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体育特长生测试标准探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北京市高三体育特长生现状的调查,研究制定2011年体育特长生测试标 准与办法是确保具备二级运动员水平条件的体育特长生能按照教育部政策进行高考录取的重 要手段,《标准》既要体现教育部在高考时对学生体育特长高考管理的严谨,又要保证不因 监管不到位而影响到广大高考学生的利益,为高考招收体育人才良性发展把好第一关。本文 采用访谈法、调查法,通过了解高考复习对北京地区高三体育特长生参加比赛的影响以及 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现状等问题,力图为制定北京市体育特长生测试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建议招生主管部门在高考体育特长生专项测试中考虑因高考造成的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同时建议在体育特长生测试方法与监督手段方面,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测试的公平 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高考;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测试
  中图分类号:G812.5(21)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7-3612(2010)07-0099-03
  A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Candidates with S port Speciality for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11
  ——A Case Study of the Standard in Beijing
  WANG Yan1,ZHENG Shuyuan2,WU Tieqiao3
  (1. Beijing Educat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 Beijing 100083,C hina; 2.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31,Chi na; 3.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From the survey of the students with sport specialty at the thi rd year of the high school,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standard and measur es of evalu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ort specialty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s q ualified for the seconddegree athletes will be enrolled by the standard of theexamination. The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and survey, the authorsexplore effect of the exam on the particular group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sportlevel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s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t 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students. I proposes that the department in ch arge should consider that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y cause the decline of the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that migh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students in sport tes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mana gement of the evaluation and monitor method of the students with sport specialit y should be enhanced to ensure the fair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test.
  Key words: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with sport special ity; phys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规定体育二级运动员可享受对于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 以上称号的考生加20分投档的政策原则不变,但监管将更加严格。北京市是全国招收二级运 动员资格考生没有组织统一测试的省份之一。因此,按照教育部要求组织统一测试,是我们 势在必行的任务。
  市教委规定“只有符合下列全部三个条件的体育特长生,才可享受本市高考加分提档的 政策。”体美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条件包括: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 书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者的考生;考生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属于本市统一测试的项目范 围;参加本市统一测试且成绩合格。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将按照市教委的新政策,对目前在本市中学开展比较普遍、属于 由市教委主办或与市体育局共同主办的体育竞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手 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和定向越野。进行统一测 试且成绩合格的,在录取时加20分提档。
  测试的目的是保障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 者的考生能享受在录取时加20分提档的政策,同时抵制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损害广大高考考 生的利益。测试对象主要是在校的高三学生,关注的是是否保证享受相关政策的都是真正达到教育 部规定的体育特长生水平,而制定一个合理的测试标准是我们保障全体考生均能公平享受教 育部高考政策的关键。当前,如何通过对高三体育特长生资格的学生运动水平状况进行调查 ,为测试标准的制定提出合理依据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北京是高中体育 特长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投稿日期:2010-06-20
  作者简介:王艳,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为了全面、真实地调查北京地区高三体育特长生现状,随机选取北京地区32所高中的高 三体育特长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省体育特长生测试相关资料和教育部体卫艺司测试文件详细研究了其中黑龙 江、上海、河北等省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北京地区高三体育特长生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8份问卷,回收 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0.6%,采用信度系数法计算出问卷的信度=0.835。
  1.2.3 专家访谈法多次邀请各区、县教委体卫科主管人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航空航 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医药大学、北京 邮电大学等高校专家进行访谈研讨。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结果量化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描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市高三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现状
