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合作学习的价值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并将其运用到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够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思维能力。下面,本文就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些探讨,旨在推动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情境;机会;指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通常采取的是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即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輸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于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主习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与核心素养,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数学课堂。
一、巧设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基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善于表现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兴趣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初应善于依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巧妙创设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从而为接下来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表内乘法(一)”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首先,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商店的图片,以及其中所售卖的各种商品,有笔记本、铅笔、书包、胶带、水壶等。之后,我从各小组中挑选了一名学生到前面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待“顾客”挑选好商品后,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商品卡片到“柜台”让“售货员”进行价格核算,最后再由“顾客”计算“售货员”核算得价格是否正确。如此,通过创设这一与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活动情境,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而且还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熟记了2-6的乘法口诀。
二、创造机会,强化合作学习动机
之所以要开展合作学习,目的之一就是想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逐步提高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而勉强参与,这不仅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看着幻灯片统计五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类型。一开始,学生的兴致都很高,一会看,一会记。渐渐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5分钟后,学生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的学生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学生说“我一个人又要看,又要记,忙不过来。”……这时,我借机问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对?”这时,学生纷纷达成了共识——合作,即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负责统计一种车辆。最后,各小组都纷纷收获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此,通过为学生有意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三、指导点拨,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及时地掌握。正所谓“万事都有两面性”,合作学习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依赖心理,思考问题时不积极、不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是应当深入学生中间,对其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此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培养。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一开始,有些小组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合作学习也一度陷入了僵局。于是,我对学生引导道:“想办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什么角。”经过一番指导点拨,学生的思路被大大拓宽,合作学习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时时反思、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金晓雷,刘海霞.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38.
[2]靳书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0):44-45.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情境;机会;指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通常采取的是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即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輸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于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主习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与核心素养,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数学课堂。
一、巧设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基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善于表现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兴趣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初应善于依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巧妙创设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从而为接下来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表内乘法(一)”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首先,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商店的图片,以及其中所售卖的各种商品,有笔记本、铅笔、书包、胶带、水壶等。之后,我从各小组中挑选了一名学生到前面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待“顾客”挑选好商品后,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商品卡片到“柜台”让“售货员”进行价格核算,最后再由“顾客”计算“售货员”核算得价格是否正确。如此,通过创设这一与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活动情境,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而且还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熟记了2-6的乘法口诀。
二、创造机会,强化合作学习动机
之所以要开展合作学习,目的之一就是想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逐步提高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而勉强参与,这不仅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看着幻灯片统计五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类型。一开始,学生的兴致都很高,一会看,一会记。渐渐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5分钟后,学生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的学生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学生说“我一个人又要看,又要记,忙不过来。”……这时,我借机问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对?”这时,学生纷纷达成了共识——合作,即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负责统计一种车辆。最后,各小组都纷纷收获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此,通过为学生有意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三、指导点拨,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及时地掌握。正所谓“万事都有两面性”,合作学习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依赖心理,思考问题时不积极、不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是应当深入学生中间,对其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此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培养。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一开始,有些小组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合作学习也一度陷入了僵局。于是,我对学生引导道:“想办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什么角。”经过一番指导点拨,学生的思路被大大拓宽,合作学习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时时反思、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金晓雷,刘海霞.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38.
[2]靳书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