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灿烂的中国文化就是一部诗歌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识决定于存在,诗来源于生活。诗离不开环境。这就为诗歌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提供了可能。而“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又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的人文性与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多重合,这使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就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赏景入境 凸显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它们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赏析景物描写诗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直观展示、朗诵感受、音乐渲染烘托诗歌的画面美,使学生从书面的诗句走进诗句的画面,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化无形的景物为美好的画面。这样,触句生景,触景生情,由诗句赏景获得无限的美感进而变为对美景的喜爱,环境意识也就潜滋暗长、油然而生了。
  譬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栩栩如生的春天的风雨图,感受春风的柔情和抚慰,感受着春雨的缠绵和奉献,感受着春意的盎然和生机;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西湖那绚烂生动的美景图,感受着莲叶的气象宏大,感受着天地的壮阔,感受着夏日的美丽;学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迈进壮阔的秋日图,感受秋日的晴爽和豪迈;学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粉妆玉砌的冬雪图,感受着冬的壮美和烂漫。这一幅幅图画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的活力,它们在学生的眼前是那么的鲜活美丽,从而给学生自然的美感,这些美感在学生的心里积淀下来,它们就会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之情,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渐渐产生和凸显。
  二、品情入理 强化环境意识
  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把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基本要求。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因此,我们学习诗歌的时候,除了赏景,更要品情。在品情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诗句的情,感受作者的情,然后缘情生情,触情生理,促使学生由喜爱环境上升到关注环境,从而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例如,学习“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习“云破月来花弄影”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品赏到作者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热爱。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对环境的态度从“关注” 进一步引导到“思考”:自然环境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发现:正因为有漫天黄沙的边塞大漠,才有可能出现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因为有猛浪湍旋的浩瀚长江,才有可能出现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自然环境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进而更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关注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环境意识的渗透和强化。
  三、返璞归真 深化环境意识
  诗歌对人的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欣赏诗歌的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同时,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美,追求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自然环境就是生活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情感当然也就隶属其中了。这是从人的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层面而言的。因为有无环境意识是人的素质高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当学生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看到诗歌的图画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于是就会喜爱陶醉,感叹诗歌创造的瑰丽神奇美,就会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于是,环境意识就在学生求美、求真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环境意识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语文课堂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我们盼望着,我们也努力着。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
期刊
语文是什么?有过见仁见智的形象化的诠释。有人说,她是明媚的春天,其色姹紫嫣红,风光无限;有人说,她是迷人的花园,其香沁人心脾,良久不散;有人说,她是窖藏的美酒,其味绵长醇厚,百品不厌。为何有这样的说法?究其原因,它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语文是生活与情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思想的载体,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净化学生的心灵
期刊
“颠倒的教室” 起源于Salman Khan在TED的演讲,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同传统的中国教育相比,“颠倒的教室”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由教师驱动的模式。在新模式下,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像一个导师、指导者,课堂的互动更多。为了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众所周知,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而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无疑是通过举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但是,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初中学生知识都掌握了,但是就是不肯举手。那么如何去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举手率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调查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再去对症下药地找寻提高学生举手率的方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
期刊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
期刊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却大多存在着课堂提问模糊不清、过于概括、提问缺乏针对性以及提问一点即过、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
期刊
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为了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方法和途径较多。在教育教学中,立足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并针对语文素质教育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丰富课堂,形成特色  在我的教学里,优化每一堂课,主要是融进音乐、绘画、植物标本制作、剪纸艺术、园艺栽培、手工制作、表
期刊
每当我告知学生下一节课为写作课的时候,班级里总会唏嘘一片。是的,学生普遍恐惧写作,大部分学生在面对话题时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从哪儿开始下笔。由于刚入初中的孩子对于作文锻炼还少,在面对话题时,缺乏足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得他们提笔皱眉,无法得心应手。  虽然学生害怕写作,但学生并不拒绝阅读。我时常会给学生发一些不带任务的阅读材料,学生很乐意接受这些东西,我的学生反映
期刊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应当把人格教育广泛地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领域,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由一方面的成功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自身的完善和最大可能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人格教育,完成“育人”这一职能呢?  我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作文如做人”的道
期刊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是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条基本观念,这一理念,昭示着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提高角色意识,能够成功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辟出一片葱茏的语文绿地。  一、对话教学:“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