  2.1.1 对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对表一的分析可以得出,北京地区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参赛次数逐年递减,尤其到高考 年几乎不再参加比赛;其次是在最后的一个冬训期学生训练的量和强度大大降低;第三是由 于学生家长更重视高考分数,20分优惠占的比重不太大;第四是普通体育特长生不像高水平 运动员有大幅降分和成绩要求。说明北京高三的应届毕业体育特长生在高考目标的定位上, 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而体育特长加分只是考上好学校的辅助手段。体能下降、技能减退, 在高考前就是必然结果了。
  2.1.2 对测试目标的认同性的分析所有体育特长生都希望能搭上教育部优惠政策这班车,这说明在校学生体育特长为许多 家长认可。认为在主抓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学生的其它能力潜质,从而使学生素质得 到全面发展,是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从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选择了喜欢的运动项目,并不 断提高体能或技能最后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这说明教育部制定的高考政策,对学生素质的 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这部分学生已成为学校体育开展的骨干力量 ,他们为中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2 北京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基本情况
   表1 北京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参赛基本情况
  项目类别田径、 游泳%球类、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高一阶段参赛情况77.85%72.55%高二阶段参赛情况60.85%68.2%高三阶段上学期参赛情况51.3%48.8%高三阶段下学期参赛情况24.3%22.8%P值0.0370.031以高三阶段下学期为检验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参赛情况P<0.05,两项高一至 高 三上与高三下有显著性差别;训练情况P>0.05,说明两项高一到高三上与高三下无显著差 别 ;通级情况,田径与游泳P<0.05,说明高一至高三上与高三下差异性显著。球类等P>0.05 ,说明高一到高三上与高三下差异性不显著。
  表2 北京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基本情况
  项目类别田径、 游泳%球类、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高一阶段训练情况89.1%90.4% 高二阶段训练情况71.7%79.95%高三阶段上学期训练情况54.6%54.3%高三阶段下学期训练情况30.3%37%P值0.0530.072表3 北京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通级基本情况
  项目类别田径、 游泳%球类、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高一阶段通级情况23.15%25%高二阶段通级情况17%19.75%高三阶段上学期通级情况11.7%10.50%高三阶段下学期通级情况2.5%0.70%P值0.0470.053接受调查的20所北京高中绝大部分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在高三阶段下降明显,基本不参 加训练和比赛。说明体育特长生水平测试按原标准测试将有许多学生达不到,从进一步的调 查中发现各个项目成绩下降幅度有所不同(体能性项目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技能型项目)。
  1) 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对提高成绩的要求最高。都希望在此阶段能通过训练 达到获得二级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资格证书。
  2) 在一年级未能达到者,二年级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达到。
  3) 在一、二年级均未达到或已经达到者,在高三阶段均无继续提高的愿望(除非他准备 参加高水平测试)。
  4) 高考成绩无论对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
  2.3 北京市高中参赛项目项目设置情况  经统计发现,目前北京市高中已参赛的运动项目共有15个,见表四。排在前10位的运动 项目主要以田径、游泳和三大球为主,这些运动项目是多年来长期开设的传统运动项目,受 到学生的喜爱,同时各区县在师资和场地器材方面也有较为完善的保障,因此多数学校将其 作为训练和参赛内容。
  对体育特长生测试、高水平测试的21个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返回的调查问卷的15个运 动项目中的11项是体育特长生测试项目。
  表4 体育特长生测试项目
  序号运动项目高中参加率/%序号运动项目高中参加率/%1足球8.09网球0.62篮球8.610田径38.53排球10.511游泳9.94棒球3.212武术5.45垒球0.613跆拳道2.27乒乓球3.514健美操7.08羽毛球0.315定向越野1.6 2.4 不同项目的差异表现 高中阶段参赛情况统计:以高一与高三为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以上调查各项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 北京地区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现状大不相同;接受调查的20所北京高中绝大部分体育特长生 运动水平在高三阶段下降明显,说明体育特长生水平测试应该降低标准,但从进一 步 的调查发现改革所涉及面的幅度有所不同(体能性项目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技能型项目)。
  1)田径、游泳项目是体能型项目的代表,一切均以数字表示。
  2)而球类、等项目是以技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体能下降对技术发挥有较大影响但不起决 定性作用。
  
  3 测试的必要性
  1) 北京市教委2008年公布了2011年将调整高考体育特长生政策,对在高中阶段获得国家二 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者的考生组织全市统一测试。
  2) 利用测试手段可限制弄虚作假现象。针对这些年对有些高考生和家长是以升学加分为目的而参加二级运动员或市级体育竞赛 优胜者的体育活动的,甚至出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另外,由于过去运动 员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渠道繁杂,学校和区县教委常常等到学生毕业时才临时收集汇总, 造成资格审核不严谨不规范。我们实施测试标准和方法可杜绝高考招生的作弊现象。
  3) 对于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者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者的考生 加20分投档的政策原则不变,但将按照教育部要求组织全市统一测试。只有符合下列全部三 个条件的体育特长生才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提档政策: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 上证书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成绩的考生;考生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属于北京市统一测试 的项目范围;参加北京市统一测试且成绩合格。
  
  4 结果与建议
  1) 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者的考生,在高 考前的统一测试时,应根据学生的现状合理制定标准。
  2) 体能性项目与技能型项目的降幅比例分别设置。对北京高中体育体育特长生状况分析发现,技能型项目与体能性项目不能正常训练时, 体能性项目成绩下降明显。因此,应根据项目的不同而制定测试标准,尤其考虑定量测试和 定性测试项目的区别。
  3) 进一步加强测试的监督与管理。在测试中,应加强对测试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测试独立性和透明度:测试时, 各评委应独立工作打分,市招办监督综合评分;要有监控录像跟踪拍摄测试全过程;在可能 情况下,要向在场考生公布每一次测评成绩。
  
  参考文献:
  [1]二级运动员测试办法[S].教育部体卫艺司.
