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科培养学生追问能力刍议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g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要关注思维训练,必须重视学生追问能力的培养,通过转变师生观念,营造追问氛围,让学生学会追问的方法 ,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大家彼此悦纳,没有压迫感,没有挫折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 ;追问能力;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创新氛围,创建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思维空间,提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精神。我们在唤起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转变观念 , 营造追问氛围
  所谓"数学思维",是指一个人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及其对于自我解题能力的认识等.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讲并按老师指定的方法去做练习,努力记住一大堆毫无意义、零零碎碎的"知识",而唯一的理由只是因为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尽管教师和学生对是否有这一天都持怀疑态度,这些错误观念必然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问题提出"。
  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学初我在班级设置了一个"问题箱",悬挂
  在教室的后墙上,上方写着"奇思异想",两边是两行小字"请你们追问,让我们共同探索"。并专门举行了隆重的"问题箱"揭彩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提出"。同学们,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你知道数学心脏是什么吗?——问题!对,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的心脏,没有心脏也就没有数学的生命。1900年8月6日,德国的38岁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提出了二十三个数学问题,为二十世纪数学的发展揭开了光辉的一页。1976年在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25位数学家共同提出了二十七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攻关,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古代《学记》中有句名言:"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善问是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大发明家爱因斯坦4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他被那根指南针谜住了,他问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它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呢?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呢?长大以后,他依然对许多在一般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感到好奇,并努力弄清楚,他的成就正是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来对看似平常的事物学会追问题,遇事先问一个"为什么?"从而创造了一种人人参与追问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
  2 巧妙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方法
  不会追问的学生,不是会学习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同学们逐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问题并不等于有了追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学不会追问,提不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方法:
  2.1 对于概念——及時品味、思考、举出符合概念的实际例子来解释概念。
  比如看了绝对值概念后会举出:|-5|=5,|0|=0,|-3-2|=5等例子。同时对例子尽可能进行变化,特别是用字母代替数字,如|a|=?,|5-a|=?;再则对概念进行逆向考虑,一般概念的叙述往往是"满足A就叫B"的模式,思考"B是什么样的A?",如|5|=5,|-5|=5,那么5是什么数的绝对值呢?
  2.2 对于定理——问自己:定理的条件、结论是什么?证明是怎样想出的?还有无别的方法?定理证明给出了什么解题思路?在何种情况下应用该定理等等。
  2.3 对于例题、习题--不要就题论题,问自己:解题中什么是决定的一步?什么是主要困难?解题方法是否可以改进?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否把这个题目加以推广,去发现一类问题的一般解法?课本中安排这个题目的目的何在?从中我学到了什么?
  2.4、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经常地问及(追问或反问)"什么?"、"为什么?"、"如何?"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进而概括成数学问题;以此来促进或进行自我调节,培养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自我问题提出能力。
  3 关注过程,寓培养追问能力于"双基"教学的全过程
  我国古代有句传统名言:"学问学问,有学有问。"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学与问",而数学教学需要也可能把培养学生追问题的能力渗透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全过程。因为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可能有一个不完全的归纳过程,需要经过引入,形成,巩固和灵活应用这四个层次。如果在教学时重视引入这个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外延作些必要的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追问,而不是和盘托出,简单地把结论交给学生,它可以促使学生"追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我首先拿出做好的四边形展示给学生,然后告诉学生,把这一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起来,(给它起个名字叫:中点四边形)。请同学们观察猜想它象什么四边形?(一般同学能观察出它象平行四边形)然后活动演示改变四边形形状,让学生观察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这一中点四边形的变化情况会出现什么?(有时象平行四边、有时象矩形、菱形)然后肯定学生的
  猜想是正确的,此时自然有学生会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让学生再次画出△ABC,取AB、AC的中点D、E,连结DE,要求学生认真度量DE与BC的
  长度,仔细观察二者的位置关系并询问:你能发现并提出什么问题吗?诱导学生提出:为什么DE等于BC的一半?为什么DE//BC呢?接下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进一步发现并证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问题的创设必须做到科学、适度、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要注意情景设置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师追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4 融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追问能力
