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育人。“感化”在育人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效果。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在感知方面的引导和学以致用方面的点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感知 转化 育心 陶冶情操 养成习惯
古人很早就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来强调教育的感化作用。此处的“感化”,意即“感知”和“转化”,就是说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众所周知,感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情感倾向和行为。感知教育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知,调节、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借助故事,轻松育心
语文课本中好多文章讲述的都是富于启迪的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诲。《一个打工妹的故事》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做一个自强的人;外国故事《认爹》告诉学生诚信的重要性;《捏花生》的故事帮助学生打造一颗坚强的心灵;《培育豆芽菜》的过程激发学生承受压力、缓解压力的信心与决心。总之,通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能使学生永葆健康快乐的心情,为学生友善的心灵沟通架桥,为学生化解困境提供智慧。
2、问卷调查,无声对话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是一种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最佳方式。
你认识自己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自己。你学习、生活上有什么样的困难?你希望老师为你们做什么?此类问题的提出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你上网吗?你认为上网的利弊在哪里?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迷惑与懈怠。问题不断,讨论不断,督促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检查的工作也就持续进行,学生在一浪接一浪的问题中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3、深化教育,陶冶情操
有人说过,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诗意的生活,能使人从失败的风雨中看到未来希望的彩虹。在成功的鲜花和掌声中不迷失自己前进的目标,才能在自己精神的家园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快乐。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怀,他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
要想让学生学会诗意地生活,应当让学生走进经典,从体会他人诗意的情怀开始。《关睢》一诗的探讨,使学生体会到爱情的真谛;《将进酒》的赏析,让学生感悟到真正的浪漫与潇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诵读,让学生明白先天之忧而忧,舍已为人,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班级建设的图书角、文学园地等,给学生自主择书选文的机会,培养与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与爱好,积极抒发内心美好的感情。采用各种形式,营造诗一般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诗一般优美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二)
司马光说过:“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学习感知的目的全在于转化应用,离开了身体力行,再好的道理与认识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小处着手,大处落脚
从最隐藏处最能看出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手,是考察督促学生的一个重点。某同学打扫卫生时的仔细与认真令人欣喜,及时表扬她,让全班同学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一些同学端正的坐姿,阳光般的心态,心无旁骛的学习态度叫人佩服;他们的一言一行犹如一场春雨,感染着其他同学骚动的心。身边无小事,处处是大事,以班级的真人真事,督促学生做有心人,做勤快人,是转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参加活动,养成习惯
让学生参加活动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享用的资本,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及期望所在。积极组织升国旗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坚定学生的爱国情感;课间操、眼保健操的跟班督促使学生养成爱护眼睛、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诗歌朗诵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努力说好普通话,注重大方、自然朴素的仪表;一次次的小测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力;班集体活动,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知、转化的效果也是逐渐体现的。一节课、一个月、甚至一学期,可能都看不到明显的成绩。但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会少的,班级的团结进步也一定会有。尽管速度很慢,步子很小,但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关键词】感知 转化 育心 陶冶情操 养成习惯
古人很早就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来强调教育的感化作用。此处的“感化”,意即“感知”和“转化”,就是说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众所周知,感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情感倾向和行为。感知教育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知,调节、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借助故事,轻松育心
语文课本中好多文章讲述的都是富于启迪的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诲。《一个打工妹的故事》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做一个自强的人;外国故事《认爹》告诉学生诚信的重要性;《捏花生》的故事帮助学生打造一颗坚强的心灵;《培育豆芽菜》的过程激发学生承受压力、缓解压力的信心与决心。总之,通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能使学生永葆健康快乐的心情,为学生友善的心灵沟通架桥,为学生化解困境提供智慧。
2、问卷调查,无声对话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是一种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最佳方式。
你认识自己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自己。你学习、生活上有什么样的困难?你希望老师为你们做什么?此类问题的提出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你上网吗?你认为上网的利弊在哪里?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迷惑与懈怠。问题不断,讨论不断,督促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检查的工作也就持续进行,学生在一浪接一浪的问题中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3、深化教育,陶冶情操
有人说过,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诗意的生活,能使人从失败的风雨中看到未来希望的彩虹。在成功的鲜花和掌声中不迷失自己前进的目标,才能在自己精神的家园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快乐。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怀,他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
要想让学生学会诗意地生活,应当让学生走进经典,从体会他人诗意的情怀开始。《关睢》一诗的探讨,使学生体会到爱情的真谛;《将进酒》的赏析,让学生感悟到真正的浪漫与潇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诵读,让学生明白先天之忧而忧,舍已为人,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班级建设的图书角、文学园地等,给学生自主择书选文的机会,培养与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与爱好,积极抒发内心美好的感情。采用各种形式,营造诗一般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诗一般优美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二)
司马光说过:“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学习感知的目的全在于转化应用,离开了身体力行,再好的道理与认识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小处着手,大处落脚
从最隐藏处最能看出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手,是考察督促学生的一个重点。某同学打扫卫生时的仔细与认真令人欣喜,及时表扬她,让全班同学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一些同学端正的坐姿,阳光般的心态,心无旁骛的学习态度叫人佩服;他们的一言一行犹如一场春雨,感染着其他同学骚动的心。身边无小事,处处是大事,以班级的真人真事,督促学生做有心人,做勤快人,是转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参加活动,养成习惯
让学生参加活动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享用的资本,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及期望所在。积极组织升国旗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坚定学生的爱国情感;课间操、眼保健操的跟班督促使学生养成爱护眼睛、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诗歌朗诵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努力说好普通话,注重大方、自然朴素的仪表;一次次的小测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力;班集体活动,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知、转化的效果也是逐渐体现的。一节课、一个月、甚至一学期,可能都看不到明显的成绩。但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会少的,班级的团结进步也一定会有。尽管速度很慢,步子很小,但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