  [2]上海市、河北省、黑龙江省二级运动员测试标准[S].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建立在崇高的共同价值目标基础之上的,但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由顾拜旦所创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原有的理论武库中,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使奥林匹克运动在新时代面临着发展危机,而选择用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来阐释奥林匹克宗旨,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谐”思想对于指导奥林匹克实践、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
期刊
摘 要:运用社会调查、比较、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京、沪、青岛三地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趋势、规模、具体活动、收支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尽管处于相同的制度框架之下,同具有发达的经济社会背景,三地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却呈现出诸多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化程度、地方文化传统、管理模式等是其发展差异的相对显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差异;发展  中图
期刊
摘 要: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四寨村一带的侗族摔跤,是集武术和娱乐为一体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有其独特的竞技特点和习俗规则。厘清侗族摔跤习俗的文化背景、习俗仪式、裁判规则及其核心技术特点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侗族摔跤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侗族摔跤;传承与发展;四寨村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 要: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田径队女子投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冬训期测试运动员训练后及周一晨血清睾酮(T)、皮质醇(C)、肌酸激酶(CK)、尿素(BU)及血红蛋白(Hb)、尿十项,探讨冬训期间运动员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及规律,为女子投掷项目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整个冬训期T变化不大,但C升高,结果导致T/C下降,尤其在冬训的第三周T/C下降非常明显(P<0.01),然后逐渐回升;与冬训
期刊
摘 要:体育发展是一个从原始“模糊质态”文化到“学科”的漫长形态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仪式”构建体育的表现形式,即:构型;象征丰富体育的内涵,即:表态。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立足仪式文化,以原始思维科学、原始文化发生学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了人类早期动作活动的文化表达在体育形态演进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动作的文化表达”、“动作经验系统的形成”以及“仪式在文化分化与游戏构型中的作用”的研究,通过从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第十一届运动会女子摔跤比赛优秀运动员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呈上升态势,身体形态基本属于匀称人群,现阶段整体竞技水平处于不稳定状态,运动员比赛中竞技状态起伏较大,需要通过时间和针对性训练来磨练和提高。与此同时,也希望为教练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训练提供思路和建议,从而加速我国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女子摔跤;优秀运动员;竞技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整体性、综合性方面对20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机会较少;学历结构相对偏低;学缘结构单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并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高科技能够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又可使其陷入伦理困境,体育竞赛的本质和原 则也会受到挑战。以2009年罗马游泳世锦赛的高科技泳衣事件为例,从伦理学角度,分析竞 技体育中高科技应用的伦理实质,探寻平衡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的支点。科技在竞技体育中 的无限伸张以及伦理在竞技体育中的有限规约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的具体体现,只有 通过理性整合,实现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的良性互动,才能使竞技体育走出
期刊
摘 要: 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源远流长,赫哲族的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并深受渔猎文化的 影响。本文以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为切入点,对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文化内涵,及传 统体育中渔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为保护发展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 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赫哲族;渔猎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812.47“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
期刊
摘 要:2009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了新版技术规程及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规则执行一年以来的2009年伦敦世锦赛和我国第11届全运会国内外运动员的表现,分析当今体操男选手的实力,并试图从中找出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实力分析;应对措施;男子体操;世锦赛  中图分类号:G8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136-05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