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进行了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教学《白鹅》为例,阐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策略。
三读得意:感知文本形象
“得意”,即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旨意。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个环节是学习本篇课文必须严格进行的,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必须在这一环节落实“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切忌为教而教,应该让学生掌握多音字辨析法、写字读帖法、内容概括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将焦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上来。在这一环节,学生必须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将课文读“薄”,初步提炼出白鹅的特点——“高傲”。
2. 品读课文,品词析句,感知文本形象。在初读之后,让学生再次走进字里行间,寻找体现白鹅“高傲”的词句,通过品词析句,深入感受白鹅的“高傲”形象。通过品读,学生了解到它的“高傲”体现在音调严肃郑重而似厉声呵斥的“叫声”中,体现在从容不迫、大模大样的“步态”上以及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中。白鹅是老爷,有脾气,有姿态。通过深度阅读,丰子恺先生笔下“高傲”的白鹅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有了形态,有了颜色,有了声音,也有了故事。
3. 朗读课文,巧用声音,再现文本形象。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应尽其所能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来再现这只大白鹅的形象。对此,可灵活采用教师范读、对话读、引导读、回环读等有效方法。
三步得言:发现表达秘妙
“得言”,指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进一步了解表达艺术。
1. 对比还原,发现密码。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将原文中的“高傲”与“有趣”相比,将“架子十足”与“可爱至极”相比,让学生说出哪个词更好,并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丰子恺在这里大量使用贬义词(如“高傲”“厉声叫骂”“狂吠”等)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
2. 揭示密码,定义反语。在学生了解了使用反语是“明贬实褒”后,教师寻找最佳时机对“反语”进行阐释:它指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字面上与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恰恰相反,是一种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来取得讽刺、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丰子恺常用反语手法,能够让其作品幽默詼谐,更具张力。
3. 理解秘妙,深入感受。“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难掌握的语言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主动创造机会,架起桥梁,让学生多次接触、深入感受,加深对它的理解。例如,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快速浏览,寻找《白鹅》中丰富多样的“反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将“反语”这一抽象概念和文本中的具体词句联系起来,加深对“反语”的理解。然后,再度回归文本,在字里行间重复感受“反语”这一表现手法的魅力,理解其秘妙。
三阶得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了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反语”,教师需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架起桥梁,实施“扶”“放”“跑”三阶能力训练。
1. 扶着走:分辨
要学会使用“反语”,首先要学会分辨。教师可以出示两组例句,让学生分辨出真正的“反语”。
第一组:(1)猫不仅老实,而且贪玩,还很尽职。
(2)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组:(1)狐狸总是偷吃小鸡,真讨厌。
(2)爸爸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笑着说:“真讨厌。”
这样,学生通过分辨真伪,进一步加深了对“反语”的认识。
2. 放开手:仿写
如同美术生需要大量临摹一样,写作也需要大量仿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文中选取一两个句子进行仿写,并注意使用“反语”这一修辞手法。例如,让学生以“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为范例,大胆运用“反语”手法进行仿写。
3. 跑起来:创作
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反语”手法,描写熟悉的人、事、物,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恰当使用1~2处的话,可以得到100分;恰当使用3~4处的话,可得到200分,以此类推。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此手法进行写作,并予以适当点评和点赞。
三读得意:感知文本形象
“得意”,即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旨意。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个环节是学习本篇课文必须严格进行的,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必须在这一环节落实“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切忌为教而教,应该让学生掌握多音字辨析法、写字读帖法、内容概括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将焦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上来。在这一环节,学生必须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将课文读“薄”,初步提炼出白鹅的特点——“高傲”。
2. 品读课文,品词析句,感知文本形象。在初读之后,让学生再次走进字里行间,寻找体现白鹅“高傲”的词句,通过品词析句,深入感受白鹅的“高傲”形象。通过品读,学生了解到它的“高傲”体现在音调严肃郑重而似厉声呵斥的“叫声”中,体现在从容不迫、大模大样的“步态”上以及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中。白鹅是老爷,有脾气,有姿态。通过深度阅读,丰子恺先生笔下“高傲”的白鹅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有了形态,有了颜色,有了声音,也有了故事。
3. 朗读课文,巧用声音,再现文本形象。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应尽其所能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来再现这只大白鹅的形象。对此,可灵活采用教师范读、对话读、引导读、回环读等有效方法。
三步得言:发现表达秘妙
“得言”,指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进一步了解表达艺术。
1. 对比还原,发现密码。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将原文中的“高傲”与“有趣”相比,将“架子十足”与“可爱至极”相比,让学生说出哪个词更好,并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丰子恺在这里大量使用贬义词(如“高傲”“厉声叫骂”“狂吠”等)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
2. 揭示密码,定义反语。在学生了解了使用反语是“明贬实褒”后,教师寻找最佳时机对“反语”进行阐释:它指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字面上与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恰恰相反,是一种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来取得讽刺、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丰子恺常用反语手法,能够让其作品幽默詼谐,更具张力。
3. 理解秘妙,深入感受。“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难掌握的语言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主动创造机会,架起桥梁,让学生多次接触、深入感受,加深对它的理解。例如,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快速浏览,寻找《白鹅》中丰富多样的“反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将“反语”这一抽象概念和文本中的具体词句联系起来,加深对“反语”的理解。然后,再度回归文本,在字里行间重复感受“反语”这一表现手法的魅力,理解其秘妙。
三阶得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了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反语”,教师需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架起桥梁,实施“扶”“放”“跑”三阶能力训练。
1. 扶着走:分辨
要学会使用“反语”,首先要学会分辨。教师可以出示两组例句,让学生分辨出真正的“反语”。
第一组:(1)猫不仅老实,而且贪玩,还很尽职。
(2)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组:(1)狐狸总是偷吃小鸡,真讨厌。
(2)爸爸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笑着说:“真讨厌。”
这样,学生通过分辨真伪,进一步加深了对“反语”的认识。
2. 放开手:仿写
如同美术生需要大量临摹一样,写作也需要大量仿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文中选取一两个句子进行仿写,并注意使用“反语”这一修辞手法。例如,让学生以“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为范例,大胆运用“反语”手法进行仿写。
3. 跑起来:创作
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反语”手法,描写熟悉的人、事、物,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恰当使用1~2处的话,可以得到100分;恰当使用3~4处的话,可得到200分,以此类推。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此手法进行写作,并予以适当点评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