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把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无疑是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次重大超越。语文学科积淀着太多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的人文特色,较之于其它学科,有更多的文学、艺术,有更多的幻想、想象,也有着更多的情和爱。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笔者致力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索和总结,让学生对语文课堂、语文课本、每一篇文章都能情有独钟,从中获取快乐,体味真情。
一、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应情意相通。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一门学科,没有感情的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良好的情感氛围作保证。在课堂上,老师应多对学生进行“激励、“呼唤”、“鼓舞”,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处在一种身心解放、无拘无束的空间下,才会乐于参与,自由表达,才会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才不会流于表面,而会向纵向深入,横向扩展,最终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反之,学生如果处于刻板呆滞或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中,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及创造力,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拨动情弦,创境激趣,精心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设计,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会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画面的理解揣摩,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精心设计好导语,当好学生的导游。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的去探索、解疑,既从感官形式上,又从内心深处感受“情动而辞发”的各个方面。
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以情导入,导之入情,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三、精心挖掘筛选,多元化设计情感目标
阅读的材料是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阅读的过程也是师生透过文字相互激发、渲染、传递、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像设计导语一样以情动情,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在诱发不同的情感目标时可根据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其迅速进入情感氛围。如可采用设疑引趣法,《卖炭翁》一诗中的“系向牛头充炭值”,就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系”呢?一个极寻常的“系”就可使学生看到卖炭翁的反抗精神,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可采用朗读感悟法、辨析讨论法、情感互动法、情境联想法、情感升华法等方式来实现情感的移植,使教学情感目标顺利达标。
四、构建对话平台,拓展思维空间,达到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不是独立的,也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以外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显现于听说读写及实践活动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不囿于读读——议议——说说——想想这个浅层次上,还要抓住文中情、作者情、自我情、社会情的四位一体的联系桥梁,构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侧重于诵读吟悟,把平铺直叙的文字化作立体的形象,从而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在迁移训练中,可构建与作者对话的平台,或赞扬,或驳斥,或补充材料,或倾吐心声,让学生自由倾吐情感,尽情施展才华。如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本中的《挖荠菜》,可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封书信给作者,表达对老一辈人的理解、感激之情及新一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新的价值观;学了《两小儿辩日》,可写一篇随感式日记,论述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没有必要嘲笑别人,或者论述人不应迷信权威,要敢于像两小儿那样向权威挑战等。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用心灵去诱导学生,使情感目标能顺利达成。
一、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应情意相通。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一门学科,没有感情的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良好的情感氛围作保证。在课堂上,老师应多对学生进行“激励、“呼唤”、“鼓舞”,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处在一种身心解放、无拘无束的空间下,才会乐于参与,自由表达,才会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才不会流于表面,而会向纵向深入,横向扩展,最终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反之,学生如果处于刻板呆滞或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中,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及创造力,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拨动情弦,创境激趣,精心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设计,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会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画面的理解揣摩,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精心设计好导语,当好学生的导游。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的去探索、解疑,既从感官形式上,又从内心深处感受“情动而辞发”的各个方面。
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以情导入,导之入情,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三、精心挖掘筛选,多元化设计情感目标
阅读的材料是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阅读的过程也是师生透过文字相互激发、渲染、传递、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像设计导语一样以情动情,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在诱发不同的情感目标时可根据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其迅速进入情感氛围。如可采用设疑引趣法,《卖炭翁》一诗中的“系向牛头充炭值”,就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系”呢?一个极寻常的“系”就可使学生看到卖炭翁的反抗精神,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可采用朗读感悟法、辨析讨论法、情感互动法、情境联想法、情感升华法等方式来实现情感的移植,使教学情感目标顺利达标。
四、构建对话平台,拓展思维空间,达到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不是独立的,也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以外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显现于听说读写及实践活动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不囿于读读——议议——说说——想想这个浅层次上,还要抓住文中情、作者情、自我情、社会情的四位一体的联系桥梁,构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侧重于诵读吟悟,把平铺直叙的文字化作立体的形象,从而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在迁移训练中,可构建与作者对话的平台,或赞扬,或驳斥,或补充材料,或倾吐心声,让学生自由倾吐情感,尽情施展才华。如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本中的《挖荠菜》,可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封书信给作者,表达对老一辈人的理解、感激之情及新一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新的价值观;学了《两小儿辩日》,可写一篇随感式日记,论述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没有必要嘲笑别人,或者论述人不应迷信权威,要敢于像两小儿那样向权威挑战等。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用心灵去诱导学生,使情感目标能顺利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