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治疗、健康保健、心理健康、日常照料等问题都急需大量的全科医学人才。
[关 键 词] 老龄化;全科医学;医学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68-02
一、中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首次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5岁大幅提升到2020年的77岁。另一方面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好地控制了人口出生率,从2018年开始人口增速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人口学中,处于年龄金字塔底部的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出现了底部老龄化;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逐年上升,人口金字塔顶部也出现老龄化。人口金字塔的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的同时出现,使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全球惊人的速度从成年型发展为老年型,完成这一变化仅用了18年的时间。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进程。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大,全社会用于医疗、养老、日常照料等的费用也随之上升。另外,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造成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增长乏力。预计从2015至2050年,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增长18.91个百分点。面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道路。建立覆盖城镇社区和乡村的医疗卫生保障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医、养结合的各种康养机构,探索各种方式的医养中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体质,走全民健康的道路,建设健康中国。
二、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业人口。目前,农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都远落后于城市,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镇,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为了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共同发展,为了改变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现状,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教育部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部署,印发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制定出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医疗事业的有力措施,培养造就大批爱农村、懂医学的安心扎根农村基层医疗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从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等方面,涵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科医学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抓住和解决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才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头戏,才能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病返贫、因病致穷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一生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都是在老年时期使用的,这是由老年阶段的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率所决定的。老年人中有少部分人享受公费医疗,大多数老年患者独自承担医疗费用。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在无固定经济来源、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未健全的情况下,依靠家庭成员支付医疗费用。当患有绝症或重症的情况下,资金就显得杯水车薪,常常使整个家庭陷入绝境。
我国的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农村要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首先需要有政策的扶持和保障,只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的保障,才能吸引和留住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立保质、保量的全科医生队伍。通过基层全科医学队伍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保健、护理、急救等健康教育,重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老年人的教育文体事业,努力营造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环境,增加全社会对老年保健护理知识,力争将疾病和伤残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费用。这是全社会建设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这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决策中,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大改革力度,按需定招,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院校,培养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和研究型的医学人才,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和社区需建立强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配套人力资源相关政策。针对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改革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尽快推出全科医生职称系列,使全科医生从卫生法規和人才管理层面上得到承认,提升全科医生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吸引力,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不断壮大全科医学人才队伍。 高等医学院校应建立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创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采取在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扩大免费医学生定单式培养等渠道,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一方面基层医疗人员的绩效考核及职称晋升需与继续教育挂钩,鼓励广大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自学全科医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在岗位竞聘和薪酬待遇等方面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通过高等医学院校培训等继续教育,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广大社区、农村提供全科医疗服务。这是社区、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来源。该方式不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社区、农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社会地位,还可解决高校培养的全科医学人才不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问题,是解决社区和农村基层全科医生匮乏的良策。
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全科医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大医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尽快设置全科医学本科专业,适度扩大招收紧缺型全科医学研究生,注重全科医学知识的全面性和适用性。合理整改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预防、康复、公共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妇幼保健方面的知识内容。强化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加强护理本科专业体系的建设,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充分体现“重医德、强技能、为基层”专业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求,以新概念、多元化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探索在老年医学课程中增加缓和医疗知识,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尊重生命价值,尊重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意愿,寻求合理、高效和经济的模式,为终末期的老年人制定最佳诊疗方案,以改善终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心理、生理层面的问题为重点,避免过度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医源性伤害的风险,节约患者家庭、社会的医疗费用。“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社区和养老机构从预防、康复和诊疗多方面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服务,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制度。通过全科医学推广和普及缓和医疗知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让老年人活得有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Z].2020-9-23.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25.
◎編辑 司 楠
[关 键 词] 老龄化;全科医学;医学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68-02
一、中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首次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5岁大幅提升到2020年的77岁。另一方面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好地控制了人口出生率,从2018年开始人口增速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人口学中,处于年龄金字塔底部的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出现了底部老龄化;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逐年上升,人口金字塔顶部也出现老龄化。人口金字塔的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的同时出现,使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全球惊人的速度从成年型发展为老年型,完成这一变化仅用了18年的时间。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进程。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大,全社会用于医疗、养老、日常照料等的费用也随之上升。另外,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造成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增长乏力。预计从2015至2050年,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增长18.91个百分点。面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道路。建立覆盖城镇社区和乡村的医疗卫生保障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医、养结合的各种康养机构,探索各种方式的医养中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体质,走全民健康的道路,建设健康中国。
二、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业人口。目前,农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都远落后于城市,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镇,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为了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共同发展,为了改变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现状,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教育部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部署,印发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制定出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医疗事业的有力措施,培养造就大批爱农村、懂医学的安心扎根农村基层医疗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从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等方面,涵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科医学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抓住和解决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才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头戏,才能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病返贫、因病致穷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一生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都是在老年时期使用的,这是由老年阶段的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率所决定的。老年人中有少部分人享受公费医疗,大多数老年患者独自承担医疗费用。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在无固定经济来源、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未健全的情况下,依靠家庭成员支付医疗费用。当患有绝症或重症的情况下,资金就显得杯水车薪,常常使整个家庭陷入绝境。
我国的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农村要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首先需要有政策的扶持和保障,只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的保障,才能吸引和留住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立保质、保量的全科医生队伍。通过基层全科医学队伍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保健、护理、急救等健康教育,重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老年人的教育文体事业,努力营造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环境,增加全社会对老年保健护理知识,力争将疾病和伤残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费用。这是全社会建设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这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决策中,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大改革力度,按需定招,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院校,培养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和研究型的医学人才,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和社区需建立强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配套人力资源相关政策。针对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改革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尽快推出全科医生职称系列,使全科医生从卫生法規和人才管理层面上得到承认,提升全科医生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吸引力,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不断壮大全科医学人才队伍。 高等医学院校应建立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创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采取在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扩大免费医学生定单式培养等渠道,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一方面基层医疗人员的绩效考核及职称晋升需与继续教育挂钩,鼓励广大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自学全科医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在岗位竞聘和薪酬待遇等方面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通过高等医学院校培训等继续教育,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广大社区、农村提供全科医疗服务。这是社区、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来源。该方式不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社区、农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社会地位,还可解决高校培养的全科医学人才不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问题,是解决社区和农村基层全科医生匮乏的良策。
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全科医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大医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尽快设置全科医学本科专业,适度扩大招收紧缺型全科医学研究生,注重全科医学知识的全面性和适用性。合理整改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预防、康复、公共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妇幼保健方面的知识内容。强化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加强护理本科专业体系的建设,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充分体现“重医德、强技能、为基层”专业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求,以新概念、多元化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探索在老年医学课程中增加缓和医疗知识,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尊重生命价值,尊重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意愿,寻求合理、高效和经济的模式,为终末期的老年人制定最佳诊疗方案,以改善终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心理、生理层面的问题为重点,避免过度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医源性伤害的风险,节约患者家庭、社会的医疗费用。“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社区和养老机构从预防、康复和诊疗多方面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服务,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制度。通过全科医学推广和普及缓和医疗知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让老年人活得有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Z].2020-9-23.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25.
◎編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