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的音乐活动是复习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为第三乐句“我快快地跑过去,抱起小娃娃”配器时,我问幼儿:“这一句配什么乐器比较好?”幼儿说:“沙球。”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沙球的‘沙沙’声像走路声。”我马上采纳了孩子们的建议,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节奏型:“节奏型已有│×-×-│、│×× × ×× ×│这几种了,这一句我们用沙球敲出│× ×× × ××│的节奏好吗?”幼儿无人应答,于是我又问了一遍。这时,有个幼儿小声嘀咕了一句,另一幼儿马上说:“老师,明明说‘不好’。”明明吓得赶紧低下了头,以为惹下“大祸”了。我马上说:“明明快说说为什么不好。”明明仍有些犹豫,不敢说,于是我笑着走到明明跟前说:“没关系,大胆说!”其他幼儿也鼓励明明大胆地说,明明这才说:“小朋友摔倒了,应该赶快去扶他,不能跑跑停停。”
是啊,我是从和声角度考虑的,而明明是从情感角度考虑的。我马上给予肯定:“明明想得真好!看到小朋友摔倒了,我们应该赶快跑过去扶他,那么这一句我们用这样的节奏行不行│×× ××│×× ××│×× ××│×× ××│?”大家都说不行,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抱小娃娃时要慢慢的才行。”孩子们说得还真有道理,我马上接受了孩子们的意见。我说:“最后一句‘高高兴兴送他回了家’请小朋友来编,因为你们比老师编得好!”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打击乐器最能表现出高兴的情绪呢?”幼儿异口同声地说:“铃鼓!”果然,幼儿敲击铃鼓较好地表现了高兴的情绪。
我想,当时如果我板着面孔说:“明明,你说!老师哪儿编得不好?”明明肯定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其他幼儿也会形成“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观念,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
孩子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一些想法常常给成人以启示,我们不要因为怕丢面子而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创造激情,而应放手让孩子主动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才会敢想、敢说、能思考、会发现,具有创造的心态,而不是被动接受、墨守成规、消极顺从。
是啊,我是从和声角度考虑的,而明明是从情感角度考虑的。我马上给予肯定:“明明想得真好!看到小朋友摔倒了,我们应该赶快跑过去扶他,那么这一句我们用这样的节奏行不行│×× ××│×× ××│×× ××│×× ××│?”大家都说不行,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抱小娃娃时要慢慢的才行。”孩子们说得还真有道理,我马上接受了孩子们的意见。我说:“最后一句‘高高兴兴送他回了家’请小朋友来编,因为你们比老师编得好!”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打击乐器最能表现出高兴的情绪呢?”幼儿异口同声地说:“铃鼓!”果然,幼儿敲击铃鼓较好地表现了高兴的情绪。
我想,当时如果我板着面孔说:“明明,你说!老师哪儿编得不好?”明明肯定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其他幼儿也会形成“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观念,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
孩子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一些想法常常给成人以启示,我们不要因为怕丢面子而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创造激情,而应放手让孩子主动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才会敢想、敢说、能思考、会发现,具有创造的心态,而不是被动接受、墨守成规、消极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