  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处理问题,这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又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亚细亚商厦举办的"雏鹰展翅"夏令营活动时,当学生了解到商厦将进货价为18元的化装品按每件24元售出时,每天可销售108件.现商厦采用提高售价的办法来增加利润,结果发现这种化装品每件提高1元,日销量就减少6件,此时,学生自然提出,把售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每天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又如在2010年我校举办的第十届"体育节"活动中,我请学生选拔参加校田径跳远比赛的运动员,体育委员将全班同学组织起来,进行了十次训练比赛,最终确定了两名候选人,他们的成绩如下:
  
  这两名同学的平均成绩都是6米,选谁参加远比赛呢?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不一,就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归纳起来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朱朝东同学的方差较小,成绩稳定,得名次的把握较大,应选朱朝东;二是认为,跳远运动需要发力,它不同于射击运动,季培隆同学的成绩波动大,但是,也许能出好成绩,说不定有破校运动会纪录,这不正体现"高风险,高回报"吗?而两种观点各有所长,后者更独到.最后同学们表决评选了季培隆同学参赛,结果季培隆同学以6.27米的成绩在决中夺魁,并打破6.24米的校纪录。这样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同时还使他们明白要解决现实中问题必须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人合作交流,查阅资料,大胆尝识等,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问题箱里的问题多了起来。对于学生的追问,我一般不是直接给予标准答案,而是巧妙地诱导学生对问题开展讨论,甚至辩论,激起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引发学生创造力。对学生的问题我一般都用这样的语言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真是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个意见是不是比前一种更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大家彼此悦纳,没有压迫感,没有挫折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常常发生意想不到的结论。
  有一次,在问题箱中放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怎样区分清水和盐水?"答案是:"用嘴尝。"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一笑了之,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近8种方案:①用测比重的方法,因为盐水比清水重。②用测浮力的方法,土豆在盐水中会浮起来,在清水中不能。③用植物实验的方法,用盐水养花,花会枯萎。④用昆虫实验的方法,鼻涕虫在盐水中会很快死去。⑤用蒸发的方法,盐水中的水蒸发后会留下白色的盐粒。⑥用感觉的方法,伤口碰到盐水又痛又痒。⑦用化学的方法,用盐水洗衣服浪费肥皂。⑧用烹调的方法,盐水烧出来的菜可口,清水烧出来的菜淡而无味,经过充分讨论,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11-09-15
  
其他文献
语言是一种艺术。一声温存的问候,温暖你冰冷的胸膛;一句鼓励的话语,能让人成就一番伟业……教师的语言更是一种创造人才的魔力。  站在课改的第一线,让我感觉最深的是,当今的教师变了,变得更可爱了,更容易接近了,更让学生信任了。而教师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角色的转变。现在的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长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期刊
【摘要 】 从目前中学生英语语音现状和英语语音教学的作用看,重视英语语音教学迫在眉睫。  【关键词】语音;现状;作用 ;重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语音有明确要求 “1. 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 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 能正确、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或略浅于课文的文段。 4. 在口头表达中,语调、节奏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效果也非常显著。但也存在着留于形式、效率低下等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课堂环节、应采用的形式、“发言人”的选择、教师的参与、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几方面,对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应用加以阐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 ;课堂 ;应用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合作学习形式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素材颇为丰富的学科,是蕴藏智慧的宝库,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开启的钥匙,必定会爆发出无限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阵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期刊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创新,创新教育是时代所需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1 创新教育环境  所谓的创新教育环境就是创新教育实施者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的氛围,利用现有校园环境和设施精心布置出富有浓郁创新气息的校园环境,如:让学生参与教室、活动室的布置,让他们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学习
期刊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解决问题的
期刊
文章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不可缺少的手段。他也是作者智能、知识、意志和思想等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我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有再新颖的选材,再独特的构思,条理再清晰,如果没有精练的语言,也是无法把作者的写作主旨表达的尽善尽美。我们在这里针对学生作文中常见语病进行初浅的分析。  1 从词汇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作文常见语病  1.1 词汇分类很多,学生作文中最易出错的要属同音词和同义词的选用。  例(1)“叮铃铃,
期刊
【摘要】 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但若语言教育者不对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加以彻底了解,并采用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听力教学照样会感到步履艰难。本文通过对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的剖析,从科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听力理解; 剖析 ;解决途径;听读相关性;语言功能操练; 情绪状态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
期刊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要历经十余年的英语学习,在这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乏有相当数量的成功者,但也有無数的失败者。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有各自的原因和主客观因素。同学们有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学得顺心,学得开心,渴望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但大多数学生实际情况往往和自己的美好愿望相反,学得既不开心,也不顺心。考试结果一公布常使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好像身处浩瀚荒漠,不知路在何方。要想走出英语学习的困
期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內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