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梦想的终点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向农村“转身”。他们热爱都市生活,当他们努力向城市生活靠拢的时候,总有无法逾越的距离感。和大学生、年轻白领相比,他们有着同样青春的面庞、进取奋斗的精神和扎根城市的梦想。
  
  打死也不想回农村
  
  在新疆人才市场熙攘的求职人群中,一些穿着入时的年轻身影往来穿梭。人口处的一长排招工广告牌,引来不少年轻的农民工驻足观望,张军和陈耀就是其中的两位。
  “我刚到乌鲁木齐几天,因为父母之前就在这里打工,我就跟过来了。”来自山东济宁的陈耀说:“今天才开始找工作,还没有眉目,但凭我的经验和技术,在这儿找个月工资2000多元的工作应该不难。”
  1989年出生的陈耀虽然还不到21周岁,但他已经有了5年的工作经验。初中刚毕业,陈耀就同村里几位稍长的年轻人到深圳打工,此后的4年时间里,他一直在深圳一家私企做技术工人。
  对于自己在深圳的4年打工生活,陈耀显得很无奈。“我当然也想要和城里人平等的工作机会和社会待遇,更想成为城里人,但外出打工不僅工作不稳定,也很难完全融人城市,光一个户籍问题就已经把我们排除市民范畴了。”
  不光是户籍问题,住房问题也让陈耀头疼不已。为了省钱,陈耀和父母在乌市南湖租了一间平房,一家三口“蜗居”在10多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一个月租金是320元。
  “像乌鲁木齐这样的大城市房价太高了,很多城里人和大学毕业生都买不起房,对我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要是找到工作后能住上集体宿舍就好了!”
  明知道自己只是大城市的过客,但陈耀还是表示不愿回乡务农。“我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基本上不会干农活,真要是回去种地,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的确,从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的关系来讲,他们对农事一窍不通,做不了农活,也不熟悉农村的文化,不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像金融危机发生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返乡后,觉得在农村都呆不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声称“打死也不回农村去”,都想留在大城市,实在留不住就去中等城市或小城市,回到农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在当前条件下,他们几乎不可能真正在大城市里扎根。
  
  是农民更想当市民
  
  忙着跳槽的小唐们怀揣扎根城市的梦想,停留在意识领域。可对于已经结婚成家的80后农民工来说,扑面而来的结婚彩礼、户口、房子、孩子问题,让他们感到无比困惑。
  今年年初结婚后29岁的小韩总琢磨:“说我们是农民吧,可我不会种地;说我是市民吧,我又没有城市户口。我是谁?是农民还是工人,是农民还是市民?”
  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这些问题的答案十分模糊。对土地缺乏依恋和对城市生活的认同,让新生代农民工不甘心回老家种地;想做城里人的他们,却缺乏充分的经济支撑,并且没有被城市完全接纳并享受和城里人同等待遇。既无法退回农村,也没能融人城市这个缺乏归属感的庞大人群,他们常常会觉得无助。
  小韩和妻子小闰的婚房是租来的自建房小单间,仅20平方米,墙壁上全贴着超市的促销海报.因为小闰是超市的促销员。婚礼的费用和给小闫家的彩礼花光了小韩打工8年的积蓄。“结完婚,我们又要从零开始了,先得有一间房子吧,不管多远多小,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吧。”小闫说。
  小韩夫妻算了一笔账,他俩一个月能赚将近4000元钱,除去花费,一个月能攒3000元钱,“可现在房价高得吓人,政府的福利房都针对有本地户口的人,我们一边攒,房价一边涨,啥时是个头?”小韩情绪有些低落。
  更现实的问题是,在老家,像小韩这个年龄的人早该有孩子了,可两人迟迟不敢作出要孩子的决定。“我当年就是留守儿童,最知道那种被父母疏远的滋味,所以我坚决不会和我的孩子分开。但如果现在要孩子,孩子就得送回老家带,而且生孩子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问及原因,小闫说。
  小韩告诉记者,身边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夫妻,为了将来,他们忍受着比父辈更强烈的负罪感,将孩子送回老家。可孩子渐渐大了,房子、户口的事还是遥遥无期。“迷茫的时候,就看看那些霓虹灯,我们离不开这里,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当个真正的城市人。也深深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小韩充满自信地说。
  
