开发的开发式扶贫,结果富。让学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同样扶贫结果却截然相反?通过学生发言,他们已基本掌握了内外因的原理。既让学生关注了时政又掌握了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发挥其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长期以来,政治课成了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很低。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有关,同时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简单陈旧密不可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是大家熟悉的,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的导入中,我经常由大家熟悉的歌曲来引入,再由相关歌词切入正题,由于这种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2适当进行时事简评
我结合政治课堂教学特点,曾经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比如对台湾岛内最近发生的“倒扁” 活动进行分析。好多同学从哲学内外因的角度谈:说之所以会“倒扁”,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内部的腐败;也有同学从政党制度谈,得出的结论是: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优越等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
2.3巧妙引进乡土资料
学生对自己生长的环境有一种亲情,也更愿意去了解它。引进正是迎合了同学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选择家乡籍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的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的激发农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农村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农村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主体地位\激发兴趣\创设教学
中学政治课在教学中正处于两难境地,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表现在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偶遇部分愿意学的,但又似乎没有学习政治的天分,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适应新形势,让学生能够从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教学中去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我们解决这一弊端。在新课程改革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让实践能力成为重点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作业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调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互相作出自主评价,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收集资料、举办展览、专题黑板报报、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的途径,从而有意无意地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1.2将小组讨论引进课堂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
1.3将时政教育融入教学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等是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高中生不仅要领会,关键还要会用政治理论去分析其正确性。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上穿插时政内容。比如:在讲到内外因关系时我引入了“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面对等,靠,要的救济式扶贫,结果穷;而对依靠扶贫进行开发的开发式扶贫,结果富。让学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同样扶贫结果却截然相反?通过学生发言,他们已基本掌握了内外因的原理。既让学生关注了时政又掌握了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发挥其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长期以来,政治课成了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很低。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有关,同时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简单陈旧密不可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是大家熟悉的,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的导入中,我经常由大家熟悉的歌曲来引入,再由相关歌词切入正题,由于这种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2适当进行时事简评
我结合政治课堂教学特点,曾经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比如对台湾岛内最近发生的“倒扁” 活动进行分析。好多同学从哲学内外因的角度谈:说之所以会“倒扁”,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内部的腐败;也有同学从政党制度谈,得出的结论是: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优越等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
2.3巧妙引进乡土资料
学生对自己生长的环境有一种亲情,也更愿意去了解它。引进正是迎合了同学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选择家乡籍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的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的激发农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农村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农村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