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灿烂的中国文化就是一部诗歌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识决定于存在,诗来源于生活。诗离不开环境。这就为诗歌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提供了可能。而“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又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的人文性与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多重合,这使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就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赏景入境 凸显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它们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赏析景物描写诗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直观展示、朗诵感受、音乐渲染烘托诗歌的画面美,使学生从书面的诗句走进诗句的画面,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化无形的景物为美好的画面。这样,触句生景,触景生情,由诗句赏景获得无限的美感进而变为对美景的喜爱,环境意识也就潜滋暗长、油然而生了。
譬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栩栩如生的春天的风雨图,感受春风的柔情和抚慰,感受着春雨的缠绵和奉献,感受着春意的盎然和生机;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西湖那绚烂生动的美景图,感受着莲叶的气象宏大,感受着天地的壮阔,感受着夏日的美丽;学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迈进壮阔的秋日图,感受秋日的晴爽和豪迈;学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粉妆玉砌的冬雪图,感受着冬的壮美和烂漫。这一幅幅图画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的活力,它们在学生的眼前是那么的鲜活美丽,从而给学生自然的美感,这些美感在学生的心里积淀下来,它们就会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之情,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渐渐产生和凸显。
二、品情入理 强化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把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基本要求。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因此,我们学习诗歌的时候,除了赏景,更要品情。在品情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诗句的情,感受作者的情,然后缘情生情,触情生理,促使学生由喜爱环境上升到关注环境,从而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例如,学习“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习“云破月来花弄影”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到作者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热爱。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对环境的态度从“关注” 进一步引导到“思考”:自然环境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发现:正因为有漫天黄沙的边塞大漠,才有可能出现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因为有猛浪湍旋的浩瀚长江,才有可能出现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自然环境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进而更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关注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三、返璞归真 深化环境意识
诗歌对人的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欣赏诗歌的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同时,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美,追求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自然环境就是生活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情感当然也就隶属其中了。这是从人的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层面而言的。因为有无环境意识是人的素质高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当学生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看到诗歌的图画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于是就会喜爱陶醉,感叹诗歌创造的瑰丽神奇美,就会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于是,环境意识就在学生求美、求真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环境意识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语文课堂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我们盼望着,我们也努力着。
一、赏景入境 凸显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它们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赏析景物描写诗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直观展示、朗诵感受、音乐渲染烘托诗歌的画面美,使学生从书面的诗句走进诗句的画面,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化无形的景物为美好的画面。这样,触句生景,触景生情,由诗句赏景获得无限的美感进而变为对美景的喜爱,环境意识也就潜滋暗长、油然而生了。
譬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栩栩如生的春天的风雨图,感受春风的柔情和抚慰,感受着春雨的缠绵和奉献,感受着春意的盎然和生机;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西湖那绚烂生动的美景图,感受着莲叶的气象宏大,感受着天地的壮阔,感受着夏日的美丽;学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迈进壮阔的秋日图,感受秋日的晴爽和豪迈;学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粉妆玉砌的冬雪图,感受着冬的壮美和烂漫。这一幅幅图画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的活力,它们在学生的眼前是那么的鲜活美丽,从而给学生自然的美感,这些美感在学生的心里积淀下来,它们就会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之情,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渐渐产生和凸显。
二、品情入理 强化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把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基本要求。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因此,我们学习诗歌的时候,除了赏景,更要品情。在品情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诗句的情,感受作者的情,然后缘情生情,触情生理,促使学生由喜爱环境上升到关注环境,从而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例如,学习“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习“云破月来花弄影”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到作者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热爱。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对环境的态度从“关注” 进一步引导到“思考”:自然环境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发现:正因为有漫天黄沙的边塞大漠,才有可能出现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因为有猛浪湍旋的浩瀚长江,才有可能出现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自然环境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进而更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关注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三、返璞归真 深化环境意识
诗歌对人的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欣赏诗歌的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同时,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美,追求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自然环境就是生活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情感当然也就隶属其中了。这是从人的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层面而言的。因为有无环境意识是人的素质高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当学生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看到诗歌的图画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于是就会喜爱陶醉,感叹诗歌创造的瑰丽神奇美,就会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于是,环境意识就在学生求美、求真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环境意识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语文课堂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我们盼望着,我们也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