  希望在城里安个家
  
  何远林是从四川南充来疆的打工者,早在2007年,他就来到乌市打工,初中未毕业的他,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大工,还开过货车。
  “掐指算算,到今年为止,我已在乌鲁木齐度过了3年的时光。”何远林对记者说。虽然去年的收入没有往年多,目前仍需要租房子住,除去家庭日常开支、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口袋中已所剩无几,但自己早已习惯了新疆的气候,也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如果盲目地去沿海城市.一切又要从头开始,没准搭了路费不说,还找不着工作。
  刚来新疆打工时,何远林还很年轻也没什么负担,每到过春节时都会回老家,赚的辛苦钱没少花在路上。后来,为了省钱他不再年年回家,再后来,就索性邀请家里的亲戚来新疆打工。
  “乌鲁木齐已相当于我的第二个家了,如果有可能,希望以后也能在这里买套房,在城里安个家。”何远林说,“我也认定了自己无论挣多挣少都要在这个城市继续生活。”
  其实,与何远林想法一样的农民工还有很多,尤其是建筑行业、装修行业。
  “现在建筑行业的内地农民工,年龄在四五十岁的有很多,这部分农民工在新疆打工的多数都有一二十年,有的子女从出生到上学就一直在新疆,许多子女毕业后就跟着父母打工同学、朋友也都在新疆,更希望留在城里成为他们共同的梦想。”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副主任、四川省苍溪县建筑安装公司新疆分公司总经理邓国志如是说。
  新生代农民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大多数,在全国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成,大约1个亿。在庞大数字的背后,这批青年人已经成为城市浪潮中的生力军。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杨富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多,个体诉求比较复杂,就目前来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和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较为彻底的方式之一,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户籍政策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从教育、社保、医保和住房等领域入手,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以后该问题的彻底解决做铺垫。
其他文献
误区一:买涨不买趺    在房地产市场上,买了房的人无不盼望大涨,没买的无不盼望大跌。几乎很少看到有异常冷静的市民。 记得笔者在2008年12月房地产跌声一片的时候,建议部分自住需求的市民可以适当考虑出手买房,有一部分买了,很高兴。然而有的会员却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等,然而等到2009年价格又上涨了20%的时候,急了,害怕自己不买别人会买了就没有了,会涨得更高,便不管多少价钱都匆匆忙忙地出
期刊
为何往年乌鲁木齐冬季才会出现的加气难,现在开始在夏天上演?谁是乌鲁木齐“气荒”元凶?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作为西气东输工程源头所在地,新疆是我国天然气产气大区,但是近年来“气荒”频现且星加剧趋势,原因何在?是气源不足、气压太低,还是加气站太少?    加气车排队两公里    在不少市民眼里,近两个月来搭出租车越来越难。出租车都去哪儿了?出租车司机马晓琴给了这样一个答案:“我们不是在排队加气,
期刊
进入夏季的阿尔泰山、萨吾尔山,远远望去,大山深处的草原上或避风处常常洒落着几顶白蘑菇似的帐篷,不难看出那便是哈萨克人的毡房。  在哈萨克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祖先的遗产中,一半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对于上门的客人,无论是否认识,哈萨克人都会热情招待。    走进夏牧场    今年6月,记者应朋友之邀前去参加一次“农牧民文化体育周”活动,活动的地点是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昂萨特夏牧场。  6月的阿勒泰
期刊
在首趟客运列车上,有人欢喜地笑了,有人高兴地哭了,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坐这趟首发列车圆梦,有人抱着亲人的遗像实现未了的夙愿……列车从首站伊宁市出发,所到之处、所经之地,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有人站在站台外围高高的墙头上冲着列车挥手,有人拿着手机跑到列车窗口拍照留念。在尼勒克站,该县党政领导把县里的民族团结模范送上了首趟客运列车,精河南站以蒙古族礼仪献哈达的风俗庆祝客运列车开行。列车行驶11个小时
期刊
喀什噶尔古称疏勒国,它的“歌舞之乡”的美名则可直溯秦汉,那时的疏勒乐曲就已十分出名,至隋唐时期疏勒乐已达到鼎盛,与龟兹乐一、于闯乐、高昌乐并称西域四大乐舞,并对中原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些穿透时光的音乐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伎胡音务多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描写西域乐舞的诗句,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乐声的深沉悲壮和清丽婉约。  喀什噶尔古称疏勒国
期刊
让人奇怪的是,和别人的过错比起来,我们自身的过错往往不是那样的可恶。我想,其原因应该是我们知晓一切导致自己犯错的情况,因此能够设法谅解自己的错误,而别人的错误却不能谅解。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不甚关注,即便是深陷困境而不得不正视它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很容易就宽恕自己。据我所知,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缺点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接纳自己的好和坏。  但是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我们不是通过真实
期刊
6月中旬,博斯腾湖畔大河口,在神圣的祭湖仪式上,当地蒙古族男女老少都身着传统盛装,尤其是蒙古族女性服饰,与我在别处所见不同,这些特别的民族服饰,让当天来到大河口参加祭湖仪式的游客称赞不已。    牵来牛马都不换    当天,47岁的米代很忙碌。她手脚麻利,自己早早收拾停当,接着又替几人整理服饰。怎么还要戴假发?我纳闷。只见米代将一顶长假发梳理好,双手撑着套在一位短发大姐头上。  “你看,就为了配这
期刊
西方社会与中国一样,都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劳动力,大规模的离开自己的原先居住地进入到城市中,在管理进城务丁人员方面,两方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研究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消除制度障碍    清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限制。英国农业人口的转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期刊
“当广袤的城乡热土点亮璀璨的万家灯火时,当希望的绿色田野响起轰鸣的隆隆机声时,当勤劳的父老乡亲绽放出醉人的幸福笑靥时,再累,再苦,我们电力人的心都是甜的。”这是2010年6月11日,胡润武在新疆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表彰颁奖仪式上的一段肺腑感言。  胡润武,现任昌吉电业局阜康市供电局局长。1996年大学毕业,21岁的他风华正茂,被分配到昌吉电业局电力实业总公司变电安装公司工作。安装公司的工作,基本在
期刊
6月24日23时40分,阿克苏变和金鹿变主控室内的每个人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歷经200余天的艰苦奋战,由新疆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220千伏阿克苏——金鹿二回送电线路工程一次送电成功。正式带电运行。  220千伏阿克苏变——金鹿变II回送电线路工程是缓解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电力紧张的一条重要线路,它既是新疆电力公司今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重点工程。该工程自220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