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对话”意识,运用新课程理念是备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的备课为例,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在备课中的应具有对话意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对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突出问题,有效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和具体学习环节,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做到“备活课、课备活、活备课”,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的备课为例,具体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备课中的对话意识。
1.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话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编写教材的理念依据和提纲,更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备课的指导性文件。因而我们要备好一节课,在备课前我们就必须要回归到课程标准,要与课程标准进行深度对话。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电磁感应》的要求是:①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②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③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④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可以看出,其中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知识点的要求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较高的“理解”层次,本节课的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思考讨论,最后找出规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自己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手推导公式。在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中包含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给出的结合具体事例的评价建议,可以直接运用到教案的设计之中。
2.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话
在立足于课程标准的基准点上去与教材对话,去开发、整合、拓展教材。首先,通过与高中物理教材对话读懂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只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呈现出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电磁感应》这一章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教材中对电磁感应及其本质、规律是通过三个阶段逐步深入的,第一阶段是第1、2、3节从感应电流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第2阶段是从感应电流深入到感应电动势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第三阶段是第5节介绍产生感应电动势的两种非静电力,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其次是通过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话,读懂教材的重点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节的重点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学重点在本节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难点是:1.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三者的区别;2.理解E=nΔφ/Δt是普遍意义的公式,而E=BLv是特殊情况下导线在切割磁感线情况下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具有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往往不易被发现。第三是读懂教材呈现方式的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3.与学生的对话
与学生的对话,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本节课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怎样才能学懂本节课?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班级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对教学方法的反应等的基础上,主要备学法。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爱学”和“乐学”。学生在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了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了解了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分布;知道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学生已经掌握了恒定电流、电磁感应现象和磁通量的相关知识,并且也知道了变化量和变化率的概念。所以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初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验,归纳得出“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4.与自己和同仁的对话
在备课中需要与自己对话,与同仁对话。在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我们要问自己知不知道这一节教学内容安排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磁通量的概念及其变化;这是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学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问题,教材要求运用磁通量的变化的概念来描述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问自己知不知道感应电动势的三种计算公式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问自己:如何教学这节课可以达到情感最丰富呢?怎么能让学生理解感应电动势?大小与什么有关?备课中反复问自己:我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知识够丰富吗?我对本节的教学技能够完善了吗?在备课中还要多问问同仁,如在本节导入,有的老师通过设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有哪些情况?恒定电流中学过,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三个问题来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有的老师通过先介绍法拉第,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新的内容教学做好铺垫。通过与同事网友交流、探讨、商榷、辩论、质疑答疑,互相取长补短,最后达到共同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多自问”“备中问”,和“随时问”。
备课是教师提前与学生、与文本、与情境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过程,我们在备课时头脑中时刻不但要有与“课程标准对话”、“教材对话”“学生对话”、“与自己与同仁对话”的对话意识,而且要从研究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学习目标、学生学情、资源准备、框架内容、学习过程安排、练习准备等方面着手,备课是一种具有十分教育意义的对话过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对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突出问题,有效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和具体学习环节,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做到“备活课、课备活、活备课”,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的备课为例,具体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备课中的对话意识。
1.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话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编写教材的理念依据和提纲,更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备课的指导性文件。因而我们要备好一节课,在备课前我们就必须要回归到课程标准,要与课程标准进行深度对话。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电磁感应》的要求是:①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②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③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④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可以看出,其中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知识点的要求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较高的“理解”层次,本节课的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思考讨论,最后找出规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自己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手推导公式。在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中包含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给出的结合具体事例的评价建议,可以直接运用到教案的设计之中。
2.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话
在立足于课程标准的基准点上去与教材对话,去开发、整合、拓展教材。首先,通过与高中物理教材对话读懂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只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呈现出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电磁感应》这一章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教材中对电磁感应及其本质、规律是通过三个阶段逐步深入的,第一阶段是第1、2、3节从感应电流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第2阶段是从感应电流深入到感应电动势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第三阶段是第5节介绍产生感应电动势的两种非静电力,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其次是通过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话,读懂教材的重点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节的重点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学重点在本节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难点是:1.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三者的区别;2.理解E=nΔφ/Δt是普遍意义的公式,而E=BLv是特殊情况下导线在切割磁感线情况下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具有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往往不易被发现。第三是读懂教材呈现方式的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3.与学生的对话
与学生的对话,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本节课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怎样才能学懂本节课?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班级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对教学方法的反应等的基础上,主要备学法。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爱学”和“乐学”。学生在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了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了解了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分布;知道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学生已经掌握了恒定电流、电磁感应现象和磁通量的相关知识,并且也知道了变化量和变化率的概念。所以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初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验,归纳得出“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4.与自己和同仁的对话
在备课中需要与自己对话,与同仁对话。在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课时,我们要问自己知不知道这一节教学内容安排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磁通量的概念及其变化;这是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学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问题,教材要求运用磁通量的变化的概念来描述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问自己知不知道感应电动势的三种计算公式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问自己:如何教学这节课可以达到情感最丰富呢?怎么能让学生理解感应电动势?大小与什么有关?备课中反复问自己:我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知识够丰富吗?我对本节的教学技能够完善了吗?在备课中还要多问问同仁,如在本节导入,有的老师通过设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有哪些情况?恒定电流中学过,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三个问题来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有的老师通过先介绍法拉第,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新的内容教学做好铺垫。通过与同事网友交流、探讨、商榷、辩论、质疑答疑,互相取长补短,最后达到共同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多自问”“备中问”,和“随时问”。
备课是教师提前与学生、与文本、与情境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过程,我们在备课时头脑中时刻不但要有与“课程标准对话”、“教材对话”“学生对话”、“与自己与同仁对话”的对话意识,而且要从研究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学习目标、学生学情、资源准备、框架内容、学习过程安排、练习准备等方面着手,备课是一种具有十分教育意义的对话过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