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应当把人格教育广泛地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领域,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由一方面的成功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自身的完善和最大可能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人格教育,完成“育人”这一职能呢?
我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作文如做人”的道理,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作为我语文教学的第一等大事,把让作文提升学生人格境界作为我语文教育的第一等追求。
一、哲理故事,丰富积淀、思考人生的心灵暖炉
写作是厚积而薄发,这是任谁都懂的道理。积淀,既是写作技巧、语言功底、思辨思维等诸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积淀,又是思想修养、生活态度、为人处事等诸方面“做人”的积淀。积淀的过程,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一个思索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哲理故事从生活中来,积淀哲理故事,既为作文积淀了材料,又为人生积淀了养料,是学生进行“积淀”的重要内容。
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的摘抄,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早已养成习惯,而对哲理故事限于生活经历、阅读范围感悟不多,甚至无从措手。我从《报刊文摘》中选取了25则意义隽永的哲理故事,让课代表利用中午、傍晚时间抄在黑板上,供学生摘抄、体会。
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使自身角色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故事涉及的都是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宽容、意志、平和、上进、自信等,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信念,抛却自卑、自轻、自贱的消极态度,有助于良好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二、自由作文,促人反省、品味成功的精神家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国古人自觉的反省精神让后人高山仰止,他们的身上也由此散发着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而如今,反省精神在浮躁、喧嚣的年轻一代中正逐渐走向丧失,网络游戏、滑冰蹦迪、咖啡可乐……太多的诱惑使他们静不下心来反省,缺乏反省的后果是迷失自我!
自由作文则是“迫使”学生反省的最好阵地,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练笔,内容不限。小到生活琐事、个人心情,大到国家大事、民族前途,皆可大书特书,畅所欲言。练笔不打分数,寻优点为主,大增学生信心,因此颇受学生欢迎。鲁迅先生说过:“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在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而以学生的阅历、文笔更不可要求过高,他们敢写、爱写是莫大喜事。在这敢写、爱写中,他们多多少少就有了“反省”,我逐渐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思考生活,思考得,思考失……
另外,提醒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散文、小小说、剧本、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等,提醒学生“自由”并不是记流水账,不是胡编乱造,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仍要思考推敲,不能马虎。
批阅学生练笔是我的一件大乐事,青春年华的真性情、真感受、真思想的率真表白怎不令人欣喜呢?欣喜之余,我又乐修改、升格学生练笔而不疲,常用面批方式,与学生探讨写作的技巧、谋篇,启发引导、深入挖掘,然后将一篇篇学生习作投寄到各级报刊。几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学生习作有二十多篇。发表使学生品味了成功的喜悦,大增了继续写作的信心。
三、命题作文,关注热点、孕育责任的灵魂拷问
这里说的命题当然指的是命“话题”。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时空中大施手脚,更易于展示真实的水平,表达真实的思想。
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我认为不仅是为考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拥抱新生事物、表达独特见解、孕育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责任感,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由封闭的静态的转变成开放的动态的,让作文彰显一位青年才俊对大众、对传统、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类的关怀。既是对学生灵魂的拷问,也是个性的张扬。
以上是我作文教育的一些尝试和实践,意欲推动作文与做人的人文互动,把学作文与学做人结合起来,期待学生拨开青春的迷雾,展现玉树临风的人格。
我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作文如做人”的道理,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作为我语文教学的第一等大事,把让作文提升学生人格境界作为我语文教育的第一等追求。
一、哲理故事,丰富积淀、思考人生的心灵暖炉
写作是厚积而薄发,这是任谁都懂的道理。积淀,既是写作技巧、语言功底、思辨思维等诸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积淀,又是思想修养、生活态度、为人处事等诸方面“做人”的积淀。积淀的过程,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一个思索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哲理故事从生活中来,积淀哲理故事,既为作文积淀了材料,又为人生积淀了养料,是学生进行“积淀”的重要内容。
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的摘抄,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早已养成习惯,而对哲理故事限于生活经历、阅读范围感悟不多,甚至无从措手。我从《报刊文摘》中选取了25则意义隽永的哲理故事,让课代表利用中午、傍晚时间抄在黑板上,供学生摘抄、体会。
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使自身角色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故事涉及的都是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宽容、意志、平和、上进、自信等,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信念,抛却自卑、自轻、自贱的消极态度,有助于良好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二、自由作文,促人反省、品味成功的精神家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国古人自觉的反省精神让后人高山仰止,他们的身上也由此散发着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而如今,反省精神在浮躁、喧嚣的年轻一代中正逐渐走向丧失,网络游戏、滑冰蹦迪、咖啡可乐……太多的诱惑使他们静不下心来反省,缺乏反省的后果是迷失自我!
自由作文则是“迫使”学生反省的最好阵地,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练笔,内容不限。小到生活琐事、个人心情,大到国家大事、民族前途,皆可大书特书,畅所欲言。练笔不打分数,寻优点为主,大增学生信心,因此颇受学生欢迎。鲁迅先生说过:“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在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而以学生的阅历、文笔更不可要求过高,他们敢写、爱写是莫大喜事。在这敢写、爱写中,他们多多少少就有了“反省”,我逐渐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思考生活,思考得,思考失……
另外,提醒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散文、小小说、剧本、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等,提醒学生“自由”并不是记流水账,不是胡编乱造,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仍要思考推敲,不能马虎。
批阅学生练笔是我的一件大乐事,青春年华的真性情、真感受、真思想的率真表白怎不令人欣喜呢?欣喜之余,我又乐修改、升格学生练笔而不疲,常用面批方式,与学生探讨写作的技巧、谋篇,启发引导、深入挖掘,然后将一篇篇学生习作投寄到各级报刊。几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学生习作有二十多篇。发表使学生品味了成功的喜悦,大增了继续写作的信心。
三、命题作文,关注热点、孕育责任的灵魂拷问
这里说的命题当然指的是命“话题”。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时空中大施手脚,更易于展示真实的水平,表达真实的思想。
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我认为不仅是为考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拥抱新生事物、表达独特见解、孕育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责任感,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由封闭的静态的转变成开放的动态的,让作文彰显一位青年才俊对大众、对传统、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类的关怀。既是对学生灵魂的拷问,也是个性的张扬。
以上是我作文教育的一些尝试和实践,意欲推动作文与做人的人文互动,把学作文与学做人结合起来,期待学生拨开青春的迷雾,展现玉树临风的人格。