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用对比手法,中外各有千秋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以下简称《于》)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范进中举》(以下简称《范》)则是我国十八世纪的最负盛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两篇小说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都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范》和《于》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节安排不同。写法虽然在情节上都有一个鲜明的转折点,但在情节的具体安排上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于》文采取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手法安排故事情节,看起来平铺直叙,实则波澜起伏。在于勒出场前作者着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中的地位,说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但是当贫困潦倒的于勒真正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全家唯一的希望”霎时破灭。情节大开大合,场景的气氛,人物的情感一落千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范》文则是按事情的发展,以中举为界,把范进中举前的生活情景,地位抓住细节浓笔重彩的,加以渲染。中举后则对胡屠户的转变,张乡绅送银送房,邻居的热情相助作了细致描绘,它采取的大落大起的手法,比《于》在对比上则更鲜明,人物形象更富有戏剧性。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二者有显著不同。它们虽然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但是在具体的描写上又有很大区别。
  在语言上,《于》的语言特点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化,朴素自然而又极其富有生活气息。“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而对于勒称呼的不断变化则更是把人物的心灵完全彻底地揭露出来。年青时被人称作“坏蛋”“流氓”“无赖”的于勒,由于在美洲发了财,被菲利普夫妇称作“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而当贫困潦倒的于勒真的出现在面前时,母亲又开口大骂这个“贼”,这个“流氓”。和《于》文相比,《范》文的语言则更有地方特色,更富个性化。中举前,胡屠户喝叱范进“不知我积了什么德,才让你考中个秀才”。范进向他提出考举人的时候,他把范进骂了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可是当范进中举后,他当着众邻居的面夸耀:“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这些闪烁着浓厚地方特色的语言,前后相互矛盾的话语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胡屠户嫌贫爱富,前倨后恭的市侩形象。这些幽默诙谐极富讽刺意味的语言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戏剧色彩,使小说的对比艺术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在动作、神态描写方面。《范进中举》全文是通过中举前后的动作细节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中举后的几处描写:“屠户见女婿衣裳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为他扯了几十回”。离开范家时则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攥”“舒”“缩”“揣”四个字,把胡屠户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小丑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于》文在动作描写上虽然没有过多的用墨。但是,它却重视通过神态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当“我们”一家在船上遇到了期盼已久的于勒时“父亲好像不安起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而母亲是“那么张皇”,接下来“父亲很狼狈”,母亲则“突然暴怒起来”。“苍白”、“煞白”、“呆直”、“张皇”、“狼狈”、“莫名其妙”、“吞吞吐吐”、“哆嗦”、“暴怒”,这些词把菲利普夫妇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第三,虽然二者都有对周围环境的对比描写,但是《范》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更是详尽。《于》文主要通过菲利普夫妇及“我”的言行、动作、神态、心理来表现主题,对周围其他人物的描写则一笔带过,对女婿、对船长的描述是点到为止。《范》文则对周围的人物着墨较多,中举前,进学回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考举人回来“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无人问津。中举后,“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好像这些人物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为治范进的疯,众乡邻共同出谋划策,范进醒来后有着“万贯家私”的张乡绅也来送银赠房。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文章有了更好的讽刺效果。
  另外,《范》文在运用对比手法时,还把对比手法和夸张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使小说更有讽刺意味,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效果。《于》文则比较单一地使用对比手法,使小说情节更真实,如果说《范》文诙谐风趣,那么《于》文则显得比较朴质低沉。
  总之,《于》和《范》之所以被广泛流传,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富有个性、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于勒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奋斗的失败者和范进作为科举制度下心灵扭曲的怪胎,都给了读者挥之不去的印象,他们作为典型的文学形象,就是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其他文献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应当把人格教育广泛地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领域,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由一方面的成功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自身的完善和最大可能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人格教育,完成“育人”这一职能呢?  我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作文如做人”的道
期刊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是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条基本观念,这一理念,昭示着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提高角色意识,能够成功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辟出一片葱茏的语文绿地。  一、对话教学:“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灿烂的中国文化就是一部诗歌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识决定于存在,诗来源于生活。诗离不开环境。这就为诗歌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提供了可能。而“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又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的人文性与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多重合,这使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就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兴趣开发不能忽视,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的兴趣开发给予引导。“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观(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下面就学生作文兴趣的开发,克服教学行为的短期性问题谈三点看法。  一、兴趣的酝酿与积累  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形成中,主体(兴趣力)始终起主导作用。因此,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培养学生的作文
期刊
我们参加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型实验已经三年了,最近,我采用说读课型上了雨果的《给巴特勒的信》,结果,引起了老师们对这堂课的争议。  主要争议点是视频《火烧圆明园》的安排是否合适。  作为执教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以图片《西洋楼景区》《圆明园全景》和视频《大水法复原》来复原圆明园的美,以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情
期刊
语文学科是涉及知识面最广博、内容伸缩性最大而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无论是现实生活的世界,还是情感世界都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而且这种影响日益明显。如果说社会因素是一个大气候,那么,语文教学只是这个大气候下的一个小环境。回顾历史,面对现实,我们都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因素一直都在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 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现代语文教育的本位  现代语文教育伴随着现代白话文运动的不断深入扩展而
期刊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常常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检测,期中期末考试作文分数占学生语文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学生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总成绩。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呢?下面结合我对八年级的作文教学谈自己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点做法:  一、讲授写作方法  八年级学生不同于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是单纯的写一人一事,而是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期刊
一、用手打扫教室卫生  每天我都要检查学生的书本是否放整齐,课桌椅前后左右是否对齐,检查座位底下有无果皮纸屑,凡有的,一律不用扫把、簸箕,直接用手捡,用手捧放入垃圾篓。当这些同学用手捡瓜子壳,捡带着唾液粘着灰的槟榔渣,捡自己吐在地上的痰时,别提有多难受。不到一个星期,奏效了,大家都不再乱吐、乱丢,因为都知道成本太高,以前用扫把、簸箕怎么也打扫不完的垃圾,自从改为用手打扫之后,彻底干净了。其实,在我
期刊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材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间。语文教学的美育不单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而且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形成合乎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与此同时,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一、妙用导语,感受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
期刊
从传统水墨人物画到现实主义写实水墨人物画再到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其间发生了许多观念及形式上的转变。不同的艺术高峰代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价值标准,这种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绘画变革,就是一个绘画历史的发展过程。  都市水墨人物画作为现代水墨画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作为水墨画的领航者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都市水墨人物画可以说是在传统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