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性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本文主要讲了高校学生人性化管理的含义及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情况提出了一些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人性化
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具有更加丰富的价值观,更加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人性化管理逐渐成为如今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含义
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综合开发人的潜能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人的探索、选择能力,还要进行素质培养,包括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社会责任感在内的各方面素质。以上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贯穿其始终的核心内容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它要求教育能够帮助人们丰富知识、完善自我、提升精神,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有责任心的优秀年轻人和高素质民众。大学生这一主体是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的中心,在人性化管理的全部活动中,要求以大学生的基本权益为重,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根据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来确定,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价值目标,不断激励、启迪以及引导大学生为此努力奋斗。
二、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
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高校学生的管理中,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有:
1.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种人性的关怀。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管理工作者忽略了被管理者的重要性,被管理者仅仅被当做一个对象,对于管理者自身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因而,传统的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方式成了具体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安排的管理制度缺乏一种人性的关怀,从而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高校教育质量与水平严重受影响。传统管理模式的在高校的应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符,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校教育工作往往忽略人的全面发展,太过重视一些外在的指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而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人性化管理模式从人自身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管理理念,为人的发展谋利益。
2.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恰能与被管理者不断加强的主体意识相适应,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关联,国家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掌握着资源分配的权力,而人则这居于从属地位。传统管理模式的特色在于被管理者只能在管理者居高临下的管束、死板呆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的灌输下唯唯诺诺地服从、毫无批判的全盘接受。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多元化,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政治上的民主化变迁,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而变得多元化,人们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与自我实现,外在的权威已不再能使人们惟命是从。人性化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看重被管理者的利益与感受,能够满足目前人们的这种发展要求。
三、实现高校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高校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得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树立,应做到:第一,高校管理不能把大学生当作是一味接受规范制度的接受器,要肯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围绕学生的需求而认真服务,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第二,应结合实际,并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确保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第三,高校教育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新形势下,高校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尊重。
(二)建立高校人性化管理机制。
传统的管理机制与大学生的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教条太多,太过严肃而缺乏灵活性。这种机制只重视社会需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却被忽视,在这种机制下,大学生的需要基本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应从人性化方向考虑,着眼于人的发展,注重生命美育的教育,对高校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
(三)建设人性化、高素质高校管理队伍。
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管理队伍,高校管理人员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既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人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即主体性。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独立的主体,高校应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示肯定,培养其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要求下,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从国内外人性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学习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格,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其次,管理人员还应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状况,从而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而需求,切实地围绕学生的需求而服务。最后,还应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管理环境,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与生活上的积极性。
(四)运用多样、灵活的激励管理手段鼓舞学生
满足学生的一定需要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进行激励管理也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只要老师对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和爱护,学生就会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教师只要对待学生热情,并对其表示一定的期望,学生就会受到激励而更加自立,自尊,自强,以树立信心。自信的人往往也勇于创新,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才华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往往具有更多的成功的优势。应根据对象和情况的不同来选择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机制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激励手段应多样化,并且可以灵活组合应用,以求可以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激励时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励机会。
(五)建立和谐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信息科技化的发展使网络迅速普及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广的知识和更新的讯息,而这恰好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学生教育管理应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为此可以以网络建立信息平台。一方面,为促进高校的人性化管理的实现,高校管理可以充分网络这一资源,网络可以帮助更好地公布学校管理规则,还可以更广泛地征集学生的建议;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想让学校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往往缺少社会经验,缺乏独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再加上本身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心理容易被扭曲。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更加活跃的思维以及更强的权益意识,而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及人性化的服务,这恰与大学生的需要相符合,因此,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中,既是对高校学生权益的的重视,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校目标和学生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巍.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2]周波.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人性化
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具有更加丰富的价值观,更加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人性化管理逐渐成为如今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含义
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综合开发人的潜能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人的探索、选择能力,还要进行素质培养,包括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社会责任感在内的各方面素质。以上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贯穿其始终的核心内容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它要求教育能够帮助人们丰富知识、完善自我、提升精神,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有责任心的优秀年轻人和高素质民众。大学生这一主体是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的中心,在人性化管理的全部活动中,要求以大学生的基本权益为重,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根据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来确定,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价值目标,不断激励、启迪以及引导大学生为此努力奋斗。
二、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
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高校学生的管理中,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有:
1.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种人性的关怀。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管理工作者忽略了被管理者的重要性,被管理者仅仅被当做一个对象,对于管理者自身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因而,传统的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方式成了具体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安排的管理制度缺乏一种人性的关怀,从而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高校教育质量与水平严重受影响。传统管理模式的在高校的应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符,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校教育工作往往忽略人的全面发展,太过重视一些外在的指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而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人性化管理模式从人自身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管理理念,为人的发展谋利益。
2.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恰能与被管理者不断加强的主体意识相适应,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关联,国家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掌握着资源分配的权力,而人则这居于从属地位。传统管理模式的特色在于被管理者只能在管理者居高临下的管束、死板呆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的灌输下唯唯诺诺地服从、毫无批判的全盘接受。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多元化,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政治上的民主化变迁,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而变得多元化,人们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与自我实现,外在的权威已不再能使人们惟命是从。人性化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看重被管理者的利益与感受,能够满足目前人们的这种发展要求。
三、实现高校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高校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得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树立,应做到:第一,高校管理不能把大学生当作是一味接受规范制度的接受器,要肯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围绕学生的需求而认真服务,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第二,应结合实际,并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确保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第三,高校教育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新形势下,高校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尊重。
(二)建立高校人性化管理机制。
传统的管理机制与大学生的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教条太多,太过严肃而缺乏灵活性。这种机制只重视社会需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却被忽视,在这种机制下,大学生的需要基本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应从人性化方向考虑,着眼于人的发展,注重生命美育的教育,对高校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
(三)建设人性化、高素质高校管理队伍。
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管理队伍,高校管理人员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既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人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即主体性。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独立的主体,高校应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示肯定,培养其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要求下,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从国内外人性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学习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格,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其次,管理人员还应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状况,从而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而需求,切实地围绕学生的需求而服务。最后,还应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管理环境,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与生活上的积极性。
(四)运用多样、灵活的激励管理手段鼓舞学生
满足学生的一定需要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进行激励管理也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只要老师对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和爱护,学生就会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教师只要对待学生热情,并对其表示一定的期望,学生就会受到激励而更加自立,自尊,自强,以树立信心。自信的人往往也勇于创新,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才华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往往具有更多的成功的优势。应根据对象和情况的不同来选择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机制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激励手段应多样化,并且可以灵活组合应用,以求可以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激励时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励机会。
(五)建立和谐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信息科技化的发展使网络迅速普及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广的知识和更新的讯息,而这恰好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学生教育管理应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为此可以以网络建立信息平台。一方面,为促进高校的人性化管理的实现,高校管理可以充分网络这一资源,网络可以帮助更好地公布学校管理规则,还可以更广泛地征集学生的建议;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想让学校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往往缺少社会经验,缺乏独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再加上本身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心理容易被扭曲。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更加活跃的思维以及更强的权益意识,而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及人性化的服务,这恰与大学生的需要相符合,因此,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中,既是对高校学生权益的的重视,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校目标和学生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巍.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2]周波.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